楊茂芳

[摘要] 目的 以神經內科開放病房防跌倒護理管理工作為基礎,對在其中應用跌倒風險分級管理方法的作用效果進行分析探討。方法 該次收治該院神經內科患者一共200例,收治時間跨度為1年,即2018年2月—2019年1月,基于神經內科開放病房防跌倒護理管理工作中,隨機分成兩個不同的組別,對照組100例給予常規護理管理方法,觀察組100例則滲透跌倒風險分級管理理念方法,進一步對兩組護理管理效果進行分析探討。結果 觀察組跌倒事件發生率的2.00%,與對照組的18.00%對比顯著要低(P<0.05)。觀察組護理管理總滿意度的97.00%,與對照組的78.00%對比顯著要高(P<0.05)。結論 基于神經內科開放病房防跌倒護理管理工作過程中,滲透跌倒風險分級管理方法理念方法,能夠促進跌倒事件發生率的降低,進一步使患者對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度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具備推廣及使用的價值。
[關鍵詞] 跌倒風險分級管理;神經內科;開放病房;防跌倒護理管理;作用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4(b)-0024-03
[Abstract] Objective Based on the management of fall prevention care in the open ward of neurology, the effect and effect of the fall risk management method in it are analyzed. Methods A total of 200 neurological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this time. The treatment time span was 1 year, that is, Febr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Based on the management of fall prevention care in the open ward of neurolog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different groups. In addition, 10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and 10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permeable to fall risk grading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methods to further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nursing manage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fal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18.00%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78.00%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fall prevention nursing management work in the ope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method of osmotic fall risk grading management can promote the reduction of the incidence of falls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nursing management work, with the value of use.
[Key words] Graded fall risk management; Neurology; Open ward; Fall prevention care management; Role
神經內科,為醫院的重點科室之一,在神經內科接受治療的患者類型較多,大多數神經內科疾病患者需住院,而對于神經內科開放病房來說,則需做好相關護理管理工作,避免患者發生意外事件。結合近年來該院神經內科開放病房護理管理工作現狀來看,常見的意外事件中患者“跌倒”的發生比重頗高,輕則造成患者肢體受傷,重則嚴重影響病情狀態[1-2]。所以,在神經內科開放病房護理管理工作中,做好患者的防跌倒工作非常關鍵。本課題以神經內科開放病房防跌倒護理管理工作為基礎,重點對在其中應用跌倒風險分級管理方法的作用效果進行分析探討,現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月間該院神經內科收治的2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收治該院神經內科患者一共200例,且均在知情同意的條件下簽署相關治療、護理管理同意書;此外,排除其他科室疾病患者及不配合此次實驗者。在神經內科開放病房防跌倒護理管理工作期間,以隨機數字分組的方式分為兩個組,其中對照組一共100例,采取常規護理管理方法,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齡跨度為54~76歲,年齡均值為(63.8±1.2)歲。觀察組100例則滲透跌倒風險分級管理理念方法,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齡跨度為53~75歲,年齡均值為(63.6±1.1)歲。根據上述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此次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在神經內科開放病房防跌倒護理管理工作期間,嚴格按照常規護理管理流程執行相對應的護理管理工作,處理好護理管理期間出現的問題,確保此項工作能夠順利且有序地進行[3-4]。觀察組患者則實施跌倒風險分級管理模式,具體的護理管理內容如下。
分級標準:基于神經內科開放病房防跌倒護理管理工作中,實施跌倒風險分級管理模式,首先需明確分級標準,此次以“墜床、跌倒危險因子評分法”為依據,針對患者的跌倒風險情況進行有效分級,分成:風險I級,即發生跌倒的幾率偏低;風險II級,易發生跌倒風險;風險III級,極易發生跌倒風險;進一步以患者不同風險等級分級為標準,實施相對應的護理管理方案。
風險I級:因該等級的患者發生跌倒風險的發生率偏低,但也可能在一些復雜的活動出現跌倒,比如散步過程發生跌倒,或者在慢跑過程發生跌倒,所以需對此實施有效護理管理方法,對患者普及這些復雜活動可能發生跌倒的原因、防范策略,提高患者防范意識,進而使此等級跌倒風險事件發生率降至最低化。
風險II級:由于該等級的患者易發生跌倒,所以不但需要在上述提到的復雜活動中做好跌倒的防范工作,還有必要加強一些簡單活動的防跌倒預防,總結起來包括:①基于活動區域范圍內,放置防跌倒警示牌、在合理的位置張貼防跌倒警示語,使患者能夠在觀察到這些警示牌和警示語的情況下,增強防跌倒意識;②對患者的病房環境進行合理改進,比如將患者所需藥品、水杯等,放置床頭柜,便于患者拿取;③做好患者及患者家屬的防跌倒培訓教育工作,普及跌倒相關原因、防范措施等,使患者和家屬的防跌倒意識得到有效增強,進一步起到降低跌倒風險事件發生率的作用。
風險III級:由于該等級的患者極易發生跌倒,因此除上述防跌倒措施以外,更重要的是從整體角度考慮,加強整體護理管理防范工作的實施,一方面,對患者活動區域設置警示標志、張貼警示貼;安裝坐便器,禁止患者下床活動;另一方面,針對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系統性的防跌倒知識培訓教育,由于是做好家屬的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家屬陪同意識,盡可能地全程陪同患者;此外,對科室內部全體員工普及防跌倒知識,提高科室內部人員的責任意識,使神經內科患者得到最大化的幫助。
1.3? 評價標準
對兩組跌倒事件發生情況進行分析、比較,計算發生率跌倒事件發生率(%)。
通過該院神經內科自制調查問卷的應用,對患者對護理管理服務工作的滿意程度進行分析探討,0~100分,①滿意:85~100分;②基本滿意:60~84分;③不滿意:0~59分;總滿意度=(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的形式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跌倒事件發生率
觀察組100例患者,經積極護理管理后,發生跌倒事件一共2例,發生率為2.00%;對照組100例患者,則發生跌倒事件一共18例,發生率為18.00%。由數據可得:在跌倒事件發生率上,觀察組和對照組比,兩組之間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358,P<0.05)。
2.2? 護理管理滿意情況
在護理管理總滿意度方面,觀察組97.00%和對照組的78.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神經內科,是醫院的一大科室,收治的患者疾病類型較多,且大部分患者病情較為嚴重,需住院觀察或進一步進行診療。而根據近年來該院神經內科科室的日常護理管理工作來看,患者發生跌倒的風險事件的幾率頗高,并且導致患者跌倒的因素較多,比如拿取水杯、藥物不便而跌倒,病情危重行走不便而跌倒,活動區域地面光滑而跌倒,墜床跌倒等[5-6]。所以,在神經內科日常護理管理工作中,做好患者的防跌倒護理管理工作非常關鍵。
在該次研究過程中,針對神經內科住院患者,基于開放病房防跌倒護理管理工作中,重點提到跌倒風險分級管理方法的應用,即對神經內科患者分為3個跌倒風險等級:不易發生跌倒(風險I級)、易發生跌倒(風險II級)、極易發生跌倒(風險III級),進一步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跌倒風險防范對策,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跌倒風險分級管理,在跌倒事件總發生率上僅為2.00%,和采取常規護理管理的對照組的18.00%比較顯著更低;同時,觀察組護理管理總滿意度為97.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00%;結合各項數據研究結果可知,跌倒風險分級管理方法的應用價值頗高;這和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較為相似。相關學者將患者也分為風險I級、II級和III級,分別實施有針對性的風險管理方法,結果表明患者跌倒知識掌握率高達98.15%,且在跌倒事件發生率上僅為3.70%;從中可知,跌倒風險分級管理方法的適用性頗高[7-8]。筆者認為,從神經內科開放病房防跌倒護理管理工作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角度考慮,需加強對科室內部護理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教育,通過“理論+實踐”知識的綜合培訓,提高護理管理人員在護理管理工作方面的能力技巧,進而在跌倒風險分級管理過程中將所具備的護理技巧實施于患者,使患者對護理管理服務工作的滿意率大大提升,進而降低護患糾紛事件發生率,為醫院神經內科護理管理工作質量的全面提升奠定夯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神經內科開放病房防跌倒護理管理工作中,跌倒風險分級管理方法的應用,可降低跌倒事件發生率,并提高患者對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所以,具備推廣及使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管燕.跌倒風險分級管理在康復科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4):117-118.
[2]? 馬玲,鄭躍,張曉曉.跌倒風險分級管理在康復科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7):36-37.
[3]? 俞俊秋.跌倒風險分級管理在內科開放病房預防跌倒中的作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10):1420-1421.
[4]? 招少卿.跌倒風險分級護理干預在高齡老年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藥,2015,28(4):1001.
[5]? 孫曉,吳嘵嘵,賀學敏,等.糖尿病足風險篩查與分級研究現況及啟示[J].中國護理管理,2018,18(5):705.
[6]? 楊月娥.品管圈在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預防跌倒中的作用[J].吉林醫學,2014,35(24):5507-5508.
[7]? 董覓佳.加強呼吸內科危重患者基礎護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22(13):2207-2208.
[8]? 黃潔.集束化護理管理在神經內科老年壓瘡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9):148-149.
(收稿日期:20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