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文靜
摘 要:近年來,國家對林業的重視越來越強,對于林區的養護和管理也逐漸增大力度,而營林生產是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過營林生產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以及發展方法闡述了林業經濟發展的前景和優勢。
關鍵詞:營林生產;可持續發展;林業生態
隨著我國重視綠化,從工業性轉型為能源節約型,林業也不斷地發展,但是除了單純的植樹造林以外,如何發展林業相關的經濟能力,成為現今林業研究的目標,也是林業研究的重點。
一、營林生產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營林生產是一種科學造林的方法,是林業現今主要的經濟基礎,通過對森林樹木的開采、加工從而增加林業經濟收益的科學手段,由于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對于營林的模式也從毫無章法的粗獷開采轉變成有規劃的集中開采方式,并且對于森林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模式也從無人管理到現在的管護結合。林業的良好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生態平衡,也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實現了林業的經濟增收,所以營林生產與可持續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為了實現林業的生態平衡,促進林業資源的經濟最大化,科學的造林護林尤其重要,而營林生產系統在林業包羅萬象,包含了林業生產、林業經濟發展以及植樹護林等相關方面。合理地營林生產實現了多條渠道的林業經濟鏈,增加了林業經濟的輸出道路,并且也提高了林業資源的生產力,同時結合每個地區環境、濕度、溫度、地理條件等,使得植物有序的生長不被破壞的情況下,開展林業的開采,建立良好的生態和經濟的循環平衡圈,所以營林生產是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表現形式。
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的需求也不斷變換,所以對于林業經濟需要不斷地調整模式,而營林生產可以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提供林業的發展方向,并且根據收集的市場數據分析,對林業產業進行調整,使得林業生產和市場需求進行協調整合,推動營林生產的靈活性,能根據市場的需求做出階段性的判斷,減少林業的損失,增加經濟收入。
二、營林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一)優化營林體系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總體需求,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關系不斷緊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如何加強體系意識,使得營林生產能夠堅持的跟隨著社會需求的腳步,實現階段研究的核心,這需要政府與每個地區的林業部門的大力配合。
林業的生產方向與當地的木材需求相結合,每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各不相同,所以想要大力地推進林業發展需要時刻的關注當地的木材需求信息,這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企業的努力相結合,并且相關部門之間的消息流通是否順暢也是林業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需要不斷地改善才能得以發展,對于林業產業的問題需要不斷地探求、分析其中的問題和原因,提高營林生產的科技含量,結合社會的信息體系,處理好林間的日常護理,規范林間操作,使得營林生產可以和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進行緊密結合。
(二)增大營林生產中的科技含量
科技是營林生產的重要保障,在營林生產中加強科技含量,加大對科學技術的引用有利于提高營林日常工作的效率,增加林業產量,同時也能提升林業人員的工作水平。比如:在日常的生產中增加無人機的使用,可以幫助樹木砍伐前觀察伐木區域的整體狀態和樹木分布,而且在工作過程中,使用無人機也可以對伐木整體過程進行記錄和監控,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可以及時地做出措施,減少人員和樹木資源的損失。對于林區的日常養護,安裝仿生監控設備,可以對林區進行整體的監督,防治有違反規定情況,而且安防監控設備,對于林區出現火災或人員丟失也有著防控作用,突發事件出現后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對于林區樹木的生長可以通過感應設備對樹木和生長環境進行紅外線生態檢測,不斷地為林區的樹木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提高林區產業質量,增加經濟效益。
(三)資源的合理配置
在營林生產中,合理地對資源進行配置是增加林業生產力的必要手段,是發展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方式,所以對營林生產期間的各個環節和生產要素進行合理地搭配,是實現營林生產的首要條件。
對于植物來說,種子的品質可以決定了植物的生長基礎,所以在林區培育樹苗時,選擇品質優良的種子非常重要,并且根據林區的實際地勢和環境選擇適合的品種樹苗,是提升樹苗成活和生長的重要因素。林區按著國家對于林業的生產標準,進行規范化的種植,同時選擇合適的樹木種子進行培育,進而增加林區的樹木品質。
選擇好樹木品種后需要根據不同品種樹木的需求進行專項培育,周期性地對林區進行澆水、撒施肥料,對雜亂的樹木進行整理和修剪,引導樹木長勢,對于不同品種的樹木進行區域劃分,合理地對自然資源進行分配,調整好生態圈的整體平衡,使得林區生長環境得到保障,林區產業協調發展,增加效益。
(四)營林生產調控
想要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進行有秩序的整合,對于營林生產的調控必不可少,利用高科技對林區生產力的調控,增加效益后,對林業資源進行進一步的整合分析,綜合林區的實際生長和產業情況,積極與林業專家進行交流,采納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生產手段,同時也要重視科技的數字化生產力量,使得數字化生產和林區資源相結合,打造經濟發展的全新系統,對林區經濟發展進行調控可以使營林生產適應當代的經濟發展腳步,實現了營林生產時代的轉變,加快了林業經濟發展的腳步。
三、結束語
林業產業逐漸稱為國家經濟的主要構成要素,隨著社會的發展到對于林業的需求增大,林業已經不能單純地維持造林狀態,因此需要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科學合理地利用林業資源,進行可持續發展,在獲得更多的自然資源同時也需要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拉動社會整體效能。
參考文獻:
[1]范文波.植樹造林技術與森林經營的管護措施[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04):119.
[2]周先梅.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3):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