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娟
摘要:目前我國城市建設很快,工作壓力逐漸上升,生活節奏快,導致空巢老人數量急速上升,據我國最新研究資料顯示,2030年預計空巢老人占比將超出全社會總人數的80%,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是目前城市社區關注重點,采取恰當心理護理措施,能有效保證老年心理健康。無子女、有子女但長期不在身邊的老人,被定義為空巢老人,學習、工作等因素共同引起空巢現象。近年來對空巢老人關注逐漸提升,因此本文圍繞空巢老人展開綜述,詳述心理問題及相關護理措施。
關鍵詞:空巢老人;人文關懷護理;心理健康問題
我國民政部對空巢老年人數量進行統計,發現隨時間推移,其數量逐漸攀升。郝雁[1]等人在研究中指出,外出務工、娛樂模式單一、情感單調等因素,是誘發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出現心理問題會對老人生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老年人對生活沒有憧憬,感覺時間難熬,易產生焦慮、抑郁心理。因此目前社會工作重點是如何恢復空巢老人心理健康,使其生活充實,本文對近年來空巢老人心理問題進行介紹,現綜述如下。
1.心理健康問題研究進展
1.1抑郁心理
王麗娜[2]等人提出,社區空巢老人易產生抑郁心理,通過調查發現空巢老人抑郁多表現為失眠、表情淡漠、體重減少等,老人食欲減退、精神萎靡。對某社區空巢老人進行抑郁測試,發現有80.50%人群具有中度抑郁癥,且伴隨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礙。
1.2焦慮心理
張颯樂[3]等人在研究中指出,長期單獨生活,社區娛樂活動相對單調,易導致空巢老人出現焦慮心理。調查顯示,空巢老人經常擔心自身健康狀況,對子女工作、學習十分掛念,老人長期焦慮易發生各類疾病,嚴重影響其正常生活。
1.3孤獨心理
有學者對某社區空巢老人進行隨訪調查,詢問老人是否有孤獨感,近90%空巢老人表示長期獨自生活,與社會脫節,孤獨感強烈,心理空虛且日常生活乏味單調。
2.人文關懷護理研究進展
2.1全面健康教育
據權威研究資料顯示,出現心理問題與空巢老人健康認知度不高密切相關,開展健康教育很有必要,研究人員總結出如下措施:在社區中倡導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如跳廣場舞、下棋等,老人根據自身愛好選擇相應娛樂項目。繪畫書法能靜心寧神,打太極修身養性,下棋能鍛煉老人腦力;社區醫護人員定期上門拜訪老人,傾聽空巢老人內心擔憂,向老人講解基礎性健康知識,為老人量血壓、測心率,告知其身體健康,消除老人對自身患病的疑慮;組織空巢老人編排文藝節目,定時排練為社區居民提供表演,發揮余熱。
2.2完善社區醫療服務
為空巢老人提供完善醫療保障,是消除老人抑郁、焦慮心理的關鍵,同時讓空巢老人感到溫暖。通過研究總結出如下心理護理措施:開展居家護理、病床優質服務;建立日間照料中心,將體弱多病老人放在照料中心照顧;社區醫療中心。配備完善的設施與醫護人員,給社區老人下發隨身信息卡,實時監測老人健康;修建醫療保健中心,提供免費檢查身體服務,為老人提供正規保健品、營養品。
有研究者對某社區空巢老人現狀進行調查,發現老人心理障礙嚴重,因此研究人員提出要幫助老人克服心理障礙:向老人講解子女長大獨立出去是正常現象,不必過于憂慮其健康。號召社區老人多交流,社區管理者建立舞蹈隊、培訓班等,鼓勵老人多參加活動,讓其走出房間,豐富自身生活。
2.3落實心理疏導工作
給空巢老人與周圍環境多接觸機會,呼吁社會關懷老人,醫護人員多與老人交流溝通,組織老人相互談心。與老人子女直接溝通,向其詳細闡述老人身體、心理狀況,建議子女多回家陪陪老人,現代科技非常發達,也可以通過電話、視頻等形式與老人聯系,每周一次視頻,每天一個電話都能給空巢老人帶來溫暖。對空巢老人文化水平進行調查,用通俗、簡潔的話語使其明白機體衰老、子女離家工作是正常現象,老人要接受自身衰老的事實,不要強求子女總是圍著自己打轉,教會老人進行自我情緒調節。為空巢老人提供保險制度,如醫療保險、重大疾病險、意外死亡險等,為提供生命保障,解決老年人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為空巢老人免費提供生活幫助,社區成立專門生活服務區,提供送貨上門、送藥上門、免費上門檢測身體等服務,使老人感受到社會關懷,降低其孤獨感。
3.小結與展望
綜上所述,空巢老人心理問題是社會關注熱點,焦慮、抑郁、孤獨等情緒常在空巢老人中出現,加強心理呵護,完善人文化護理措施,是當代社區管理的工作重心。
參考文獻:
[1]郝雁,陶磊,李利利,等.西安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8,v.35 (3):237-239.
[2]王麗娜,曹佳穎,蘇紅,等.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歸因研究:應對方式及心理健康自助能力的中介效應[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 (16):2012-2018.
[3]張颯樂,李英,等.城市社區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對策分析[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7,30 (8):968-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