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榮敏
摘 要:我國于2019年出臺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以下簡稱“政府會計制度”),徹底轉變了會計核算模式,有利于事業單位不斷提高會計核算質量和財務管理水平,進而實現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化發展。這對于醫院而言不僅是機遇,更是挑戰。面對政府會計制度,如何做好財務核算工作,如何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這些都值得醫院進行深思。本文以政府會計制度為準繩,分析了該文件對醫院的影響,進而提出醫院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醫院;財務管理;精細化管理
一、引言
新出臺的政府會計制度使權責發生制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得以落實應用,該制度不僅規范了事業單位的核算管理行為,也是我國會計發展日趨成熟的標志。與其他事業單位相比,醫院的核算內容更加龐雜,其對財務人員的專業要求更高。因此,醫院務必基于政府會計制度,結合自身發展現狀,創新財務管理模式,以此推動醫院健康發展。
二、政府會計制度相關內容概述
政府會計制度重新勾稽了會計核算關系和會計核算模式,該制度最大的特點在于不再區分企業所屬行業和公共機構性質,依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新增了行政部門的共有業務,做到了行政單位會計核算業務的同質化。再者,政府會計制度提高了財務會計的核算功能,其會計處理方法更多向企業看齊,例如,全方位落實權責發生制,樹立“實質高于形式”的會計核算原則,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在處理資產負債業務時,會計結構更加明確,更加具備縱橫向對比性;提出了預算會計的收付實現制度,明確了事業單位開展財務預算的方向。
三、政府會計制度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重新定義了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關系
醫院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便是預算管理,設定科學的預算管理目標不僅可節省醫院經營成本,還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體現了醫院服務為民的性質。新出臺的政府會計制度加強了對預算會計核算的規范,同時新增了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財務會計核算,將會計分為“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將會計工作一分為二,但二者又并非完全獨立,都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體系的重要部分。因此,政府會計制度的出臺既細化了會計核算工作,又對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醫院財務信息化水平受到挑戰
信息化管理系統是醫院實施政府會計制度的重要手段,財務信息登記、業務收支統計、科室之間信息交流等,這些都需要依靠財務信息化系統。由于財務信息化承載的功能越來越多,政府會計制度也對財務信息化系統提出了新要求。依據政府會計制度,“雙功能、雙報告”制度也需要通過財務信息化系統實現,但就我國醫院發展現狀而言,多數醫院的財務信息化系統難以滿足這一要求,因此如何完善信息化系統迫在眉睫。
四、醫院落實政府會計制度的相關建議
(一)建立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項系統化工作,其可幫助醫院完善治理架構、重新分配整合資源、加大風險控制等,具備統籌兼顧、計劃、協調、評估等會計職能。因此,醫院要建立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在這個過程中,需以政府會計制度為依據,從醫院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第一,內容要全面。預算不僅包括醫院的醫療收支、教學費用、科研費用等方面,還涉及日常運營活動中的一切經濟活動,這就要求醫院的財務人員熟悉并掌握制度要求,還要以財務部為核心,讓醫療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共同參與,將醫療收支、藥品采購、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以及醫療設備的折舊等計算在內,納入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模塊。第二,建立全面預算跟蹤系統,分析醫院在執行全面預算時存在的問題,保證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效果。第三,及時分析全面預算執行的相關結果,分析醫院實際支出和預算支出之間的差距,有效監控各部門的經濟活動,提高管理效率,促進醫院運營決策科學化,提高醫院資源使用率,不斷調整并優化全面預算管理職能。
(二)完善財務信息化系統建設
政府會計制度出臺后,政府完善信息化系統不僅需加大技術投入力度,還需考慮醫院信息化系統和業務內容的連接。首先,醫院需調整業務相關流程,明確醫院各個科室、各個業務模塊之間的內在聯系,特別是科室和財務之間的聯系。再者,要依據政府會計制度擬定所需的信息化系統內容,加大技術投入力度,比如:醫院可外聘技術人員對該系統進行優化改造。最后,醫院各項收入、費用支出都需體現在信息化系統中,以此作為財務核算的依據。例如,醫院可依據政府會計制度要求,結合發展現狀,設定“調整權益”“累計盈余”“無償調撥凈資產”等多個會計科目,整合會計信息報告。
(三)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
財務人員作為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核心力量,在發揮醫院財務管理職能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財務人員專業素養的高低決定了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專業能力較強的財務人員可幫助醫院順利落實政府會計制度,但專業能力欠缺的財務人員可能出現核算差錯,因此,醫院務必全方位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保證政府會計制度順利實施。第一,醫院可聘請專業的財務人員對醫院的財務業務進行講解,利用在職培訓、考試等方式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幫助其快速掌握政府會計制度,吃透弄懂制度相關信息,避免理解有誤導致核算差錯。第二,培育制度創新、人人好學的文化氛圍。醫院需緊跟財政部腳步,及時了解相關財政信息,不斷更新自身財務知識,主動適應新政策。
(四)加強業財融合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醫保政策的不斷完善,醫院管理也要從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細化管理。特別是在政府會計制度下,醫院的會計要素從原來的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費用五要素,增加了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余三要素,現共八大要素。同一會計核算系統中相關的財務會計要素和政府預算會計要素相互協調,財務報告和決算報告相互補充,運用財務信息和預算執行信息能夠共同反映政府會計主體。這更要求會計人員以業財融合為基礎,在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雙維度核算體系下,通過不同的信息數據、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為公立醫院的生存和發展作出客觀的決策,推動醫院穩步發展。
五、結語
政府會計制度的出臺促使財務工作更加細化,也有利于醫院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效率,但該政策的出臺也提高了會計核算的難度,對醫院的財務信息化系統也是一項挑戰。因此,醫院需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加快信息化系統建設,不斷強化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充分發揮財務管理職能。
參考文獻
[1]彭曉.試論公立醫院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變化及應對策略[J].中國市場,2019(33):85-86.
[2]丘琪.以踐行新《政府會計制度》為切入點,完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J].時代經貿,2019(30):36-37.
[3]宋偉.基于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下醫院財務信息化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9(20):74.
[4]李明旭.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策略[J].財會學習,2019(2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