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潔
摘 要:新課改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在這種教育背景下音樂得到了高度重視。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學生的德育教育被納入了學校教學重點,很多學科都有涉及,小學音樂也包括在內。小學時代是培養學生良好品質、健全人格的重要時期,對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來說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對此做了深入研究,根據小學音樂教學的普遍現狀闡述了德育滲透的有效途徑,以期可以幫助學生鑄造完美人格,實現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德育滲透
引言
最近幾年我國教育部門對于深化素質教育予以了高度重視,音樂作為藝術的一種特殊形式,不僅可以為人們帶來美的感受,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情操,實現道德的升華。對此,強化音樂教育對于小學生的發展來說有著重要作用,有必要加強重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適當滲透德育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素養,同時健全人格。
一、結合實際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音樂也不例外,小學音樂教學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以外,生活中也有很多知識需要學習,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學習。教師應該抓住國歌自身具備的特點,將其內含的道德情感和愛國主義展現出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愛國精神。
例如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國際體育比賽的視頻,同時播放國歌,創設良好的額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觀看激烈的比賽中體會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同時真切的感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在這種濃厚的氛圍下更加認真的學習國歌,同時最大限度的激發民族自豪感。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和發展來說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實施合唱教學,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
合唱相較于個人獨唱來說更具震撼力和藝術感染力,能給人以很大的撫慰和溫暖,同時將集體的力量最大限度的表現出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采取合唱的形式進行教學,將學生從個體變成一個集體,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的集體意識,意識到團結就是力量。
合唱教學的方式有很多,例:教師可以班級中劃分幾個合唱隊,當學習完一首歌曲之后,可以組織各組組員進行合唱,同時引導學生注意其他同學,大家盡量做到一致,一切皆以集體的利益為主,在歌唱的時候堅持以“和諧、融洽、動聽”為宗旨,任何一個人服都要從集體。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唱功,同時也能有效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
三、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在歌唱中凈化學生心靈
音樂教學涉及到舞蹈、樂器、歌唱等很多內容,歌唱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二年級的音樂歌曲主要以輕快悅耳的童謠為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同時注意學生思想上的引導,幫助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凈化心靈,端正學習態度與生活態度,形成良好的音樂素養。
例:在學習《數蛤蟆》這首歌的時候,教師在過程中必須要合理設計教學內容。首先創設教學情境: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益蟲,同學知道都有哪些嗎?請和大家分享一下。學生對于這個問題全都積極發言:有蜜蜂、蜻蜓、蚯蚓、青蛙...隨后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數蛤蟆》。指導學生在學習這首童謠的時候分析每句歌詞的意思,使其真切的認識到青蛙是人類的朋友,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以便在實際生活中主動去保護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們,同時也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于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凈化心靈,健全人格。
四、深挖教材,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小學時代是學生能力培養和素質養成的重要時期,因此音樂教材中有很多深藏德育內容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風格多種多樣,親情、友情、愛國思想、奉獻精神都都有涉及,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深挖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心理特點適當引導,體會歌曲中的內涵,使其在學習音樂的同時提高道德素養,將相關因素挖掘出來然后放大,促進其實現全面發展。
例如《粗心的小畫家》這一首歌,曲調流暢,趣味性十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首先帶領學生一起分析歌詞大意:講述的是小朋友不注意觀察事物在畫畫中頻頻出錯的故事。過程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發現歌曲中“小畫家”的錯誤,然后聯系實際生活和學習,懂得認真觀察生活,做事認真細心,在學會歌曲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五、結術語
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從本質上來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任務艱巨,必須要嚴肅對待。身為音樂教師更應在這方面該投入更多精力,將其一點一滴的滲透進課堂教學過程中,深挖教材內容,結合生活實際充分發揮德育教育的積極作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同時也能使其形成良好的藝術素養,豐富藝術情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加熱愛音樂,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崔麗梅.淺談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之我見.讀寫算:教師版,2017,(35):39-39.
[2]桑召初.新課標下民族地區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之我見.科學導報,2013,(06).
[3]孫梅.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中國校外教育,2015,(05):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