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灝
(江蘇省無錫市前洲中學 214000)
平衡的生態課堂必須是生活化的課堂.在生態課堂中,需要把教學過程還原為生活過程,把教學情境還原為生活情境,把教學活動還原為生命活動,把教師還原為真心真意、有真情實感的人.營造一種“生活態”,給學生一個寬松、和諧、安全、自由的生態氛圍,并將學習過程與生活情境、游戲情境等融為一體.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處在一種“親臨現場”的主動狀態中,學習成了有生命意義的生活.
生活化是課堂教學的內容選擇,既是源泉,也是目的,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因此,在了解初中化學學科特點的基礎上,明確其核心素養,重視化學學科教學中的生活化問題處理,全面提高初中化學整體教學質量,實現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相互融合.
初中化學教學活動開展及教學計劃制定、實施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確保他們能夠在化學學習中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重視化學學科生活化問題教學.具體表現在:
1.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們的課堂表現及教學大綱要求,注重教學環節的合理設計,并根據生活現象開展課堂教學工作,引導學生們能夠注重化學知識學習與掌握過程中處理生活問題,并解釋生活現象,確保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理念先進性;
2.加強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運用,將化學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促使學生們能夠將所學的化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加深對不同化學知識點的理解;
3.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學應將生活元素融入到各個教學環節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教學模式及環境中汲取更多的化學知識.
比如,人教版第十二單元課題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這一節課,一般教師的教學方式是書本知識劃一下重點,然后讓學生自己記憶就可以了,本節課的內容中考最多也只會考到2分,所以教師和學生都不重視這部分內容.但是21世紀的中學生除了需要好的成績,還需要更好的面向未來.面向中國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中就提到的全面發展包括自主發展、文化基礎、社會參與,其中自主發展就包括學會學習和健康生活.然而這節課就是能讓學生了解合理的飲食搭配和從體外攝取必須營養物質對人的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的重要性.教材在調查與研究欄目中介紹平衡膳食寶塔,就是讓學生意識到每一種營養物質都有一個合理的攝入量,還能夠指導學生一日三餐如何合理搭配.通過收集某些化學物質引起毒害(如吸入有害氣體、誤食有毒物質、家居裝修材料釋放的污染物等)的資料,了解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讓學生認識到掌握化學知識能幫助人們避免攝入有毒有害物質,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基于化學學習核心素養的生活化問題教學工作開展,需要初中教師能夠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良好的教學模式,并在課堂教學中注重生活場景創設,引導學生們理解各個化學知識點.具體表現在:
1.在開展化學課堂教學活動之前,教師應開展必要的調查分析工作,了解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及生活中所積累的經驗等,進而制定有效的教學計劃,為課堂教學中生活場景創設提供保障.創設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他們熟悉的生活經驗創設出與化學知識密切相關的場景,確保課堂教學計劃的深入推進;
2.針對初中化學較為抽象的知識點,教師應設置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促使學生們能夠運用化學知識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與處理,理解不同的化學概念;
3.教師應有意識地將化學學科與生活現象緊密地連接起來,實現化學課堂教學中生活場景再現,提高學生處理生活實踐問題的化學學科綜合能力.
比如,“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這節課以設計食堂菜譜為線索展開教學,學生和教師一起設計菜譜,由教師設計的菜譜展開對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的教學,學生從一開始只根據個人喜好來選擇菜譜,到學完本節課后,學生會從營養搭配的角度上去選擇菜譜,希望學生能夠在意識上和在今后的習慣上對飲食搭配有所改變.在糖類的教學環節中,通過給學生品嘗熟土豆的味道,活躍課堂氣氛,并且真實感受淀粉水解為麥芽糖的過程,加深印象;另外創設分析為糖尿病人推出的無糖餅干的情境,讓學生明確糖類和日常生活中的糖之間的關系,從而了解糖尿病人也不可以對吃所謂的無糖餅干;在油脂的教學環節中,通過分析青少年的肥胖問題,讓學生意識到養成良好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的重要性,并且提倡經常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在維生素的教學環節中,通過學生經常吃的VC泡騰片介紹維生素C,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貼近學生生活,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這一節課的教學思維導圖如下:

初中化學教材中所述的內容與日常的生活密切相關,對于學生化學實踐能力培養及提高非常重要.因此,為了達到基于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生活化問題教學要求,實現化學教學中生活化問題的有效滲透.這些措施包括:1.教師應重視生活化問題的化學方式靈活使用,在實踐教學中鼓勵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對其中蘊含的化學知識要點進行深入挖掘,提高他們化學學習中的自主探究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2.由于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化學學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們通過對生活現象的闡述及問題的深入分析,能夠激發化學學習方面的求知欲,進而自覺地通過生活中的細心觀察及思考,理解不同的化學知識點;3.化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對生活化問題教學理念、方式的高效利用,并配合使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學生化學學科學習效率,并得出客觀的評價結果.
比如,“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這節課一開始由《舌尖上的中國——無錫美食》的視頻將學生的思維直接帶入飲食主題,從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出發,引發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課件以flash動畫方式展示血紅蛋白的生理功能;在酶的作用這一教學環節中,設計了生、熟土豆分別與過氧化氫溶液反應的學生分組實驗.采用微型化、生活化的實驗器材,用隨身攜帶的小藥盒代替燒杯,用滴眼藥水的瓶子代替試劑瓶和膠頭滴管,不但節約藥品,更貼近學生生活;在甲醛使蛋白質變質的教學環節中,設計了如何鑒別甲醛浸泡過的魷魚的演示實驗,讓學生在化學課堂中解決了生活中可能會碰到的問題,真實的感受到這是一節有用有收獲的化學課.
生活是自然真實的,課堂教學也應該是自然真實的.追求生態課堂的和諧融洽,讓師生情感溝通交融,才智共生互贏.生態課堂下的教學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把生活的真實情境搬進課堂,以學生為中心,靈活運用生動、活潑、新穎的教學方式,讓自主、合作、探究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就能創設充滿生命力的課堂環境,使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生命的涌動和成長.讓教師和學生的生命實體在良好的條件下自然、和諧、自由的生長,因而這樣的課堂是幸福的,學習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