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學生宿舍的日常管理是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陣地。舍友之間人際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業成績、心理健康等問題。近年來,宿舍矛盾已成為大學校園中比較常見而又棘手的問題。因此,輔導員要著力探討“00后”大學生宿舍矛盾的成因并化解宿舍矛盾,引導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宿舍氛圍,對開展德育教育以及構建和諧文明校園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宿舍矛盾;心理健康;輔導員
一、案例簡介
在大一第一學期開學兩個月后的某一天,某新生宿舍的5名女生小B、小C、小D、小E、小F一同來到輔導員辦公室反映宿舍問題:宿舍里另外一名女生小A經常在宿舍打電話、大聲喧嘩到凌晨,對舍友的睡眠造成很大的影響,還習慣性的把自己的衣物隨意丟在床鋪、桌子上,從不考慮其他舍友的感受,并且也不參與宿舍集體內務整理,嚴重擾亂了宿舍內其他同學正常的作息時間。在此之前,宿舍長小B以及其他舍友已經和小A進行了多次溝通,但小A依舊我行我素,期間甚至還發生了爭吵,無奈也沒有爭出什么結果。就找到了輔導員,都表示壓力較大,要求小A搬離宿舍。
二、案例分析
宿舍是大學生在校期間日常生活、學習、交流、休息的重要場所。而大學生宿舍矛盾是常發而又棘手的問題,大多是因瑣碎小事而起,導致舍友之間人際關系緊張,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導致更大事件發生。
自入校以來,小A就引起了輔導員的關注。小A曾在軍訓期間擔任班級臨時負責人,輔導員全程參與了新生軍訓,對各班級的軍訓臨時負責人有了初步的了解。而在軍訓期間,小A所在班級同學也向輔導員反映說,小A對班級工作不夠上心,也不注意說話方式等,在同學間引起了一些不良的反響。根據學生反映的情況以及結合輔導員日常對小A的觀察,輔導員對小A進行了初次談心談話,引導小A要注意與同學之間的溝通方式,做好軍訓期間班級同學的服務工作。小A表示會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與同學們良好溝通,努力做到積極為同學們服務。然而在軍訓結束后班級內進行正式的班委選舉中,小A還是落選了班委候選人,輔導員再次與小A進行了談心談話,幫助其分析落選原因,鼓勵小A調整好心態以便更好的融入到班級中。而此次引發的宿舍問題,暴露出小A自身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三、解決方案
第一,做好心理疏導,開展談心談話。穩定相關學生的情緒,堅持公正客觀的工作原則,切忌偏聽偏信。此事件發生后,輔導員分別找雙方了解事情的詳細經過,傾聽她們的心理訴求,做好記錄,分析原因。輔導員在開展工作中要兼聽雙方陳述,才能弄清事件的來龍去脈。
第二,加強家校聯系,推進家校聯動。在綜合分析了雙方學生的心理訴求,結合輔導員對學生的日常觀察了解,小A自身問題多一些。輔導員與小A的母親取得了聯系。首先,輔導員從學生的在校學習情況、日常行為表現與家長進行溝通,從側面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教育方式、個人成長歷程等。然后,再向小A母親講明學生的情況,共同探討小A身上存在的問題。通過小A母親了解到,孩子自身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源于單親家庭的成長,對孩子心理存在一些影響。而母親為了彌補孩子單親的缺陷,過分溺愛孩子,導致孩子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在宿舍生活中不懂得考慮他人感受,溝通方式單一,導致宿舍內矛盾爆發。
第三,關注特殊學生,加強心理輔導[1]。通過與小A母親溝通,推斷小A有可能存在心理問題。隨即預約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的老師為小A做了心理輔導。后與心理中心老師溝通了解,小A的心智不夠成熟,時常表現出與大學生身份不相符的行為。在宿舍生活中以自我為中心,考慮他人感受較少,宿舍人際關系處理不好。輔導員再次與小A談心談話,重點讓小A懂得宿舍是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平時相處要多注意言行,遵守宿舍相關規定制度,多溝通多交流,增強集體意識,盡量不影響他人休息。
第四,掌握突發情況,通過座談和解。通過前期的矛盾雙方分別談話,引導學生主動化解矛盾。幾天后,輔導員把宿舍6人叫到會議室,讓她們圍坐一起,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下暢所欲言,把心里想法都說出來,有效溝通化解矛盾。
四、經驗總結
第一,學生工作無小事。涉及學生的任何事情,都不能掉以輕心,有時小事會變成大事,最后處理起來會很棘手,多深入學生一線,做到學生問題在一線解決。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高度重視。
第二,深入調查,掌握真實情況。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涉及學生工作的事情要傾聽雙方的訴求,并做出準確合理的判斷,不能偏聽偏信,做到學生情況在一線掌握。有的矛盾雖然表面上解決了,但可能沒有把握住矛盾主要層次,矛盾雙方可能對彼此仍然存在一些偏見。因此,輔導員一定注意跟蹤觀察,遏制新矛盾的蔓延,做到徹底解決矛盾。
第三,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日常工作中,輔導員應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貼近學生生活,多走訪宿舍、深入課堂等一線場所,定期開展談心談話,與學生感情在一線增進,對問題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解決。
第四、完善宿舍制度建設。對于學生宿舍管理,做到防微杜漸。要規范相關制度,例如:宿舍公約、作息時間表、值日表等。要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學會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共同營造良好的宿舍環境;要做到全方位關注學生動態,掌握學生宿舍信息,對學生情況努力做到熟稔于心;同時要多組織一些以宿舍為單位的集體活動,例如:舉辦宿舍文化節等,增進舍友友誼,增強大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參考文獻:
[1]姚本先,王道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9.8.
作者簡介:
于英釗(1990年-),男,山東威海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