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對
摘要:隨著現代化教育的逐漸推進,教學模式逐漸生活化。教師在開設課堂活動過程中,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確保教學內容回歸生活,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學的作用,提高教育的意義。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基于實際生活內容來開設課堂,這樣才能充分聯系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理解文章內容。
關鍵詞:生活之水;小學語文課堂
1. 引言
一般而言,促使教學內容生活化,能夠營造和諧生動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開設小學語文課堂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將課堂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聯合起來,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2. 生活化教學的內涵及其意義
對于生活化教學而言,是指教師在開設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過程當中,利用現實生活背景,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內容,這樣就能提高學生主動參加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將生活與學習結合起來,達到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的良好教學目的,從而就能在學習過程當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內容,陶冶自我的情操。另外,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積極引入實際的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將學習的內容與自己的生活有效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對學生未來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3. 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和途徑
3.1 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對于教學情景的創設過程而言,其不僅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還應當有選擇性地創造一些色彩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豐富學生的情緒體驗,確保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文章所學的內容和知識。對于創設情景這個方式而言,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創建一個具體的生活場景,這樣就能將知識與生活有效地結合起來,確保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文章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加課堂學習活動中。因此,教師在創設生活化場景時,要結合文章的基本內容,利用周圍的一些工具,基于生活方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比如,在教學《坐井觀天》這一文章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文章內容之前,可以模擬一個真實的場景,安排幾組學生分別模擬青蛙和小鳥,按照文章的內容來進行對話和表演,那么學生在表演過程當中就能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思考,從而提高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認知度,這不僅達到了創設生活化教學情景的教學目的,還能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
3.2 設計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對于教材而言,其是教師開展教學過程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時,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絕大部分文章內容都是來自于生活,文章的語言生動且具有生活化,一部分是對生活場景的直接描寫,另一部分是通過某件事物來抒發作者對生活的感悟與體驗,小學生在理解部分內容時存在一定的難度,那么教師就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將實際與文章內容有效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比如:在教學《秋天的雨》這一篇文章時,由于該文章是一篇描述秋雨的文章,秋雨是每個小學生日常生活當中最常見到的生活景物之一。因此,在講解文章內容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小學生來聯想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秋雨場景,描述自己對秋雨的印象與認識,如何用一個詞來形容秋雨的特點,或者發揮想象講解秋雨的神奇之處有哪些。在經過學生的思考和想象以后,教師再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時就會變得更加容易。
比如,在學習《大自然的聲音》這一文章時,由于該篇文章的總體風格較為清新,主要描寫了大自然中的風、水和動物的聲音,同時,這些聲音也存在于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首先,教師可以詢問小學生自己是否聽過大自然的聲音,聽過哪些大自然的聲音,不同大自然的聲音給自己帶來了怎樣的感受。那么小學生就會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聯想自己所聽到的大自然的聲音,通過對周邊事物的認知和聯想,再與課文內容緊密聯系,從而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的內容,自然而然的就達到生活化的教學目標,同時也能提升教學效果。
3.3 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
對于課后作業而言,其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占據主導地位,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對于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而言,教師主要是在書本知識復習和鞏固方面來為小學生布置課后作業。隨著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提出和推行,那么傳統的,后作業形式已經很難滿足當下教育發展的需求,教師就應該對傳統的作業形式進行改革。在布置課后作業時,應當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這樣不僅能夠確保學生牢記課文的基礎知識和重要知識內容,還能在仔細觀察、體驗生活的基礎上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更加深刻理解。
比如:在學習《灰雀》這一課程時,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之后,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布置一個“觀察麻雀”的課后作業,讓小學生在周末去公園、森林等一些地方來觀察麻雀的行為和外貌,觀察的同時要做好記錄。在觀察麻雀過程中,學生自然會聯想到文章的相關內容,這樣就能拉近學生與麻雀之間的距離,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細心觀察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小學生就會更加深刻理解列寧對麻雀賦予的深厚的喜愛之情。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就如何提高語文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水平進行大膽的嘗試,對生活化的教學內容積極進行探索,引導學生將語文學習內容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這樣才能豐富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賓[1]. 引生活之水,灌小學語文課堂[J]. 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 2019(5):118-118.
[2]王榮. 引生活之水,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 新課程(小學版), 2019, 000(00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