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華
摘要:在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今天,教育行業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對學生們的綜合發展與健康成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高中政治課程教學,其在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高中生的思維相對活躍,在政治學科教學中應該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針對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展開分析。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思維能力;培養
在素質教育持續深化的趨勢下,教育工作者對學生學習成績和理論知識加以關注的同時,愈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旨在培養出全方位發展的人才。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價值取向與思想觀念趨于成熟的階段,通過政治知識的學習能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取向,拓寬學習視野,所以教師需要加強政治教學,注重學生思維的調動,促使學生獲得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原則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時,應該遵循如下幾項原則:①豐富多樣性的原則。針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始終堅持豐富多樣性的原則,對政治課堂教學的廣度和深度加以拓展,從案例探究、實踐體驗、理論分析等多個角度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獨立分析、自主探究,以免學生形成定向思維,促進學生思考效率與分析能力的提升。②自由民主化的原則。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必須要為學生提供和諧、融洽、民主、自由的思考學習空間,所以教師在具體教學環節要秉持自由民主化的原則,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學習和探究,在學習中獲得思維能力的發展[1]。③科學有效性的原則。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深化,涌現出很多科學的教學方法,然而有些政治教師只注重課堂教學的創新,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加以忽視,導致課堂教學出現“教育不足、創新有余”的現象,降低教學有效性。所以教師在政治教學中要秉持科學有效性的培養原則,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路徑
第一,轉變教學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引進新的教育思路,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才能充分發揮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對師生和生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加以重視,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或者是設計開放性的問題來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交流欲望,活躍課堂氛圍。以“生活中處處有哲學”為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大膽說出生活中的哲學現象,如有些學生認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說明了事物之間的間接聯系”;有些學生認為“籃球或足球比賽是守與攻的矛盾”等,這樣的問題具有開放性特征,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二,注重引導。高中政治知識相對深奧且抽象,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去甚遠,導致學生在學習和理解上存在一定難度。為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和指導學生積極且主動地分析、思考、解答政治問題,通過對問題的分析與探究來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獲得思維能力的發展。以“生活與消費—影響價格的因素”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如下問題材料,要求學生對影響價格的因素進行自主剖析,即:材料①:內陸省份的海鮮價格高昂,沿海地區價格便宜;羽絨服在三亞地區大降價也少有人買,而在黑龍江可以賣出很高的價格;材料②:金子的價格永遠都高于雞蛋的價格;材料③:荔枝剛上市時的單價極高,大批上市后的單價會有所降低;棉衣在冬季能賣出好價格,夏季則打折出售。要求學生根據這些材料內容進行小組探討,對影響價格的因素進行自主分析,在分析和探討中獲得思維能力的培養。
第三,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學生的想象力會隨年齡的增長而被現實問題或壓力所取代,但想象力的培養對學生思維創造力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所以高中政治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善用場景模擬和情境創設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分析或思考問題,以此發展學生的想象力。以“生產和消費”為例,由于對勞動力的定義尚不統一,而勞動是影響價格的因素之一,產生的影響不盡相同,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在未來,如果勞動被機器所取代,那時該如何衡量商品的價值?商品是否還存在價值?這樣的情境既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又會激發學生的奇思妙想,促使學生發揮想象來暢想未來的無限可能,提高思維能力。
第四,巧設疑問。俗話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巧妙設計疑問,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探究問題,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案。而高中政治教學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學會用辯證的思維思考、看待、分析事物或問題,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巧設疑問,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原則,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主動解惑,獲得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商品的基本屬性”為例,教師在具體講述環節可以設計如下問題:用三個杯子分別裝上自來水、礦泉水、河水,然后提出問題:為何杯中所裝的自來水和礦泉水需用錢購買,而杯中所裝的河水不用錢即可獲得呢?為何礦泉水的價格明顯高于自來水的價格呢?這樣的問題會讓學生產生疑惑,通過思考和探討,能準確掌握“商品的屬性”的知識點,提高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又如講述“中共的執政地位”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巧妙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即:你的身邊是否有共產黨員?幫助學生回憶身邊的黨員,然后以當前時政話題為依托繼續提問:許多媒體都報道過黨員腐敗的問題,你是如何看待黨員腐敗的問題呢?讓學生在深刻的思考中訓練思維、解決問題,提高思維能力。
結束語
新時期下的素質教育既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也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高中政治教學承擔著艱巨而重要的任務,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引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巧設疑問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思維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任赟.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2020,(2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