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家長對子女的教育越來越重視,親子活動在兒童教育階段所占比重也越來越大。隨著“二孩”政策的落實,新的親子研學消費主力必將形成,從而提升親子研學市場發展的潛力。而少先隊作為一種以兒童為主體的群眾性組織,其活動的開展自然體現了當代兒童教育的表現形式和參與方式。面對現在越來越受歡迎的親子研學活動,少先隊活動開展的形式也開展涉及親子研學,并逐漸將親子研學融入少先隊活動中,使其成為少先隊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小學低學段中,親子研學模式發揮著不可小覷的積極作用。本文基于當前親子研學活動的興起,從其對少先隊活動的影響入手,探索親子研學在少先隊活動中的作用。
關鍵詞:親子研學;少先隊活動;兒童教育
中圖分類號:G455?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6-0087-02
引 言
《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少先隊活動的通知(教基二〔2012〕3號)》規定:少先隊活動要作為國家規定的必修活動課,小學一年級至初中二年級每周安排一課時[1]。由此可見,少先隊活動對少先隊員成長的重要性。輔導員應對少先隊活動形式的多樣化進行探究,使少先隊活動緊跟時代步伐。
一、親子研學
新時代的家長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對知識的認知比以往更加清晰,也更看重對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高素質綜合型人才需求更加迫切的今天[2]。面對子女的教育,新時代的家長也在追求更高水平、更人性化的親子研學教育模式。親子研學在城市家庭已成為日常家庭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情感需求和家庭維系方面,家長與子女的相處時間在不斷減少。面對工作和生活的壓力,現代家庭更加看重親子關系的維系。在日常學校教學活動中,教育的綜合性和人文性正在逐漸被推廣,以親子活動為載體的現代兒童教育體系正在不斷完善,學校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也更加注重學生的家庭親情教育。
二、親子研學在少先隊活動中的作用
親子研學的發展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發展而不斷衍生,其面對的是處于生育高峰期的80后及剛剛進入生育期的90后父母。新時代的父母具有顯著的時代特征,他們大部分有為孩子消費的強烈意愿,也希望能夠在生育孩子的同時享受孩子帶來的歡樂與幸福[3]。對于孩子的教育,家長不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引導者,而子女的研學活動就成了家長和孩子親近的重要途徑。新時代的父母更加關注孩子的成長環境及生活質量,他們愿意為孩子的成長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希望學生能夠在理想的環境下健康成長,也會不斷地滿足孩子眼中的好奇和腦中的遐想。
親子研學中所體現的對親情的關注,以及親情、教育和學習之間的搭配,都體現了當代兒童學習模式的變化,也展示了家庭中家長與孩子的互動方式的變化。教與學不僅是教師和學生的事情,家長的啟蒙也逐漸被重視起來,孩子與家長之間的親情在受到工作和學習影響的同時,衍生出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學習的新的親情互動。
同時,少先隊活動的形式不再是單調的文化傳輸,因為家長的參與,這些文化知識都變得生動活潑,親子之間的互動方式也變得更豐富了。少先隊活動中單一古板的教化因為親子互動而變成了循循善誘、言傳身教,更受少先隊員的喜歡。
1.親子研學有利于提升少先隊活動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少先隊作為黨領導下的先鋒隊,必然需要少選隊員了解思想政治,較早地接觸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熏陶,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最終認同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擁護社會主義、擁護共產黨領導的重要力量,為美麗中國奉獻自己的力量[4]。
家長的政治思想在經過社會的洗禮后變得符合當代社會發展的主流,學生在與家長的日常相處中,體會家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悟,將會對少先隊活動產生歷久彌新的作用。家長的言傳身教將會促進少先隊活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親子研學模式可以將少先隊活動帶進歷史長河,用家長的學識與見解使少先隊活動更具愛國主義教育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鑄魂,提倡充分發揮少先隊活動的作用,將愛國主義精神貫徹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作為少先隊員的“引路人”,輔導員必須堅持經常性、系統化地組織開展少先隊實踐活動,要做到以活動育人。輔導員要引導隊員們用“小眼睛”關注“大社會”,尋訪、發現改革開放40多年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來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要做到這些,少先隊員獨立完成存在一定的困難。若融入親子研學模式,這些問題將迎刃而解。
例如,在開展“新時代娃娃看廣州”的入隊前教育活動中,親子研學模式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家長的支持和帶領下,一年級預備隊員們以親子研學的方式走出課堂,親臨其境,觀察廣州的山、廣州的水、廣州的花等,感受新時代廣州的美好,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和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研學過程中,家長還引導少先隊員感知環境變美的原因,讓踐行低碳生活、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植根于少先隊員心中。
再如,在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的少先隊活動中,家長帶領少先隊員用腳步丈量紅色土地,用心學習英雄故事和英雄精神。在家長的帶領下,隊員走入革命遺址和紅色教育基地,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聆聽同盟會為了中華之生存而進行英勇武裝反抗的故事,體會先輩的大無畏精神和愛國救國的決心;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領略國民革命時期的“三民主義”,感受近代人們為了救中國而進行的思想革命;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回望歷史,從鴉片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解先輩創業之難;在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體會愛國主義思想,提升制度認同和血脈傳承觀念。
2.親子研學有利于提高少先隊活動的科學內涵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少先隊員能更好地掌握生存本領,豐富對科學技術的認識,吸取前人的智慧,確立正確的發展方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少先隊員能看得更遠,走得更遠,使國家在世界科技發展中永不掉隊[5]。
在少先隊的科學實踐活動中融入親子研學互動,能使家長參與到少先隊科學實踐活動中,這既是對家庭美好關系的維系,又是引導少先隊活動進行科學實踐的最佳方式。讓少先隊活動在家長的參與下完成科學實踐,能夠培養家庭成員間的默契,提高少先隊活動中動手實踐的可操作性,同時也有利于保證少先隊活動的安全。學校可通過在廣州青少年科技館看展品、做實踐、參與項目的方式實現少先隊活動與高科技成果的融合。少先隊員可以在虛擬現實中感受夢幻;在物理區觸碰靜電,感受物理學科的魅力;在生命科學區了解人體構造及各種動植物的進化過程,體會“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少先隊員近距離接觸新材料、新能源、新通信方式等,能為少先隊活動注入科學的神奇力量。由此可見,親子研學讓童真與時代相結合,讓隊員們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少先隊活動中得到鍛煉,獲得成長。
3.親子研學有利于提升少先隊活動的文體娛樂屬性
少先隊活動雖然承載著一代人的政治希望,但歸根結底是屬于孩子的活動,因此少先隊活動需要輕松的環境,也需要多樣的活動形式。親子研學有利于豐富少先隊活動的文體娛樂屬性,將活動真正融入社會生活,能使少先隊員接受文藝的熏陶,提高少先隊活動中文娛因素的占比。影院是一種媒介,在開展“看一部好電影”的少先隊活動中,家長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帶領孩子走進影院觀看電影,讓孩子接受藝術的熏陶,陶冶情操。這便是用藝術元素增強活動的實效性,用情感元素加強家長對活動的認同感,用時尚元素提高活動的吸引力。
4.親子研學有利于豐富少先隊假期活動的方式
少先隊可以在假期開展各項活動,邀請家長一起參與。這既是維系親子關系的良好途徑,又是增長學生學識的方式之一。有了家長的陪伴,隊員的假期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開展親子誦讀活動時,家長和隊員一起誦讀中國經典詩文,感受民族情懷,感悟愛國精神,體會中華美德。開展親子領袖營時,隊員在家長的陪同下暢游主題樂園,盡情釋放天性,回歸本真,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
親子研學的融入,不但為少先隊活動增添了豐富的實踐形式,也讓實踐更具專業的理論指導和方法指導,并成為少先隊活動的亮點,最終讓少先隊活動“動起來”,讓少先隊教育強起來。
親子研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和知識傳播方式,不但能提升家長對少先隊活動的參與度,讓家長及時掌握并了解少先隊活動中的思想建設和學習任務,而且能有效避免少先隊活動走入困境和盲區,有利于解決少先隊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能提高家長對少先隊活動的認同感。少先隊活動是少先隊教育最重要的載體,其本質是培養少先隊員的愛國思想,使少先隊員形成科學的意識,做有道德修養、有良好品德的新時代接班人。親子研學和少先隊活動的主體都是孩子,其最終目的都是讓孩子健康成長。將親子研學融入少先隊活動中,不但能夠更好地加強對隊員的思想引領教育,提升隊員的家庭融入感,增進親子關系,提高隊員的幸福感,提升隊員各方面的素養,而且能夠使隊員更好地了解時事熱點,積極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少先隊活動有深度,更有溫度。
結 語
總而言之,在少先隊活動這條充滿活力、充滿正能量且具有挑戰的道路上,我們應持續探索,不斷前行,加強對親子研學式少先隊活動的探索和研究,相信定能為新時代少先隊工作譜寫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
熊鳴婷,盧清.親子教育精神之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2005(14):27-28.
胡育.試論親子教育的內涵與功能[J].教育科學,2002,18(03):47-50.
張靜.親子教育的特點與原則[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8(02):98-99.
郝帥.少先隊活動有效促進兒童道德成長的路徑研究[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16.
張燕.少先隊活動中的德育滲透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09):38.
作者簡介:何燕(1979.2—),女,廣東廣州人,小學一級教師,曾獲廣州市“優秀中小學班主任”、廣州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