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秀容
摘 要:有一種感動氣壯山河,有一種情懷恒穿古今,有一種豪邁嚇破敵膽,縱觀《滿江紅》,我們走進岳飛,品讀詩詞養浩然正氣,感受詞人愛國情深。這首詞蘊含了豐富的人文素養,體現了作者的理想抱負,筆力雄渾厚重,具有感人心魄的藝術魅力,傳頌千古,這是一首正義的歌,而教學應該要挖掘里面的魂,指導學生學習和吸收,達到真正滋養我們的生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人文素養;浩然正氣;愛國;岳飛;理想抱負;精神
我們知道當今的社會變化萬千,再加上應試教育,片面強調成績而忽視素養的開發和吸收是很嚴峻的形勢。所以加強人文素養的教學和方法很重要,挖掘文本深層次的東西并讓人真正領悟以達到教育的目的。在教學《滿江紅》時,我深入挖掘文本,用各種方法去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吸收精神的滋養。我指導學生學習這一課時,重在感受作者的浩然正氣和愛國深情,讓學生獲得一種精神之氣的滋養。
一、讀透背景,尋找歷史故事,感受擔當與責任
《滿江紅》這一首岳飛詞,讀完腦海中會浮現一個英勇的充滿著浩然正氣的人物形象,我們要吸收人物的精神,就要深入挖掘詞中及背后的故事。因此在上這一課時,我讓學生課前查資料,弄懂背景,分享故事。細心查閱關于岳飛和岳家軍的故事,更深入了解歷史和人物,以及在那個環境下人物的思想。小組分享討論,在分享過程中加深認識。比如,帶領岳家軍粉碎了金的“拐子馬”“鐵浮圖”不可戰勝的神話,朱仙鎮大捷,以及金兀術為什么嘆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從“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這是一支紀律嚴明、作戰勇敢的隊伍。這樣的將領和隊伍如何擔當大任的。他滿懷理想抱負,渴望收復失地,一雪國恥,他身先士卒,一馬當先,深深的愛國情懷無時不刻不在感染和影響著戰士們。我讓學生感受想象當時的環境艱難,以及岳飛英明的指導和勇敢的擔當,把愛國的責任深深地放在心上,并通過電視劇“岳飛精忠報國”的主題曲片段播放,直接感受人物的浩然正氣英雄氣概。岳飛帶領岳家軍以天下百姓蒼生為重,披荊斬棘,在國家民族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敢于擔當,他的浩然正氣及愛國精神將永遠照亮歷史。作為一名中國人,有責任有擔當會讓我們更昂首挺胸,更勇往直前。所以教學中選擇講故事及討論分享等形式讓學生懂得更多,吸收到更多的知識。
二、在詞句中養浩然正氣,感愛國情懷
浩然之氣是正大剛直的氣勢,表現在岳飛的字里行間。每一個字的穿透力都有著錚錚鐵骨,正如孟子說:浩然之氣充滿在天地之間,一種十分浩大十分剛強的氣,這種氣是用正義和道德日積月累形成的。在岳飛小時候,其母親就給他刻上精忠報國的字,報國成為他畢生的事業。孟子認為,一個人有了浩氣長存的精神力量,面對外界一切誘惑也好,威脅也好,都能處變不驚,鎮定自若,達到“不動心”的境界,也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而岳飛就做到了大義凜然,正直不阿。在每一次戰役中沖鋒在前,勇敢殺敵。在他的詞中“怒發沖冠 ”胸中的怒火好似火山一樣爆發,當看到敵人燒殺搶掠,百姓流離失所,怎能不憤怒?當勝利在望、12道指令要求班師回朝,毀于一旦,怎能不悲憤;當大敵當前,卻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怎能不憤怒。所以仰天長嘯中的“嘯”是對敵人的滿腔怒火,要報效祖國的熊熊烈火在燃燒,而下闋開頭四個短句,三字一頓,一錘一聲,裂石崩云,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胸懷,令人扼腕。所以指導學生讀時一定要讀出那種追問、責問,那種一定要雪恥的錚錚鐵骨。“駕長車”一句豪氣直沖云霄。在那山河破碎、士氣低沉的時代,將是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激勵力量。“饑餐”、“渴飲”雖是夸張,卻表現了詩人足以震懾敵人的英雄主義氣概。這些都是感人心魄的浩然正氣,反復讀,品讀,感受作者的內心世界。讓一種深深的愛國情感在心中流動,讓一種深深的愛國的精神在史冊上不斷前行,照亮你我,激勵我們努力前行。
三、功名塵土,名利得失如浮云的人生境界的探索
很多書中對于名利都會寫: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將名利拒之門外,無名寡欲與棄利;輕名利者無畏等等,都讓我們感到對于名利有的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而岳飛就是這樣一個把功名利祿放在一邊,他說的名利如塵土一樣微不足道,他心中想到的始終是黎民百姓和國家。我們看到詞句中具體寫到“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中“三十”、“八千”二句,反思以往,包羅時空,既反映轉戰之艱苦,又寫出自己對待功名的態度,視功名如塵土,表明作者自己內心所想的并非功名,而是抗金復國的偉大事業,穿越時間和空間,抗金斗爭,任重道遠,需披星戴月,日夜奮戰,把如此的艱辛卻寫成如此的詩意,讓人默默地為之動容。是的,讓學生感受這種愛國不計名利得失的情懷,國最重,名利最輕,視名利如糞土,讀透岳飛眼中的名利,我們才能形成自己的名利觀。在探索岳飛功名如塵土中,我們也吸收了淡薄名利,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與擔當。我們也懂得了名利是身外之物,真正做到養浩然之氣,懷深沉愛國情懷。
四、朗讀形式變化,有利激發學生體會情感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朗讀的方式,有指導朗讀、角色朗讀、對抗讀、集體讀。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愛國情深和浩然正氣。在指導朗讀中,我針對一些詞句讓學生跟讀,反復糾正,讀出氣勢。比如,“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要讀出鏗鏘有力,讀出憤怒。然后挑選一名朗讀好的同學當岳飛,給他戰袍、頭盔,身臨其境,學生更有興趣,一個小岳飛誕生,然后讓他點出5個將軍,上臺同臺競技,臺上和臺下的同學再競技,再配以桌子拍打的鑼鼓聲,制造聲勢,感覺全班都是岳飛,都在磨拳擦掌,一個班卻渾然一體,猶如岳家軍,指令明確,整齊劃一。這種朗讀的方式,大家不僅感受岳飛的情懷和理想,還感受到了他所帶的岳家軍的紀律嚴明,號令如山,齊心抗敵的決心。此外,我還組織訓練學生全班朗讀比賽,就是個人朗讀、小組朗讀比賽,最后全班在這些基礎上進行班級的排演,就是有領讀、跟讀、反復讀,還配有學生的表演以及歌唱岳飛的主題曲。這些朗讀形式的變化大大加強了學生的情感宣泄,提高朗讀能力,讀出深情,讀出感悟,形成一首慷慨雄壯的愛國詩歌,在點滴中滋養學生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