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我國文化發展過程中一種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晉系、唐系書法在我國書法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魏晉時期、唐代都涌現出許多優秀的大書法家,這兩個時代作品的風格和筆法都非常值得人們深入的研究。本文從比堪的角度對晉系、唐系的筆法流傳與演變進行研究,以期探尋兩者的異同。
書法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晉、唐書法文化都達到了高度的繁榮時期,這兩個時期的發展使得書法成為我國藝術領域中一顆寶貴的明珠,并且成為藝術精神的源泉。中國書法是可以體現不同時代精神的藝術,是最可以代表我國藝術精神的一門特殊藝術。書法藝術中有著“晉韻、唐法”的說法,這和兩個時期的社會、文化背景有著極大的關系,魏晉時期是一個分裂動蕩的時期,此時的藝術發展也是非常快速的。這一時期的政治約束力不強,社會動蕩不安,人們通過書法表達他們對人生的思考,字體、筆法等方面出現了許多變化,這成為中國書寫理論的重要基礎。唐系書法是晉系書法后出現的新高點,充分展現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成就,把中華民族藝術表達推向了新的高度。對晉系和唐系的書法筆法流傳和演變進行了解,可以更好地幫助人們了解二者書法。
一、晉系書法筆法流傳與演變
書法是人們藝術精神的體現,而從本質上來看,書法也是人們的一種藝術精神世界體現,可以說,藝術精神反映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藝術精神也是以某一種藝術形態體現出人們對于生活、社會甚至是宇宙的藝術表現。魏晉時期是我國書法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這一時期,社會非常混亂,南北分裂,戰爭頻繁,中國書法卻得到較全面的發展,朝自覺的方向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技法,文人書法流派也得到了發展。
(一)晉系書法交替發展
魏晉時期的草書、楷書、行書源自東漢,而發展到晉時已經趨于成熟,這些書法筆體相交影響。此時,民間書法中還存在一些字體的演化印跡,不同字體之間存在交叉。另外,書法文人的寫作中出現新字體,許多文人對這些字體進行逐步完善。
(二)俊逸、雄美的新筆法
隨著新筆法的出現和不斷完善,王羲之等將楷書、行書、草書三種書體融會貫通,與之前的滯重筆法不同,這是一種俊逸、雄美的新筆法。新筆法獨特的書寫技巧讓后人驚嘆不已。此時已經基本形成中國書法技法,后世在書寫筆法上有些許改進,但是沒有較大的突破。可以說,魏晉時期的書法是集大成的產物。
(三)筆法日漸成熟
魏晉時期的中國書法已開啟了一個新篇章,形成了一種有意識的欣賞。書法理論也漸漸形成,當時出現了許多書法理論文章,如書家論、風格論等,這也為中國書法理論的發展起到鋪墊作用。從總體來看,晉系書法中楷體、行體、草體已經發展成熟。
二、唐系筆法的流傳與演變
唐系書法藝術為世人所知,其中蘊含的藝術精神和這一時代的藝術特點、審美風尚、價值體現都是值得人們進行研究的。唐系書法承繼前人的藝術特點,充滿樂觀進取的時代精神,書法成為唐代最普及的藝術形式之一。中國書法在殷商時就已經萌芽,到唐代達到鼎盛時期。唐代文化繁榮,涌現出許多傳世的書法作品。唐系書法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初唐、盛中唐、晚唐。
(一)輕盈華美的初唐書法
初唐時期的書法主要是對前朝書法的繼承和吸收,這一時期的書法作品大致是對魏晉南北朝書法的延續。這一時期,書法非常輕盈,總體上給人一種華美灑落的感覺。書法的筆勢、筆法以晉系筆法為基雄風,兼融了各自的獨特藝術特點,為之后的書法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雄奇豪放的盛中唐書法
中唐時期是唐系書法最為輝煌也是最重要的時期,而書法也是盛唐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一時期,唐系書法已經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擺脫了前朝的書法束縛,向著豪邁雄壯發展。這一時期的書法家開始通過書法體現他們的張揚個性。例如,孫過庭在《書譜》中提出“質以代興,妍因俗易”“馳騖沿革,物理常然”,可以看出,此時唐人把書法作為他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隨著張旭和顏真卿的崛起,盛中唐時期的書法開始走向巔峰,他們的作品無拘無束,行云流水,把情感通過書法作品表現得淋漓盡致,體現出強烈的時代特點和藝術風格。
(三)尚意重意的晚唐書法
晚唐的朋黨之爭、宦官弄權使得當時的文化、經濟都開始走向衰敗,這些都不利于當時文化和藝術的發展。盛中唐時期氣勢磅礴、雄奇豪放的書法藝術也開始朝尚意、重意的方向轉變,可以說,此時的書法慢慢變得折中纖美。當然,這種變化不能完全看作是由唐代經濟、政治所決定的,它是書法發展的必然趨勢。盛中唐時期的書法已經達到巔峰狀態,如果繼續朝這一方向發展,人們很難再有新的突破,一定要有新的方向,才可以有新的嬗變。盡管晚唐時期也涌出非常著名的書法大家,如柳公權,但是從書法來看,整體風格由強轉弱,書法觀念從大膽創新轉變為刻意折衷,這一衰頹的趨勢還是很明顯的。
三、晉系筆法與唐系筆法比堪
魏晉時期的書法已經慢慢發展成熟,尤其是行書、草書的出現讓書法創作更是首次可以傾向于書法家個人的情感表達。晉系書法并沒有出現某一種書法快或速的發展,多種字體交替發展。晉代書法家更加崇測內心的精神世界。唐系書法大部分延續魏晉時期的作品風格,總體來看,具有華美、磅礴的氣勢。
書法中的筆法是書寫的外在體現,是欣賞者直接體會到的,屬于一種直觀的感受。在美感表現上,晉系書法和唐系書法有相通的地方。早期晉系書法筆法不是十分規范,審美更加偏向古拙典雅。唐系書法更加嚴謹而富有法度,筆法氣勢磅礴,但整體處于平穩狀態。從發展與創新來看,晉系書法和唐系書法都達到較高的境界,很難再有新的突破,所以,許多書法家把他們的情感傾注到橫豎撇捺中,讓書法作品更具特性,更好地體現出自己的情感。唐系書法講求的是氣勢磅礴,晉系書法講求的是沖淡神遠,二者存在一定區別,但無論是氣勢磅礴還是沖淡神遠,都是內心情感的宣泄。
四、結語
晉系書法和唐系書法在我國書法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書法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兩個時期的發展理論都可以體現當時的審美。魏晉時期和唐代都涌現出非常著名的書法大家,他們也是書法史上無可替代的,是后人學習的榜樣。晉系書法和唐系書法在筆法上存在一定的區別,但無論是晉系書法還是唐系書法,體現的都是文人的真性情,更是時代精神和文化的體現。
(牡丹江師范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書法藝術中晉系與唐系筆法流傳與演變比堪研究——以王羲之《遠宦貼》為例”(項目編號:1353MSYQN03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劉曉峰(1981-),男,黑龍江牡丹江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