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紅麗
摘 要:目的 了解新疆兵團中職學校在校學生焦慮、抑郁心理狀況,指導學生的心理衛生教育和健康保健。方法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以石河子衛生學校為例對500名在校生隨機抽樣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中職學校新生的抑郁、焦慮心理明顯占受檢人數的較大比例,且自我評定結果顯示有抑郁傾向的學生明顯高于有焦慮傾向的學生數量。結論 衛校學生的抑郁、焦慮心理狀況應引起學校、家長和社會的高度重視,應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抑郁;焦慮;衛校學生
為了更科學,全面地了解在校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更有針對性的預防和增進在校生的心理健康和學習,本人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在校生的心理衛生情況進行初步調查,試圖做好學生在校期間的心理健康指導與預防。
1 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針對我校參與調查的全日制中職一年級新生,采用SDS與SAS,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獨立完成量表的填寫,發放并收回問卷500份,對有效卷422份進行分析統計。
1.2評估標準
標準分<50分者為正常,50-59分者為輕度抑郁或焦慮,60-69分者為中度抑郁或焦慮,>=70分者為重度抑郁或焦慮。
2 結果
2.1總體情況(見表一)
參與調查并收回有效問卷的全日制中職一年級新生共計422名學生,年齡15-22歲;其中男95名,女326名;少數民族146名,占受檢人數的35%。
2.2抑郁情況(見表二)
受檢的中職一年級學生中有不同程度抑郁心理189名,占受檢人數的44.7%;其中131名學生屬于輕度抑郁范圍,占受檢人數的31%。其中48名學生屬于中度抑郁范圍,占受檢人數的11.3%其中10名學生屬于重度抑郁范圍,占受檢人數的2.3%。
2.3焦慮情況(見表二)
受檢的中職一年級學生有不同程度焦慮118名,占受檢人數的27.9%;其中96名學生屬于輕度焦慮范圍,占受檢人數的22.7%;其中22名學生屬于中度焦慮范圍,占受檢人數的5.2%。
3 中職一年級學生心理狀況分析
3.1?? 結論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我校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抑郁心理,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還是存在較大的健康隱患,約40%的學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整體顯示有抑郁傾向的學生明顯高于有焦慮傾向的學生數量。出現這樣的結果,與現實中某些不盡如人意的現象,比如:學生的日常學習考試壓力、學校教育教學環境不健全、現在越來越多的離異家庭、單親家庭、獨生子女及留守問題等有很大關系。這一切都給尚未發育成熟或正在成熟的青少年帶來負面影響,使青少年心理上感到困惑、迷惘、不安,導致青少年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3.2原因分析
影響我校中職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新生適應問題、學習問題、人際關系問題等。
新生適應問題:
首先是對新學校的不適應,新生剛來到學校時,由于環境和同學的陌生,總感覺不習慣。普通中學的學校生活節奏嚴謹,中職學校的學校生活相對寬松,他們自我管理能力較差,閑置下來反而感覺無聊、空虛,雖然有環境的新鮮感,但又有很強的孤獨感,內心處在一種矛盾中,如不能讓合理規劃和及時處理,很容易出現問題。其次是對新課程內容學習的不適應,大多數中職新生由于沒有考上普通高中,心理方面出現極大的壓力,對那些考上普高的學生嫉妒,對自己的未來困惑,自卑心理嚴重。最后是地域及民族生活差異問題,很多少數民族學生之前就讀于民語言學校或未經歷過民漢合班,民漢合宿的情況,入校中職以后他們與我校老師的教學方式、兵團的風俗文化及北疆的飲食習慣等有很大差異,使得新入學學生出現種種不適應現象。
學習問題:
如今中職院校招生人數比較多,而且大多數的學生學習基礎差,偏科也比較嚴重。相當一部分學生發現自己在中學時的那種優勢不再存在,面臨的是一種重新分化組合的局面,學習壓力增大、無信心,往往產生厭惡情緒,很容易生氣、產生強烈的孤獨感。無法跟上新的學習節奏,覺得學習枯燥無味,這也就造成了學生厭學、逃學的現象。特別是新的生活、環境的改變,學生不能進行良好的自我控制,注意力不能集中,或者是想學習但不知要從哪里開始學習,學習的方法也存在一些錯誤,導致學習的效率不高,對學習的興趣下降,因而出現焦慮,甚至出現焦慮泛化現象。
人際關系問題:
卡耐基集眾多成功人士之經驗發現: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其中85%取決于良好的人際關系,15%取決于專業知識。可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一個人一生的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中職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但閱歷較淺,社會經驗不足,對自己或他人的認識不全面,不能正確的處理人際交往中的矛盾。容易在學生日常交往中出現猜疑、嫉妒等現象,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正處于青春期的中職生有強烈的逆反心理,性意識增強,這時期的青年有了性沖動和性要求,他們渴望的到友誼甚至愛情。但由于性心理不完全成熟,生活經驗欠缺,對青春期的性沖動和性要求理解不當,加之社會及各種宣傳媒體的影響,使學生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緊張、恐懼、羞澀,甚至不正確的行為。而且,有部分教師處理問題缺乏耐心與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給學生的心理帶來嚴重的創傷,容易造成學生的不良情緒。
3.3?? 建議和意見
新疆是一個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多元的聚集地,各個民族學生聚集到學校接受教育,學校首先應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因此,學生心理健康是學校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健康發展的基石。再者,中職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正處在人生過度的重要階段 ,一方面化保留著兒童的幼稚,另一方面有表現出成人的成熟。這種過渡性讓心里的發展充滿著矛盾和動蕩,內心常常感受躁動與不安,心理容易出現不平衡或不穩定。一般認為,中學階段是青少年心理,生理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中學生心理沖突和異常情緒行為的高發階段。因此,中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忽視。
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面向全體學生分階段、有層次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并重視其教學作用;大力開展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活動,使學生能夠在團體輔導活動中促進自我成長,自我接納和自我改變。
成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壯大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形成以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為指導老師,年級輔導員、班主任為研究員的心理教育研究室;并以心理教育研究室為核心從點到線,從線到面,依次開展心理活動并教育。
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詢室,建立心理資料室,開設心理信箱,開通心理熱線電話,完善心理放松室,使學生能多渠道得到幫助,也使學校能從多方面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參考文獻]
[1]俞國良主編.《心理健康》學生用書,高等教育出版社.
[2]黃希庭.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陳禮翠、陳勁松主編《醫護心理學基礎》(第三版),科學出版社.
[4]仇霞.淺談中職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2009(17).山東農業教育.
[5]劉長節,陳吟,程永娟.中職衛校學生抑郁、焦慮心理狀況的調查分析,2007.
(作者單位:新疆自治區石河子衛生學校,新疆 石河子 8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