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 要:小學時期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黃金時期,應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滲透英語核心素養,不僅有利于讓學生了解英語,而且還能提升他們英語學習能力,獲得良好的英語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概況、培養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策略兩方面進行解析。
關鍵詞:小學生;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在現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多種因素共同制約,導致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差。部分教師運用單一化的方式授課,不注重調動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有些教師不注重給與學生自主的英語學習空間等。針對以上情況,教師從具體教學實踐的角度,對此進行闡釋。
一、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概況
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具體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方面,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中,運用多種感官,比如,聽覺、視覺等,接受英語信息,理解英語信息,表達英語信息的能力。第二方面,優秀的思維品質。思維品質是指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具有邏輯性、創新性以及批判性的思維品質。第三方面,文化品格。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認知、理解英語中的文化,并能一分為二地看待英語文化。第四方面,英語學習能力。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相關知識的能力等。
二、培養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一)運用游戲教學法,提升學生語言表達力
與傳統的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相比,教師運用游戲教學法,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英語表達興趣,激活學生在頭腦中的英語詞匯、句型和語法,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運用猜詞游戲,讓學生以兩兩一組的方式,進行相應詞匯的游戲,即讓一個學生運用英語表達,另一個學生根據表達猜出英語單詞。在此過程中,可以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英語表達熱情,教師可以獎勵表現優秀的小組。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既讓學生復習了英語知識,又讓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獲得提升,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二)使用情境教學法,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情境教學法可以給學生強烈代入感,消除英語學習的隔閡感。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開展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教學,并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例如,教師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第一方面,創設西方的文化節日情境。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西方文化,比如,圣誕節的由來,并組織學生,分析西方文化中的圣誕節與中國的年文化之間的區別,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第二方面,構建生活化情境。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構建生活中的情境,比如,關于年齡詢問的問題,在西方,對于個人的年齡,屬于隱私,在中國,則會經常被提問;比如,關于稱呼,在中國會有各種各樣的稱呼,而在西方,則只有單一的稱呼。通過運用情境教學法,教師讓學生更為直接地了解西方的文化,也能清楚地認清自己的文化,從而以更為客觀的角度對西方文化進行評價,培養學生正確的文化觀。
(三)巧用信息技術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力
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將英語教學內容,進行分門別類地整理,并將其以模塊化的形式,發布到網上,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的學習。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創設交流軟件,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分享自己的英語學習經驗,以及學習困惑,從而更為全面地認知自己的英語學習問題,尋找對應性的解決策略,提升他們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根據個人的時間和學習水平,靈活調整英語學習的時間和頻率,增強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在具體執行時,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點,劃分模塊。教師將英語知識,劃分為詞匯模塊、閱讀模塊、寫作模塊以及聽力模塊。第二點,創設軟件。為了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動性,增強他們的英語自主學習力,教師可以設置交流式軟件,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解決自己的英語學習問題,提升他們的英語自主學習力。第三點,展示成果。教師以一名學生為介紹對象,進行簡要介紹。小羅的英語閱讀水平差,并在英語閱讀模塊中,發出“如何實現初級英語閱讀”疑問,很多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英語閱讀方法,有些學生鼓勵他學習英語詞匯;有些學生讓他從英語的語境角度學習。通過一周的訓練,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跟蹤技術,發現小羅已經掌握英語閱讀的技巧。
總而言之,在提升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并深入研究小學英語核心素養與英語教學方法、學生實際學習水平之間的關系,從而探尋出最為接近學生英語學習區域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享受英語學習快樂的同時,增強對英語的了解,提升整體的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雪蓮.基于英語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教學能力提升的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7)
[2]張艷利.核心素養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全面滲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