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娜
【內容摘要】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作為文化傳承最不可缺少的部分,古詩詞在中華文明中散發著熠熠星光。對于當下初中古詩詞實踐課堂來看,依舊沒有脫離傳統模式下的,追求成績、模式單一、碎片化等教學問題,這些問題都與課堂教學目標設計密不可分。筆者通過對目標設計的價值入手,以部編本為例子探討初中古詩詞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古詩詞? 文化傳承? 初中語文? 部編本
一、古詩詞課堂教學目標優化設計原則
原則一,主體性。作為新課改理念下第一設計教學目標,主題性原則可謂是對教學目標的精準表達,以學生為主體。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教學角色的轉變,我們從灌輸掌控者向引導輔助者的轉變。課堂教學目標設計過程當中,古詩詞部分的教學因遵循主題性原則是體現在以初中生為主導的理念下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教學過程中以引導、啟發、鼓勵等方式來進行有效的主體性課程設計,在激發初中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調動大家的自主學習動能。
原則二,整體性。對于大多數初中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來看,主要問題表現在一線從教者對三維目標認識不清,我們的整體性原則的提出就是三維目標的關系來呈現。其三個角度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層層遞進,來實現最終教學目標。所以說,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一線從教者在了解三維目標基本含義的前提下,意識到三維目標之間的聯系后,有一個相對全面綜合的了解來設計出符合當下初中生客觀發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目標。讓初中生在這一目標學習過程中,達到訓練技能,掌握知識,在情感與態度上進行真正的轉變。不僅達到傳授知識的基礎培養,同時實現育人的素質教育。
原則三,層次性。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許多從業者無法很難做到“因材施教”。由于許多客觀因素,在班級授課的體制下,往往一位從教者大多面對很多班級,也就意味著要面對很多初中生,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因材施教,力不從心也是必然現象。但我們怎樣解決這一棘手問題呢?在教學目標設計的實踐依據時,就需要我們下功夫兒花時間來對所有學生進行心理狀況以及能力、學情的整體研究與把握,在此基礎上進行分層次的目標設計。同一班級中,初中生對古詩詞的掌握理解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學習經驗教訓的不同,導致無法達到整體提升的理想化教學,不同班級的古詩詞教學就更無法實現統一提升的目標。但現實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大家依舊采用同一個目標,同一種方式來進行整體灌輸,這也是許多從業者的無奈之舉,說嚴重點存在著不負責任的問題。所以說要想實現因材施教,那么就需要分層次來設計。
原則四,動態性。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在課前進行教學目標得設計,但少有從業者能夠把握具體的實踐課堂,正具體教學時預設的教學目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預設與初中生實際認知發展變化一直都處于動態模式,所以說,許多預設目標無法與講授的內容以及初中生掌握程度相匹配。因此,我們應當在講授古詩詞閱讀時,根據大家的掌握程度以及表現,隨時進行靈活調整,在確保教學目標不偏離文本的前提下,滿足初中生真正需求的同時,確保課堂正常運轉,使課堂教學更具備民主、合理、靈活的特質,這不僅有利于調動大家的學習動能,也是對初中生自信心的保護,同時也體現出初中生的主體地位,實現教學最優化。
二、課堂教學目標與策略
第一,目標設定因精準把握教材。初中階段相比小學階段,學科增添,給予了多方位的能力與知識提升培養。對于語文學科的目標設定,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科的知識性與人文性。在課程標準下,更應當統攬教材、明確教材的編排、知識分布,我們通過整合教材所選取的古詩詞,便能夠清楚的感知部編本編著的系統性。因此,我們在教學目標的設計過程中,在明確課標對古詩詞教學基礎要求的前提下,著重目標為古詩詞知識點。例如:文本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作者應用了哪些意象?又構建出了哪種意境?這些意境體現出了作者怎樣的心理與情感輸出?當然,我們只設定教學目標還遠遠不夠,應當避免“形同虛設”的問題。換個角度來說,教案上設定的教學目標,并沒有完全在古詩詞課堂中讓初中生掌握,自己的設定與實際教學產生偏差拋之腦后,致使教學目標無意義。所以說,我們得目標設定,應當建立在能夠把握教材文本,能夠落實不脫離實際的前提下進行,才能發揮出最大效用與理想效果。
第二,有效遷移與單元結合。一些老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習慣從古詩詞本身出發,以課程標準化來進行總體設定,再通過課程教材一些具體單元內的古詩詞進行設定。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明確知曉古詩詞目標設計的具體問題。例如:這片古詩詞出于什么位置?其存在于單元中的意義與特點是什么?哪些部分是需要初中生具體掌握的?若是我們能夠力足單元,解透徹這些問題,通過閱讀單元提示,來對單元本文有一個全面把握,并且能夠將目標設計在課時文本當中。
總之,通過部編本語文教材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古詩詞部分的授課與分析,并且搜集整理了一些相關教案、網上教案后,進行全面性分析,初步了解當下初中古詩詞教學現狀,融入目標設計的新策略,進而設計科學、合理、實效性的古詩詞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 王立新. 初中古詩詞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微[J]. 課外語文,2018(08).
[2] 匡松來. 初中古詩文課堂教學現狀及對策探究[J]. 文學教育,2017(06).
【本文系甘肅省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初中古詩詞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研究——以統編版語文教材為例》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批號:BY[2019] G292號?!?/p>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