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燕
【內容摘要】探究能力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現代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化學教學作為高中階段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但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深入影響,當前很多高中化學教師仍然只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導致學生缺乏思考和探究機會,最終抑制了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對此,本文將從創設問題情境、加強實驗教學和重視習題教學三方面出發,系統分析和論述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高中化學? 教學? 探究能力? 培養
新課程改革更加強調和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體探究,主張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真正深入到知識的生成、發展過程中,不斷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探究式教學指的是教師發揮自身在引導作用,指導學生通過自學、合作和實踐等方式展開主體探究的一種教學模式,該種教學模式不僅符合新改基本理念,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習慣和探究能力的有效方式。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必須要以全新的教學觀念為指導,不斷轉變和革新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深度,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欲望
對探究的欲望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前提。而問題情境的創設能夠協調教學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所以說,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從具體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結構出發,創設引人入勝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原有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產生矛盾,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思考動機,引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觸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教授《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這部分內容時,本節內容主要學習金屬鈉、鋁等化合物,以及讓學生們認識金屬鈉、鋁等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在第一節內容中,學生們認識到了金屬鈉與氧氣反應的知識,這便為學生們在本節課程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在教授本節內容時,筆者結合前面所學知識,為學生們精心設計了一些問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們學習目標,問題如下:通過之前所學內容,我們知道了過氧化鈉可以和水發生反應,那么最終的產物是什么?又如何證明呢?過氧化鈉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那么過氧化鈉在生活中具有哪些應用呢?問題提出后,學生們立即結合已學知識進行思考。通過這樣一方法,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實驗是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橋梁和紐帶,能夠讓學生在實踐和操作中感知知識的形成。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加強實驗教學,將一部分驗證性實驗轉化為探究性實驗,盡可能地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實驗和操作的時間,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帶著問題主動積極地展開實驗操作和深入探究,最終有效驗證和得出實驗結論,促使學生形成科學的態度和良好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授《化學反應速率與限度》這部分內容時,化學反應的速率是通過實驗來驗證的,所以,為了讓學生們擁有更好的學習體驗,筆者對此展開了實驗探究。在實驗活動開始前,筆者先為學生們布置了幾個問題,讓學生們通過實驗來進行解答,如,反應速率是瞬時速率還是平均速率?不同的物質表示反應速率時,數值相同嗎?隨后,學生們展開實驗探究。在此過程中,筆者全程觀察學生們的操作,指導學生們正確的實驗步驟。
三、重視習題教學,鞏固學生基礎知識
習題本質上是基礎知識另一種呈現方式,是鞏固學生知識掌握、優化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注重習題教學,根據教學大綱、教學重難點和不同學生層次來設計化學習題,讓習題教學能夠呈現出循序漸進的特點,且符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促使學生從不同層面、角度去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抓住問題的本質,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探究式的習題練習中掌握、鞏固化學基礎知識,實現探究能力發展和提升。
例如,在教授《化學能與熱能》這部分內容時,為了鞏固學生們的基礎知識,筆者為學生們開展了習題練習活動。以“判斷該反應是否屬于放熱反應:Mg與CH3COOH溶液的反應”這道題為例,這是一道相對基礎的例題,筆者先引導學生們根據已學知識對題干信息進行分析,學生們回顧鎂與醋酸溶液的反應,鎂和醋酸的反應與鋁跟稀鹽酸的反映類似,所以也為放熱反應。在例題訓練中,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分析對所有例題進行解答,完成了所有解題任務。
總而言之,探究能力是支撐學生深入學習的基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則是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所以,高中化學教師必須要認識到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轉變自身角色,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加強實驗教學和重視習題教學等方法和策略的運用,來解放傳統的教學,實施和推進探究式的化學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的探究性學習,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也讓高中化學教學因此而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 麻祖升. 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探討[J]. 課程教育研究,2019(19):182.
[2] 徐艷麗. 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 華夏教師,2019 (05):18-19.
(作者單位: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