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國家質量強國戰略的提出,對于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要求日益嚴格,為扎實做好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本文依據PDCA循環的要求,從加強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幾個維度出發,轉變觀念,創新方法,逐步探討加強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為后續相關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制度;應用策略
1? 引言
建筑工程中涉及質量管理因素主要有人、機、料、法、環五個因素,為實現科學高效的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打造現代、高效的管理機制,需要采取相應舉措,不斷完善質量管理制度來提高工程參與單位的質量意識和質量責任,在施工準備階段對過程逐環節進行計劃,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通過管理制度對施工階段全過程逐環節進行科學的干預和控制,這樣才能保證工程的質量達到預期目標。同時在施工結束后對過程控制的效果進行評價、經驗進行總結,達到持續提高、持續改進的作用。
2? PDCA在工程質量控制中的應用
為扎實做好建筑工程質量控制工作,減少施工管理環節出現的各類管理差錯,逐步理順工程質量控制的基本路徑,管理人員可以充分借鑒PDCA管理的思路,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創新應用方法,扎實做好PDCA在工程質量控制方面的應用工作。
PDCA在工程質量控制中的應用,實現了對工程質量控制流程的引入,能夠將工程質量控制計劃、控制計劃執行、控制計劃檢查、控制工作總結等銜接起來,構成完整的工程質量控制體系,將過往工程質量的事后管理轉變為當前工程的質量管理,將分散化的質量管理行為結合起來,形成系統化的工程質量控制機制,實現了全過程質量管理。基于PDCA的這種管理機理,工程管理人員在開展質量控制的過程中,需要采取靈活機動的方式,結合施工項目質量的特點,有針對性做好施工質量控制計劃的制定、管理計劃的執行、施工質量的檢查以及必要的總結工作,確保PDCA管理機制作用的全面發揮。具體來看,在質量管理計劃制定的過程中,可以組織專業人員,制定覆蓋全部施工項目的質量控制計劃,明確項目質量控制的重點,同時依據相關施工技術規范,確定質量控制的標準,制定質量控制管理制度,確保整個施工質量控制計劃的可行性、科學性,為后續質量管理計劃的執行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完成施工質量控制計劃的制定后,管理人員依據管理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相關管理工作,做好質量管理計劃的執行工作,通過這種方式,最大程度的做好施工質量的評估工作,對于施工環節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作出反饋與應對,保證施工質量問題的有效解決。在完成PDCA的第一輪管理工作后,可以采取進行第二輪次的PDCA施工質量控制工作,在第二次的循環質量控制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著重做好第一次PDCA施工質量控制工作出現的問題進行再次驗證評估,一旦發現質量問題仍舊沒有得到解決,需要工作人員從施工流程、施工技術的角度出發,做好施工問題誘發原因的探討,在掌握原因的基礎上,結合過往經驗,制定施工質量問題的應對方案。在PDCA循環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做好施工驗收以及技術交底工作,確保施工技術應用到位,質量檢測合乎標準,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同時,增強施工質量檢測的有效性。從過往PDCA循環質量管理的經驗來看,部分施工項目質量問題的發生,與施工人員的素質、能力有關。針對循環管理過程出現的施工人員專業能力不強的問題,可以制定并落實培訓管理計劃,采取加強培訓的方式,明確崗位分工,提升工作能力,規避人員因素對于整個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影響。借助于PDCA循環施工質量管理方法,施工企業在內部形成完整化的管理機制,能夠理順整個施工質量控制流程,實現質量問題的快速發現與有效處理。
3?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中重要的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相關工程管理制度的探討,有助于管理人員走出思想盲區,轉變思路,掌握工程例會管理制度、樣板引路工程制度、工程質量過程檢查管理制度、驗收制度、成本保護制度等系列管理制度舉措的內容組成與應用方法,逐步打造完備的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實現施工活動的有效管控。
3.1? 工程例會管理制度
加強工程例會的管理,要求施工企業從實際出發,逐步建立起工程例會管理制度的建設與健全。為保證工程例會制度的實用性,施工企業以及相關管理人員需要,將項目施工進度、施工質量、安全管理等納入到工程例會之中,作為重要的討論內容,采取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對工程項目的進展以及質量問題進行討論評估,掌握工程質量概括。由于建筑工程項目涉及內容較多,因此在工程例會管理制度建設與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將相關項目管理人員納入到工程例會之中,實現工程質量的全面分析與掌握。
3.2? 樣板引路工作制度
堅持執行樣板引路工作制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技術交底以及上崗培訓的難度,將整個建筑項目的技術要求、技能要求以更為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便于技術人員、施工人員在短時間內,明確技術要求與施工標準。例如碧桂園在進行項目施工的過程中,往往制定工程質量樣板引路制度方案,通過做好樣板施工,總結施工經驗,為后續相同項目施工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方向性引導,確保各項工作能夠落實到位。
3.3? 工程質量過程檢查管理制度
考慮到建筑項目內容較為多樣,在施工過程中發生質量問題的機率相對較高,基于這種認知,在工程質量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必要的過程性質量管理。基于這種認知,施工企業以及相關管理人員,應當根據相關施工規范,確定過程性質量檢查的標準,細化檢查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對工程質量過程性問題的實時監控,避免施工隱患的出現,推動工程質量的穩步提升。
3.4? 材料、設備進場驗收封樣制度
從過往經驗來看,建筑項目對于材料、設備的要求較高,為保證施工質量,施工企業需要組織人員,根據施工設計方案的要求,做好施工材料、施工設備的選型工作,確保施工材料、施工設備能夠切實滿足預期使用需求。在材料、設備管理環節,除了做好選型工作之外,還需要做好封樣工作,為后續質量追責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3.5? 糾正、預防措施管理制度
為有效應對建筑工程質量問題,可以采用糾正、預防措施管理制度,對于施工過程中存在的質量隱患,實現快速的識別,并且能夠根據隱患,快速做出反應,進行施工質量問題的快速處理,避免施工質量問題嚴重性的擴大化。
3.6? 成品保護管理制度
成品保護管理制度主要針對于施工完成后建筑結構,為減少外部因素,對于施工質量的影響,需要根據要求,定期做好成品保護工作,進行成品的養護,以此延長使用壽命,降低建筑結構的維護保養成本。
4? 結束語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貫穿于工程建設的決策、勘察、設計、施工全過程,制定符合工程需要的管理制度是控制工程質量的依據,本文簡單介紹了幾個較為重要的質量管理制度,供工程管理者借鑒使用,通過系統、深入的探討研究,幫助施工企業以及管理人員走出思想誤區,以更加全面、客觀、科學的工作態度與工作方法,全面開展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實現質量問題的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 張飛.淺談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工作[J].中國室內裝飾裝修天地,2019(12):78~79.
[2] 蔡彥彬.淺談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工作[J].建材與裝飾,2018(4):109~110.
[3] 趙悅.淺談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工作[J].市場周刊(理論版),2018(3):81~82.
作者簡介:
李蒙(1987—)男,山東青島人,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工程及市政工程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