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龍
摘? ? 要:礦山采石場的作業過程中,各個環節存在多種危險因素,對采石場作業人員身體健康與采石設備存在較大的威脅。針對這些危險因素,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技術措施與安全管理對策,以盡可能保障采石場的安全運行。
關鍵詞:礦山采石場;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對策;危險因素
1? 前言
結合礦山建設項目具體內容,礦山采石作業可以分為:總平面布置、開拓運輸、采剝、破碎篩分、礦山供配電設施、防排水、重大危險源等七個部分。本文就從這七個單元著手,分析礦山采石場的安全技術對策與安全管理對策。
2? 礦山采石場的主要危險因素分析
(1)總平面布置單元危險因素。總平面布置又分為建設項目選址與總平面布置兩個方面。其中,前者的危險因素在于:是否將生活區布置在當地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將生產區宜選在大氣污染物濃度低和擴散條件好的地段等,以及工業場地是否布置在遠離自然災害影響的范圍。后者的危險因素在于:運輸道路是否符合國標要求,是否符合開采與運輸需求等。
(2)開拓運輸單元危險因素開拓運輸單元又分為運輸道。路與運輸設備兩個方面。其中,前者的危險因素在于:由于道路問題導致的車輛傷害、道路坍塌、浮石墜落物體打擊、高處墜落;后者的危險因素在于:車輛人、物的因素導致的超載、車輛傷害事故等[1]。
(3)采剝單元危險因素。采剝單元危險因素主要分析的是礦山開采安全。其危險因素主要在于:開采方法、臺階高度、臺階坡面角、最終邊坡角、最小平臺寬度、安全平臺等方面的參數是否符合相關安全規程和技術規范的要求。
(4)破碎篩分單元危險因素。根據礦山破碎篩分工藝流程,設備實際安裝情況,其危險因素主要在于:破碎篩分設備、破碎機、運輸機平臺等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堆場的坍塌滑坡危險等。
(5)礦山供配電設施單元危險因素。礦山主要采礦設備(挖掘機、潛孔鉆機、汽車等)為柴油驅動,用電設備主要為破碎篩分設備、供排水設備(水泵)、維修設備及照明等,屬于三類用電負荷。其危險因素主要在于:電氣線路、用電設備、機修廠所的觸電與火災危險。
(6)防排水單元危險因素。礦山防排水系統的危險因素主要在于:由于防排水系統故障導致的采場的坍塌滑坡、沉砂池淹溺等危險。
(7)重大危險源辨識單元危險因素。礦山涉及到的危險化學品通常為柴油和民爆器材如炸藥等。通常上述危險源的儲存量較少,不會構成重大危險源。
3? 礦山采石場的安全技術措施
結合對礦山采石場危險因素的分析,提出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
(1)總平面布置單元安全技術措施。在爆破警戒范圍內各路口樹立警示標志,明確爆破時間,放炮時各路口封閉。放炮前爆破警戒范圍內清場。爆破結束確認安全后方可解除警戒[2]。礦山爆破時應控制爆破方向避開變壓器、變配電房、破碎場,放炮結束后應對各處進行安全檢查。
(2)開拓運輸單元安全技術措施。針對運輸車輛傷害,設計時應合理選擇開拓運輸方式,礦山作業過程中嚴格按設計的開拓運輸方式進行作業。按設計要求設置錯車道及路面寬度;在運輸路段設置限速、安全警示標識,在陡坡或急彎路段臨空面設置護攔和擋車垛等。針對坍塌滑坡的預防,應按規程修筑道路,在道路的傍山側修建排水溝,并保證其完好有效,加強公路邊坡維護。
(3)采剝單元安全技術措施。第一,設計時,選擇合理的臺階參數,臺階作業時按設計的要素進行施工。第二,按設計參數進行剝離和布置臺階寬度;加強設備和人員的管理;加強邊坡的管理和維護,并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擋車樁和安全防護欄桿避免發生人員和車輛的墜落事故。第三,設備與坡腳保持1m、與邊坡外緣保持3至4m的安全距離。第四,加強好臺階邊坡管理,鏟裝運輸設備與臺階邊坡臨空面保持安全距離。
(4)破碎篩分單元安全技術措施。第一,堆場堆放量較大時,應分層堆排,高度不超6m,坡面角不超40°,臺階寬度3m。第二,嚴禁人員違章操作,運轉設備檢修前須停機,停機期間應設旁站監督,嚴防檢修期間設備啟動。第三,按安全規程操作,針對現場實際采取各種防物料、工具墜落措施,進入生產場所必須戴安全帽。
(5)礦山供配電設施單元安全技術措施。第一,電氣作業人員應按規定考核合格,持證上崗,上崗應穿戴和使用防護用品、用具進行操作。第二,在帶電的導線附近,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附近茅草應清除。第三,定期對用電設備進行檢修,長時運轉時應檢查外殼溫度。配備過流保護裝置。
(6)防排水單元安全技術措施。第一,按設計要求修建截排水溝及設置排水泵。第二,加強管理,修筑好道路內側的排水溝。第三,沉砂池周邊設置警示標志及警戒線,無關人員及設備應與水池保持安全距離。
4? 礦山采石場的安全管理措施
結合礦山采石場的安全技術措施,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安全管理。具體來講。
(1)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礦山采石場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保證各類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能認真貫徹執行,設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加強企業生產技術管理。礦山應設立技術總負責人,并明確技術總負責人在企業主要負責人的領導下,對礦山生產技術工作負總責。
(2)定期進行安全培訓與考核。針對主要負責人與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進行安全資格培訓,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或法律法規規定的有關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資格證書后方可任職。針對新進露天礦從業人員上崗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于72學時,每年接受再培訓時間不少于20學時。礦山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時,應對從業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3)保障安全投入與安全設施。為了實現項目的本質安全化,企業應根據本身的實際情況,保證足夠的安全資金投入,使本礦山建設項目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提取的安全資金不少于每噸礦石2元的標準。
(4)實施有效的監督與管理。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對本單位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應當立即處理;不能處理的,應當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礦山防火災計劃應每年編制,包括防火措施、各級人員的職責等。
(5)安全檢測檢驗和職業衛生防護。礦山安全檢測檢驗主要包括作業場所粉塵、噪聲、礦石放射性、特種設備等內容,企業須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定期進行。礦區生活水源選擇、水源衛生防護及水質標準,應符合相關國標規定并定期檢驗。建立、健全職業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規程,并對進場、在職以及離崗等環節員工進行職業病檢查。
(6)建立完善的事故應急預案。礦山企業要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動態監控及預警預報體系,建立預測預警、預案編制、預案評審備案、應急救援演練、應急物資保障等完善的應急預案體系。確保按照規定要求定期進行安全風險分析及隱患排查治理,搞好重大危險源監控,超前做好災害防范和應對工作。
5? 結語
總之,礦山采石場七個作業單元的主要危險因素在于作業過程中的坍塌滑坡、高處墜落、車輛傷害、機械傷害等,為重點對這些危險因素進行防范,需要采取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預防坍塌滑坡、對邊坡進行監測等安全技術對策,并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以此提高礦山采石場作業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王誠,高媛,薛榮琪.礦山機械安全技術現狀及對策探析[J].今日財富,2019(3):210.
[2] 宋占偉.采礦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術因素及解決措施[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9(2):224.
作者簡介:
于海龍(1980—)男,漢,遼寧人;注冊安全工程師,廣東正維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安全評價,安全管理及安全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