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罡 陳輝 (河北經貿大學)
寶相紋在我國紋樣史極具特色的紋樣,其原型來源于蓮花,但又不拘泥于原型,又名寶花,寶仙花,“寶相”是對佛像的尊稱,寶相紋是象征富貴,圓滿幸福的美好寓意。寶相花紋是由西方傳入中國,之后在本身的基礎上融合了中國傳統(tǒng)的紋樣,既呈現(xiàn)出非常西方的幾何化的規(guī)律,又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紋樣的排列規(guī)律。寶相花紋樣歷經千年的迭代更新,實現(xiàn)了自然美和理想美的完美高度。
寶相紋最早出現(xiàn)于魏晉,其雛形是印度蓮花紋與中國蓮花紋的相結合。在《中外圖案裝飾風格》一書中,雷圭元指出“蓮花、寶相花是引進來的外來風格”。寶相花又稱保仙花,屬于薔薇植物的一種,花朵飽滿,顏色艷麗,寓意圓滿吉祥。
寶相花在唐代得到了重要發(fā)展,經歷了由簡到繁,后又經歷了化繁為簡的變化,在不斷地迭代更新中,寶相紋的造型趨于穩(wěn)定延續(xù)下來,其吉祥寓意也深入人們的心中。
寶相紋的重要基本形有,勾卷瓣基本形狀,測卷瓣基本形狀,云曲瓣基本形狀,三種基本形式。
勾卷瓣形狀類似于如意的造型,所以也稱如意紋。“如意”一詞出于印度梵語“阿娜律”,手柄端一般為靈芝形或云形是常祈禱時常用的器具。隨著它傳入中國,如意也被人們接受并熱愛,以如意為造形的紋樣和裝飾器物,得到了大量的傳播。
側卷瓣因為形狀像桃形也被成為桃形瓣,一般是由忍冬紋相對而成,構成桃子的側面形狀。忍冬紋源自于希臘,由于它越冬而不死,被人們視為永生的紋樣,寓意靈魂永生忍冬紋常與寓意圣潔吉祥的蓮花紋一起出現(xiàn),從而形成纏枝蓮花紋。有時還會加入寓意子孫繁衍多福的石榴紋,其組成的寓意無限的完美幸福。
云曲瓣是在寶相花上加入了牡丹花花瓣紋樣。牡丹花花紋豐滿富貴,花頭飽滿,花瓣邊緣呈現(xiàn)云朵形態(tài),顧被稱之為云曲瓣,凝聚祥云之氣,獨具特色。寓意吉祥的寶相花再加上寓意富貴的牡丹花,云曲瓣的造型賦予的吉祥富貴的美好意愿深受人們的喜愛被應用的領域十分廣泛。
唐代的寶相花紋樣的造型結構是“十”字形對稱結構,是中國傳統(tǒng)的形式構造方法。“十”字形的結構與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形式構造法則講究對稱、平衡、統(tǒng)一相一致,在寶相花紋樣“十”字形的結構是最基本的造型結構,再配以各種紋樣造型,使得整體結構豐富飽滿,變中有靜,靜中有變,豐富而靜謐。
寶相花紋樣最基本的構型是“十”字形結構,依據(jù)十字形,每一朵花瓣旋轉四十五度旋轉,花瓣從四瓣旋轉生成八瓣,從而形成“米”字形結構,除了十字形米字形兩種結構,花瓣整體造型結構會依據(jù)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分成五、六、八、十、十二的圓形放射狀的結構造型。寶相花紋樣由大大小小參差不齊的一種或多種花瓣組合而成,一層疊一層,形成豐富的立體感。對視知覺的秩序構建過程其實就是對審美心理的構建過程,寶相紋融合了對比與統(tǒng)一、對稱與均衡、重復與漸變等構建了完美的造型結構。
寶相花紋樣原型來源于蓮花,后來可以根據(jù)載體的性質和內涵而改變、添加和替換其中的紋樣元素。寶相紋主要有蓮花紋樣,牡丹紋樣,石榴紋三種紋樣構成。
在北朝時期,蓮花紋樣多以俯視正面的透視角度,從中心向四周放射排列花瓣。到隋代時期,寶相花紋樣加入了牡丹、芍藥、菊花等多種花紋,造型上更加飽滿。到了唐代,寶相花多以多層花瓣和平面團花的造型出現(xiàn),常結合石榴紋他紋樣,忍冬紋、牡丹紋等多種紋樣,花瓣碎小繁多,組合成為新的團花。
寶相花紋樣因為極具吉祥幸福的寓意,從而被應用在衣服紋樣,各類器具和建筑紋樣等各個領域,隨著應用領域的不同,從而形成了二方連續(xù)邊飾,四方連續(xù),八出環(huán)繞等基本形式。寶相紋二方連續(xù)多是散點形式,一半對一半的形式,花樣多是忍冬紋和牡丹紋由對勾瓣和云曲瓣組成,在二方連續(xù)上花型比較小,常是十字型,常構成三角形或梯形有時會呈現(xiàn)多角形的二方連續(xù)邊飾。寶相紋四方連續(xù)多是一組寶相花紋樣為圓心,向四面擴展伸延,類似于一種接回頭的形式圖案,十字形,米字形,圓形或的寶相花紋樣共同形成了統(tǒng)一安靜的雍容華貴形態(tài)。四方連續(xù)的寶相花織錦面料圖案裝飾。寶相花八出環(huán)繞形式,多是八瓣正圓形,再配以八朵環(huán)繞,八出環(huán)繞的寶相花圖案。多應用在銅鏡或者金銀器器面。
八出環(huán)繞的發(fā)射形式又可分為花心空地式和花心滿地式,花轉變,花瓣裂數(shù)增加,層次更加豐富,寶相花紋不固定某一種特定的花,而常是由一種或幾種不同紋樣共同組成,寶相花紋樣由大大小小參差不齊的一種或多種花瓣組合而成,一層疊一層,形成豐富的立體感。

圖1 云南白藥標志

圖2 唐代琵琶上的寶相紋

圖3 LV經典紋樣
云南白藥的標志就是通過對寶相紋規(guī)律的分析,結合現(xiàn)代品牌視覺審美,進行圖形的抽象衍生研究與設計。從寶相花的傳統(tǒng)紋飾和現(xiàn)代圖形設計兩個方面找到契合點(圖1)。云南白藥的標志使用隨性就象的適形原理,把三曲小型花瓣石榴花擺列在象征懸壺濟世的藥葫蘆周圍層層疊壓,形成以“米”字結構為的圓形輻射結構,再把牡丹花通過轉嫁的構成形式,主觀的有意識的重新組合,花瓣的尖端以五曲形勾蓮瓣相互重疊,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個圖案化、程式化全新的寶相花。云南白藥的標志把寶相花作為設計因子來提取創(chuàng)作的過程可以看做作為一種設計語義的探尋方式,在此基礎上,結合現(xiàn)代藝術的抽象因素創(chuàng)造出符合語境的標志圖像。幾何化的造型同時又具有豐富的語義與內涵,把民族特色的吉祥紋樣寶相紋和民族企業(yè)完美結合在一起,詮釋出具有中國文化符號的民族品牌。
寶相花較多為十字形對稱寶相花,圖2是唐代琵琶上的寶相花雛形。此圖的寶相花為十字結構,雖在四瓣間又生出四小瓣,但外輪廓依舊大致為方形,旋轉四十五度形成棱形。四瓣為花瓣式和六瓣團形發(fā)射式兩種。其中六瓣團形造像為圓形,極具寫實風格。
同時橫向對比圖3 LV圖案,底圖是深色的啡褐色,四葉花辨由圓形構成、四瓣花、凹面菱形環(huán)繞著四角星,及路易威登名字的縮寫“LV”作陪襯,仔細觀察,圖2圖3十分相似,兩者都是在三個基本圖案的基礎上進行圖形重復,一方一圓重復有序的組合,具有品牌意識的LV將自己的標志融入其中。這把沒有標志的唐代琵琶,雖不出名卻勝在低調奢華的制作工藝上。雖然時隔上千年還遠隔萬里,但是因寶相紋產生了一致的視覺審美觀念,不得不為這些巧合感到驚嘆。
本文著重分析寶相紋形態(tài)演變的過程,由西方傳入中國,在不固定一種紋樣的情況下和忍冬紋,石榴紋等植物紋樣的結合,以其慢變量的姿態(tài)在中國悄然開花,并且固定成自己獨有的造型特征,是典型的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完美詮釋,寶相紋的形成經歷漫長的過程,作為典型的植物類型紋樣,在當今的國潮風的趨勢下,寶相紋歷經千年的迭代更新,在現(xiàn)代品牌領域里得以實現(xiàn)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