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露露 王馨 趙蕊琦 尹熙茗 孫源 (哈爾濱商業大學)
中國作為唯一一個存留至今的文明古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內涵,自夏至民,五千年來,我們世代相傳著屬于我們的獨特記憶,無論是作為印記的漢字、還是無處不在的刺繡、亦或是悠揚獨特的民族樂器,都代表著漢族文化的傳統魅力。聽一曲悠揚纏綿的《梁祝》,品一杯茗香芬芳的普洱,看著無數或癲狂、或工整、或不羈的揮墨潑灑,誰能說自己不為這青花瓷一般的亙古留香的文化而沉醉留連呢?然而,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由于我們對文化傳承不夠重視,甚至是可以摒棄,都導致了我國傳統文化的“斷代現象”,這正是處于時代背景大環境所造成的,近些年我國綜合實力不斷加強,國風文化也隨之復興,在此基礎上正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地做國風文化的傳播者。
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已經普及到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因此,當代人更需要一種符合時代的消費方式。本項目的主要目的是想順應漢文化發展的大形勢,也是現在的市場區域大終端的演變過程。現今時代浪潮的沖刷使傳統文化的傳承現狀不容樂觀,信息化的時代使部分國人很大程度偏向于了解與接受外來文化,無形之中淡化了本國的傳統文化,甚至少部分人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已不再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更談不上對其進行傳承與保護。因此,為了防止漢文化資源的流失與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的猖獗,更為了喚起國民對漢文化的保護意識,熱愛漢文化、維護漢文化、繼承漢文化。本項目將通過線上線下、網絡與現實生活活動相結合建立各種平臺,實現文化愛好者之間的更加便利與廣泛的交流,學習和共享傳統文化的相關資源,讓逐漸興起的文化產業有可依托、可信任、可發展的多元化實體宣傳平臺。我們將通過在各個大中小城市建立漢文化體驗館、建立不同文化體驗區等獨特方式,將華夏傳統文化以符合時代要求的方式呈現出來,更廣地利用現代技術宣傳漢文化,使其與日益發展的新時代相結合,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讓傳統文化得到應有的保護與傳承,并從中獲取一定利潤,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
(1)目前漢服實體體驗店可分為漢服實體店和漢服體驗店,實體店是指主營售賣漢服或以售賣漢服為主,兼營租賃、配飾、攝影、禮儀、文化等內容的店鋪;體驗店一般是指主營漢服攝影或以漢服攝影為主,兼營漢服售賣、租賃、配飾、禮儀、文化等內容的店鋪。實體店能使消費者直接接觸漢服產品,直接看到漢服的材質、款式、顏色,給消費者以最真實的感受,拉近各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在漢服內容上,除了可以出售各類服飾之外同時可以兼營各種服飾配置,包括頭上戴的冠和巾,腳上穿的鞋履,還有相關的玉佩和扇子等等。由于目前漢服還是小眾市場,所以古典發型妝容也并沒有普及,在這些體驗店中,店主大都以此作為拓展項目,并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2)由于實體店涉及到房租、人工、稅收、執照、庫存等更多的資金、精力、時間、維護成本,因此其比網店的難度和要求要大得多,可持續性更低。那么如何開一家實體的漢服店?首先你需要至少30平方米場地,所以體驗館的選址有兩個方向,一種是以自家居住用房開設,節省了房租,水電等費用,投資成本較小,但是地理位置偏僻,空間面積有限,人流量相對較低,宣傳起來比較費力。另一種是在旅游區或商業核心區開設,房租費用較高,但人流量大,因為漢服的是文化,所以開設在有古代文化氛圍的景區如西安大唐不夜城,蘇州拙政園,杭州西湖等更容易吸引顧客,刺激消費。
(3)大多數的漢服體驗店內容單一,服務單調,難以構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吸引消費者。大多數的漢文化體驗館只能為消費者提供漢服著裝體驗和藝術照體驗,而根據我國的現狀,這類服務早已成熟且有一個獨立的產業鏈,漢文化體驗館不僅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形成優勢,反而容易將自身的優勢掩蓋,導致漢文化體驗館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4)就目前而言,我國大多數“漢文化”方面的消費者多為經濟能力較差的青年人或學生,漢文化體驗館難以形成龐大的消費群體來帶動經濟效益。大多數漢服體驗館看到的現狀卻難以改變,枯燥單一的經營模式也難以改變,因此,豐富漢文化體驗館的服務內容以及經營模式是必然的。
(1)當代消費者更追求古典美的審美需求,受影視古裝劇的影響,城市內追求唯美的年輕女性具有這種要求較多,體驗漢服的出發點是對美、新、異的追求,因此,不要拘泥于服裝的形制或層次,將古典文化與現代化的風格結合起來更容易吸引消費者,擴大消費者群體,帶來經濟效益。
(2)高層次文化內涵的需求,主要是對漢服所代表的漢文化內涵關注的人群,隨著消費者文化水平的提高,民族意識的增強,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逐漸重視起來,特別是高文化水平的中、青年對漢服所承載的文化底蘊愈加重視。他們認為漢服與禮法相輔相成,是需要恢復和宣傳的對象,并樂于身體力行,因此,我們在推廣漢服的同時也重視漢文化的普及與宣揚,響應黨的十九大號召,發揚自身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軟實力以及文化自信。
(3)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長,單一的服裝體驗并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我們需要在服裝的體驗上增加其他傳統文化的體驗,例如茶道棋道、書法繪畫、傳統糕點等,這樣不僅可以增加自身服務的多樣化,也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升自己的特色,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瓦肆”漢文化體驗館不同于現階段已有的漢服體驗館的經營模式:
首先,我們在經營模式方面增加了“空間模式”,利用互聯網的普及與便利來進行線上與線下的實時互動,這樣不僅可以及時的獲得市場信息,了解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和消費需求,也能及時進行經營模式的改變,緊跟市場與時代的潮流。
其次,我們在消費者體驗方面增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傳統文化服務,我們根據消費者的不同喜好、需求來給予消費者相應的服務,在已有的漢服體驗基礎上增加了其他種類傳統文化的體驗,例如制作糕點、學習傳統才藝、了解傳統文化等,滿足了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增強自身優勢,也充分的擴大了市場,吸引了各個階層的消費者。
最后,我們在進行宣傳時也不同于傳統的宣傳模式,我們經過調查了解到,當代人對于網絡短視頻,例如抖音、快手等的觀看量十分巨大,隨著大眾生活場景的碎片化以及獲取信息時間的碎片化,短視頻以傳播速度快、內容短小豐富、流量耗費低的顯著優勢,正在成為大眾獲取信息、消遣娛樂的新方式。這類視頻軟件也做到了老少皆宜,我們可以通過這類軟件的宣傳,擴大宣傳量,可以通過小成本獲得較大的收益,不僅對傳統文化進行了宣傳,也為漢文化體驗館吸引了消費者。
近年來,古典文化產業展現了其強大的生命力,國家對于傳統文化的大力提倡使漢文化的商業化也成為必然趨勢,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更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我們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上進行了創新,形成自身的優勢與特色,不僅發揚了漢民族的傳統文化,也在琳瑯滿目的市場文化中化站穩腳跟。我們積極響應黨的十九大的號召,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樹立民族文化自信,社會的快速發展為我們提供了便利與平臺,讓我們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趨勢下亦能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