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 王鑫鈺


摘 要:日化行業快速發展得力于社會和科技進步,大眾日益重視皮膚護理和日常保養,在國內市場上國外產品占比高,行業競爭異常激烈。本文以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上海家化為例,基于財務杠桿理論研究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
關鍵詞:財務桿杠;資本結構;財務風險
籌集生產經營資金,采用不同的籌資方式,企業將承擔不同的資本成本。債務資本成本普遍低于權益資本成本,企業可以借助財務杠桿優化資本結構,通過提高債務資本所占全部資本的權重,實現降低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均衡風險和收益的目的。
一、財務杠桿理論
當企業采用債務籌資方式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時,企業就存在財務杠桿。如果企業沒有發行優先股,財務杠桿就是一種由于存在固定債務利息導致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可以通過財務杠桿系數揭示企業財務風險高低,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財務風險越高。通過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實現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最低、企業價值最大。
二、公司簡介
上海家化,1898年成立,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已有100多年發展歷史,是中國日化行業中的龍頭企業。主營個人護理、家庭護理和美容護膚三大系列產品,堅持以“研發先行、品牌驅動、渠道創新、供應保障”為經營方針。公司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利用研發和創新能力,實現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高。
三、上海家化資本結構基于財務杠杠理論的優化分析
(一)公司近三年財務數據
由表一可見,2017年上海家化的資產總額比2016年新增了19.71億元左右,2018年資產總額又比2017年新增了5.556億元左右;上海家化2017年總負債比2016年增加18.60億元左右,2018年比2017年增加了1.20億元左右。2016年到2017年無論是資產總額還是負債總額增長的趨勢很明顯,這說明2016年上海家化業績不樂觀,實現的營業收入為53.21億元,同比下降了8.98%,營業利潤也同比下降了89.39%,其中歸屬于上海家化母公司的凈利潤為2.16億元,同比下降了90.23%。2017年1月,上海家化官宣要調整組織架構的戰略,公司的營銷體系采取用品牌驅動取代渠道驅動,在組織結構改變之后上海家化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都實現了明顯增長。
(二)財務杠桿系數分析
由表二可知,2016年~2018年上海家化負債經營存在利息支出,并且每年的利息支出都在增加,財務桿杠系數卻在逐年減小,這與利息支出的情況恰巧相反。息稅前利潤逐年增長,從2016年332,704,185.06增長到2017年的531,276,580.00,增加額為198,572,394.90,增長率為60.00%,2018年比2017年增長了34.13%,財務杠桿系數每年有輕微下降的趨勢,不難看出財務桿杠系數會隨息稅前利潤增加而減少,說明財務杠桿的作用在減弱。
企業債務產生的利息可以在稅前支付,如果營業利潤具有可比性,負債企業比無負債企業繳納的所得稅更少,這是稅收節約效應的表現,當財務杠桿系數減小時,這也意味著企業節省的稅收很少。同時因為企業的財務風險大小取決于財務杠桿系數的高低,上海家化在2016年~2018年的財務杠桿系數在不斷減小,企業的財務風險也在增加。金融風險管理對企業來說是一項復雜的任務,企業必須在各級采取應對方法,盡力防止風險的發生,當知道企業可能會有財務風險時,應該找到一種方法來避免和轉移,避免金融風險的主要方法是降低債務比率,控制企業的借款金額。
四、結論
(一)適當減少債務融資,合理利用杠桿效應
財務杠桿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所以財務杠杠、財務風險和經營效益是緊密相連的關系。上海家化最近幾年沒有增發股票,借款總額增加,說明企業偏向于債務融資。上海家化最大股東就是上海家化集團,持股比例在2017年和2018年接近50%,說明上海家化集團擁有企業絕對控股權,在向銀行貸款時具有一定優勢,容易獲得銀行貸款。由于上海家化融資方式單一,對企業發展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適當減少債務融資,合理利用杠桿效應。
(二)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增強自身盈利能力
企業最優資本結構受眾多因素影響,如行業競爭、稅收機制、企業規模和資產結構等,所以最優資本結構需要動態管理,不斷創新。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需要依靠品牌優勢拓展市場,控制好經營成本,不斷提高盈利能力,促使企業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華,網絡經濟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思路及對策 [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S1).
[2]陳祥義.獨董制度對公司財務杠桿的影響研究[J]會計之友,2019,(23);2-8
[3]陳軒.論企業財務桿杠工具的使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9,(32):181-182
作者簡介:
黃華(1973-),男,漢族,湖南南縣人,四川工商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企業管理和財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