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階段。如果低年級學生能夠從小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那其在未來的學習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具有良好的閱讀能力,而良好的閱讀能力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又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繪本是最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學習的書籍。繪本閱讀對于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發展具有關鍵作用。如今,繪本閱讀對提高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對通過繪本閱讀來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方式進行了探究,以求找到合適的閱讀教學方式,促進低年級學生的成長。
關鍵詞:繪本閱讀;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
隨著教學理念的發展,人們對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愈加重視,尤其注重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培養。對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培養要注重與學生的發展認知相結合,遵從學生的閱讀愛好發展。現階段,繪本閱讀教學受到廣泛關注,通過繪本閱讀進行興趣引導起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繪本閱讀是當前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其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樹立良好的行為價值觀念。如何有效地通過繪本閱讀進行閱讀興趣培養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的把控。
一、繪本閱讀在低年級教學中的意義
1.與日常教學相得益彰
繪本的主要內容是圖畫,并且包含少量文字,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繪本有利于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因此,教師應選擇能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繪本,然后根據繪本進行教學設計,通過繪本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但在應用過程中應當注重把控繪本閱讀的時間,避免閱讀時間過長而導致課程教學受到干擾,因小失大。
2.易于培養良好習慣
閱讀繪本的人群大多是幼兒和低年級學生。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教授知識,還在于教學生如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的學習素養打下基礎,注重學生閱讀、學習意識培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的組織繪本閱讀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之間積極進行交流,交換自身的閱讀感悟,對閱讀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加深自身的閱讀感悟。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繪本閱讀適用于小學生當前的閱讀興趣和能力,低年級學生對形象化的事物更感興趣,繪本中的圖畫符合學生的興趣發展。相較于其他書籍,繪本能夠將知識通過圖片更加形象地展示出來,方便低年級學生閱讀。插圖書中的圖像和故事可以幫助學生拓展思維,鍛煉學生閱讀、思考的意識,使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良好的語言表達方式,提高自身閱讀思維能力。
二、影響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的因素
1.閱讀帶有一定的功利性
很多家長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鞏固知識,常常會讓學生讀一些作文集、詩集等,不會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閱讀引導,甚至為了避免學生分心,不讓學生閱讀那些其更感興趣的書籍,這便在學生學習初期給學生造成不好的影響。由于受到強制的閱讀要求,學生很難體會到閱讀的樂趣。這種長期帶有功利性的閱讀方式,會使學生厭惡閱讀,不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
2.缺乏有效的閱讀指導
家長對學生的學習雖然也比較重視,但其只注重低年齡兒童的學習,在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的培養上缺乏合理的認識和指導。一些父母由于其文化水平的限制而不能為他們的孩子提供良好的閱讀建議。一些父母不注意家庭氣氛對孩子的影響,業余生活質量不高,很少或基本上不讀書,難以對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產生良好的影響。
3.自主閱讀方式單一
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由于受到其識字水平的限制,閱讀純文本的讀物難度很大。繪本配以圖畫,降低了學生的閱讀理解難度,但是學生閱讀繪本如果得不到有效指導就容易陷入賞圖看熱鬧或是讀文識字閱讀的淺層次,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會蕩然無存。
三、繪本閱讀培養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措施
1.注重閱讀書籍引導,多途徑多渠道充實繪本資源
學校應積極營造書香校園,組織開展閱讀活動。在學校建立繪本館,每周開展一次圖書借閱活動,和家長進行親子共讀,用讀書存折的方式記錄興趣閱讀過程。學校根據讀書存折記錄情況評選出最受歡迎繪本在讀書節進行好書推薦。健全的繪本館是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而設計的。優秀的繪本內容會與當前年齡階段學生的興趣愛好相貼合,能夠與正確觀念相結合,使學生在閱讀期間受到感染、熏陶,降低了功利性閱讀的弊端。學生在閱讀期間,自身的想象能力會被充分調動。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全身心投入,有利于其思維發展。
延遲開學期間有許多平臺免費為學生開放,學校可利用這個契機發動學生進行網絡大搜集,搜集自己喜歡的繪本有聲讀物,并統一上傳到釘釘共享文件夾,形成班級乃至學校電子繪本資源庫。學校還可發動學生錄制繪本微視頻,上傳資源庫,在錄制過程中,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無不洋溢著閱讀的幸福與喜悅。
2.注重閱讀興趣激發,三人同行共成長
由于年紀較小的學生通常難以集中注意力,因此他們很難進行長時間的文字閱讀。為了滿足他們的學習發展,繪本閱讀更加符合當前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繪本閱讀快樂的源泉來自教師的引領、同伴的共鳴以及家長的參與。
教師引導。為了切合當前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通過繪本閱讀教學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投入感。繪本內容大多都是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很適合低年級的學生閱讀,其內容更加豐富,符合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此外,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學校圖書館進行繪本閱讀,定期組織繪本閱讀交流會。在開展活動時,教師引導學生對繪本中的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之間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同時對繪本內容加以分析。
親子共讀。在每年的讀書節來臨之際,針對低年級開展“玩轉繪本”項目,倡導“和大人一起讀”,邀請家長陪孩子參加“朗讀者”“家庭繪本劇”“化妝舞會”等讀書節活動。通過這種方式,推進書香家庭建設,尤其是爸爸參與家庭教育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這一過程可以使學生體會到親子閱讀的樂趣,進而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3.注重學生閱讀方式引領,讀創演玩轉繪本閱讀
優秀的繪本不僅內容精致,其精美的外觀也對學生有較大吸引力。繪本的內容深刻,圖文相互聯系,并具有一定的敘事關系,這樣的繪本能夠將內容通過更加形象的方式表現出來。低年級繪本閱讀經常采取讀創演的方式開展,讓學生在玩轉繪本中保持對繪本的閱讀興趣。
讀讀繪本。繪本中的圖畫,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具有非常豐富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例如,猴子笑起來像什么?大象的鼻子可以用來做什么?學生通過自身的理解和觀察,合理應用形象思維對故事進行理解,同時可以提高自身閱讀興趣。繪本中的故事往往具有較多的聯系,教師應當注重引導學生去獨自理解和閱讀其中的故事,培養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學生在進行故事分析、理解的過程中,他們的閱讀能力可以得到明顯提高,在繪本閱讀期間獲得自我發展。從繪本圖畫閱讀過渡到文字閱讀,符合學生的發展規律,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純文字閱讀,提高自身閱讀能力。
創作繪本。想象力是低年級學生最寶貴的財富,是引導學生閱讀發展的要素。在進行繪本閱讀時,教師應注重學生想象能力的發展,引導他們解放思想,從多個角度和多個層次閱讀繪本,對其中的內容進行大膽的想象,加深對相關內容的理解。此外,教師可以在閱讀期間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引導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其中的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教師還可以輔助學生對繪本進行二次創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對繪本進行修改。在創作過程中,學生會進入自己想象的世界并展現自己的情感,這對其未來的閱讀、寫作具有重要意義。閱讀時,學生應主動融入故事情境,體驗圖片中的人物心理,提高閱讀體驗。繪本的內容與現實生活有效地結合在一起,能夠加深學生對相關情節的認識。對于故事情節的起伏,教師可以在適當的地方暫停閱讀,以便學生自由交流。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成長、認識,對相關內容表達獨到的見解,通過探討提高對相關問題的認識。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進程給學生設置一些閱讀小目標。例如,在進行“我與傳統節日零距離”主題繪本閱讀時,教師在每個傳統節日來臨之前,利用“WaWaYaYa愛讀家”App向學生推薦傳統節日有聲繪本,然后學生根據節日習俗開展活動體驗民俗,最后用創作繪本的方式記錄自己的傳統節日。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自己的《我與中國傳統節日零距離》繪本,課堂上開展展覽與評比活動,學生結合相關節日進行談論,分享閱讀創作的樂趣。教師對每一個學生的繪本創作進行點評,對學生給予不同獎勵,通過激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演演繪本。絕大多數的兒童繪本相似情節反復出現,降低了低年級兒童的閱讀難度,讀來朗朗上口、趣味十足。教師在引導小學生閱讀繪本時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引領學生從認識反復結構—感受反復結構—尋找反復結構—應用反復結構進行嘗試,充分激發了學生深度閱讀繪本的興趣。如在教學統編版二年級下冊《蜘蛛開店》這篇童話故事時,我在課堂上進行“反復”這一語文要素的講解與訓練,然后再拓展運用了“反復”結構的一系列繪本故事《爺爺一定有辦法》《小豬慢慢》《愛心樹》等,然后放手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繪本中找尋反復結構,感受童話故事中反復結構的魅力,最后組織學生嘗試運用反復結構來編演繪本故事,自然而然地實現由閱讀向悅讀過渡。
結 語
繪本閱讀教學能夠有效避免文字閱讀的枯燥性,符合低年級學生的閱讀體驗。通過調動親子共讀的積極性,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對繪本閱讀過程的整體把控,選擇符合低年級學生發展的閱讀繪本進行集體共讀,確保繪本內容的健康性。在引導學生閱讀期間,要注重閱讀方式的培養,明確當前小學生的能力發展,注重閱讀與學生自身的形象思維能力相吻合,不能強制學生閱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使學生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得輝.淺淡以繪本閱讀為載體,提高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和口語表達能力[J].學周刊,2018(8).
[2]季海霞.就這么一直幸福地讀下去——利用繪本培養低年段學生閱讀興趣[J].生活教育,2018(7).
作者簡介:商光蕓(1981— ),女,山東淄博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