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王子靖
摘要: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對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戰。本文從對教師、大學生和教育方式方面分析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從協同育人、發揮新媒體平臺教育主陣地和創新教育方式方面闡述了應對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挑戰;對策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從通信工具、購物渠道和支付方式等都被新媒體所包圍,新媒體融入到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對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影響尤為顯著。新媒體的普及和廣泛應用,一方面拓寬了大學生信息來源的渠道,對大學生的思想認知、學習方式、信息獲取等方面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另一方面也突破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固有的模式,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新的領域與平臺,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及時性、有效性和延展性。因此,分析和研究新媒體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挑戰和對策,有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一步深化。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挑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圍繞大學生展開的,教師、大學生、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新媒體的出現對他們都帶來沖擊和挑戰。
(一)給教師帶來的挑戰
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大學生從教師處獲取知識和信息。新媒體的到來為新時代大學生提供更多、更廣獲取信息的渠道,他們可以應用各類新媒體平臺主動或者被動獲得各類知識和信息,這就使大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降低,教師的主導地位弱化。另外,新媒體促使信息更新速度加快,知識傳遞周期變短,教師應該持續保持新知識的學習和信息、咨詢的高速更新,才能滿足有效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二)給大學生帶來的挑戰
大學可以通過新媒體的各類平臺搜索自己感興趣和專業知識相關的內容,但是這些新媒體提供的信息資源五花八門、參差不齊,容易造成學習內容有片面性、不完整性、不準確性等特點,并且不利用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一旦有疑問,首先想到去搜索,對網絡產生依賴性。
(三)給教育方式帶來的挑戰
大學生思想教育傳統的方式以教師傳授、大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在教育過程中更加注重教育活動的顯性效果,往往忽視隱形的教育資源。在新媒體的背景下,新時代大學生相對比傳統的教育方式,更加向往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育方式,如何更新教育理念和創新教育方式是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三、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
在新媒體時代,通過使用新媒體不斷的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及模式,進一步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一)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隊伍加強協同育人
傳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由思政課程教師和輔導員共同承擔,但是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提出“課程思政”的新理念,在每一門課程教學中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去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科界限、不同管理部門界限,實現各學科之間的融會貫通,有效地整合資源,最終實現1+1>2協同育人效果。思政課程教師還要加快知識的更新,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融入教學中。
(二)發揮新媒體平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陣地作用
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特點,優化教育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打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課程,邀請專家學者、思政課程教師、輔導員和優秀學生代表等從不同維度講述思政故事,共享新理念、新知識和新經驗,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汲取知識養分,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網絡內外互補充的教育氛圍。
(三)利用新媒體平臺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式
為了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大數據分析,分析和整理出大學生關心和感興趣的話題,幫助大學生甄選出新媒體提供的有益的教育資源。另外,還要引導學生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利用新媒體創建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可以定期開展主題活動,推送新聞、優秀文章等,也鼓勵學生自己投稿、開發學生互動空間,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閻啟睿.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變與對策探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06):33-34.
[2]闕龍云.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其提升對策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0,39(05):110-112.
[3]徐燕妮.談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2):74-75.
[4]李蔓.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08):157-158.
[5]李志.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新路徑[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7,19(01):28-33.
作者簡介:楊丹(1981.11.23-),女,遼寧營口人,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輔導員,講師。王子靖(1982.04.16-),男,遼寧綏中人,沈陽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主任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