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芊
摘要:高職院校是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一個重要載體,主要是因為高職院校的特殊性。通過對高職院校貧困生的精準認定能夠保障家庭困難的學生都能夠滿足資助政策所規定的的條件,在最大程度上保證社會的公平和和諧。本文主要從精準扶貧視域下論述下高職院校貧困生精準認定的實踐與探索,文章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論述高職貧困生精準扶貧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論述當前對于高職貧困生精準認定存在的問題;第三部分論述具體路徑的實踐研究。
關鍵詞:精準扶貧;高職院校;貧困生;精準認定;路徑探索
黨和政府對于高職院校的貧困家庭補助一直持有十分重視的態度。自我國十八大召開以來,精準扶貧已經成為我國社會建設的重要戰略思想。作為教育扶貧的主要對象,高職院校的學生資助工作可以說是我國“精準扶貧”戰略思想與高校教育的一個銜接點[1]。因此在資助的過程中對于資助對象的認定是此項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對于資助對象的精準認定能夠維持高職院校校園環境的公平與和諧,還能夠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思想、經濟以及學習等方面有一定的參考性認知,進而切實提升資助工作的精確度,推動高職院校學生資助制度的完善與健全。
一、高職貧困生精準扶貧的必要性
對于高職院校中家庭貧困的學生進行資助不僅僅體現的是人道主義精神,同時也是充分展現我國教育水平的一個層面,另外對于高職貧困生的認定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公平、和諧的校園環境。相較于普通本科院校來說,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和城市普通工人家庭,因此家庭環境較為拮據,據相關數據的統計,高職院校的貧困生比例明顯高于普通高校,且貧困的原因也較為復雜[2]。如果家庭困難的學生因為經濟而難以完成學業,那么就教育的層面來說,也就不具備公平性的特點了。高職院校應該要充分明確家庭困難的學生的特殊性,并根據貧困類型、生源地信息等情況采取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精準識別等舉措保證家庭困難學生也能夠上得起學并完成學業,充分發揮高職院校育人的作用,并培養學生們獨立自主自強的性格與品質。高職院校實行精準扶貧不僅是當前時代的主流思想,同時也是能夠保障國家資源的以合理利用和完善的基礎,對于推進我國國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健康運行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二、高職貧困生精準認定存在的問題
當前隨著高職院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因此為了滿足家庭困難學生的經濟補助,國家制定了各項獎學金、助學金以及助學貸款等資助體系,在精準扶貧的視域下已經在高職院校內部開展了許多項目。但由于高職院校內部的貧困生數量較為龐大,因此開展精準認定工作顯得較為艱難。當前高職院校所采用的的認定方式主要是生源地信息與高職院校自身認定二者結合的方法,但就具體的實際情況而言,目前的精準認定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3]。
(一)認定精確度不足
當前高職院校對于貧困生的認定主要是根據學生的生源地民政部門所開具的證明作為基本材料,同時對學生的在校期間的表現以及生活方式進行評估,從而確定學生的貧困狀態。但由于現行條件下,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還不夠完善與健全,因此即便是由民政部門所開具的材料也存在一定的質疑性。在對家庭情況調查的過程中,由于利益之間的往來或者是出于個人利益的目的,就會導致非貧困生也能接受到高職院校和國家的資助,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學校公平性的失范以及國家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由于一部分學生的誠信缺失,會運用社會關系偽造貧困證明,這也破壞了學校的公平性。同時在認定的依據層面還未制定可以量化的標準與細則,進而難以提升貧困認定的精確度[4]。
(二)認定方式不夠完善
當前高職院校的認定方式主要申請人陳述家庭情況或是提交相關材料,學校組織班級內部人員進行評定和打分。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獲取補助,有一部分同學會對自身的家庭情況進行夸張的描述,從而形成了一種“比慘”的氛圍。另一方面由于評議小組大多是由班級內部的學生進行組建,因此在評定過程中受制于人情與社會關系可能難以保證評定結果的公正性。另外有一些學生為了自尊心可能會拒絕學校資助,對這類學生還沒有完善的認定評價方式。
三、告知貧困生精準認定的實踐對策
(一)促進大數據平臺的構建,推動認定的精確化
高職院校要想充分了解學生們的情況,就需要緊貼時代發展的趨勢,構建大數據平臺,通過對貧困生認定指標體系的建設,提升精準資助的水平和效率。常規標準包括家庭情況、生源信息、重大變故,其次追加指標一般為在校表現、月消費記錄以及工作生活表現等[5]。高職院校可以構建包含上述所有指標的數據系統,通過對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從而不斷整合各項信息與數據,精準判斷學生的家庭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提升精準扶貧工作的水平以及效率。
(二)創新工作方式,注重隱形發展
高職院校的資助人員需要根據學生的需求來開展這些工作,并對其情況進行大致的了解后,詳細記錄學生的情況,并在掌握其特性信息的基礎之上,不斷完善貧困生檔案信息。高職院校的資助人員要常與貧困學生談心,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從而促進貧困生的心理健康以及與班級的盡快融入,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與安慰,進一步促使高職院校的精準認定工作得以圓滿完成。
結語:
精準扶貧工作是新形勢下扶貧工作的新方式。高職院校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此項工作過程中要明確精準認定的地位,采取多項措施以提升貧困認定的效率和質量以及精確性,從而使得真正的貧困生能夠得以幫助。另外,高職院校還需要在資助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自立自強,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精準扶貧。
參考文獻
[1]張明星.精準扶貧背景下職業學校農業類人才培養模式定位及實踐——以湘西地區為例[J].農家參謀,2020(13):284.
[2]樊姣姣.醫學高職院校在地方精準扶貧中的作用分析——以河南護理職業學院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20(15):18-19.
[3]鄭盼盼,梁旭楷.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對接精準扶貧探究——以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科技創業月刊,2020,33(02):5-7.
[4]汪毅剛,苗軍,趙煒.精準扶貧視域下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大學生的就業特點及幫扶對策——以甘肅省高校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4):11-14.
[5]羅春桃.精準扶貧背景下大學生資助政策實施效果、問題與對策——以湖南民族職業學院為例[J].焦作大學學報,2019,33(04):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