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網絡證據 保全公證 知識經濟 風險防范
作者簡介:唐輝平,福建省惠安縣公證處,公證員,研究方向:公證領域。
中圖分類號:D9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123
當前我國的法律領域對保全公證涉及的實際問題并沒有進行深入研究,雖然信息技術正在不斷發展,人們對網絡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網絡證據的問題給大部分人都帶來了經濟損失等一系列困擾,但有關于保全公證的具體應用措施研究仍舊缺乏實際根據以及豐富經驗。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風險防范目前已經成為了大多數領域的研究對象,網絡證據保全公證文書作為證據對審理工作來說是一個很重的負擔,當前網絡環境比較復雜,多元化的信息在網絡環境中不斷涌現,“眼見為實”的觀點已經不再可靠,網絡依據保全公證的可信度也在不斷下降,所以當前對保全公證的風險防范措施一定要有足夠重視,用科學的方法對網絡信息進行處理才能保證公證行業的可信度。
(一)網絡證據
我國時代不斷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為各個領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但是復雜網絡環境卻為公證行業帶來了很大的風險。網絡證據保全公證行為的需求在當下比較大,但是網絡證據本身在證明過程中卻存在很多問題。網絡證據是指計算機或者網絡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可以證明案件或者事實的信息數據。對記錄內容進行保全公證是目前法律部門和相關部門破案或者進行其他工作的重要前提。網絡證據包括網站頁面、登錄記錄、電子合同以及交易記錄等數據形式。保全公證是為了維護網絡用戶自身的合法權益,一旦發生欺詐或者其他惡性行為,公安機關或者其他法律組織需要對相關網絡證據進行篩查,保全公證就是為了防止相關記錄數據失蹤或者被銷毀造成辦案人員的工作阻礙而進行的對固定證據進行獲取和證明的行為[1]。網絡證據因為大部分都是數據,所以自身依賴計算機硬件或者帶有相關軟件的電子產品,較高的虛擬性為保全公證員提供了很大的工作難度。證據本身需要具備合法性和客觀性,但是網絡證據和傳統意義上的證據還存在很大不同,沒有客觀性實物作為特點,保全公證工作的難度被放大無數倍,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存在很多虛假信息,想要從中找到真實的數據,對于公證員來說是一個龐大的工作量,而且需要更加認真的態度和優秀的計算機操作技術。開放的網絡環境中計算機主要識別的數據是由0和1組成的,普通用戶無法對其理解和引用,所以計算機中可以閱讀的數據都是經過轉換包裝的,網絡證據保全公證行為存在一定的技術性,一旦發生數據破壞行為,網絡證據將不復存在[2]。
(二)當前我國保全公證的具體情況
網絡環境比較復雜的前提下,保全公證的認定程序就會比較復雜,潛在的風險也比較多,所以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當事人需要自身先進行網絡證據收集,然后再法庭或者仲裁庭等法律處理場所中進行上交,是否能采納的標準是能否形成有效的證據鏈。公證機構主要是對其權威性進行證明,法律本身賦予其公證文書一定的證據效力,大部分情況下網絡證據只有具備公證文書才能被法庭采納。所以保全公證行為的需求率比較高,實踐過程中公證程序雖然比較復雜,但是如果可以排除合理懷疑,法庭大部分都會采納,這是公證行業可以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公證文書本身需要比較細致的要求,需要表述清晰沒有錯字別字等不清楚的字體,表述清晰內容充實才能進入公證程序。當前正處于網絡發展的重要時期,保全公證的地位比較高,但是具體內容的真實性以及公證行為實施的具體細則不夠健全,公證人員相關業務技能還不夠標準,公證行為的效率也很難提升[3]。
(一)程序不規范,難以形成法律效力
當前的網絡證據進行公證的過程中很難證明法律事實,在法庭或者仲裁法庭等場所難以具備證據效力。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對網絡證據的保全公證程序不夠規范,沒有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程序性風險大部分是在當事人主體的資格難以確認前提下發生的,很多當事人的操作程序不夠規范,甚至身份都難以認證[4]。主體資格是保全公證程序中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公證申請人的主體資格一定要符合公證行為的合法需求。虛擬的網絡環境中,網絡用戶大部分都不使用自己的真實身份,真實的網絡數據需要經過數據傳輸、存儲等環節進入到公證人員的計算機設備中。以某聊天軟件為例,運營商本身制定了傳輸協議,用戶可以通過登錄口令或者密碼來進行用戶身份認定,如果數據和原始庫中的數據吻合可以完成登錄程序,如果不吻合則會出現阻止頁面[5]。這種審核方式的主要弊端就是難以認定主體是否同意,而且具體實踐過程中主體大部分都不會用自己的真實信息進行登錄,各種昵稱讓用戶的身份信息撲朔迷離。賬戶管理過程中申請人大部分也只能提供簡單的密碼和用戶名,對于驗證信息很難認真管理,所以公證過程中難以通過驗證程序來檢驗申請人的資格。盜用賬號的行為一旦出現,網絡數據的保全公證行為就會完全失效。
(二)數據復雜,難以認定法律事實
公證活動的認定程序比較復雜,想要讓其成為既定的法律實施,需要對各種數據進行核查,如果符合客觀性、合法性的原則才能繼續進行保全公證。目前網絡證據難以保證這幾個原則,因為信息大部分都是以數據形式存在,所以可操作性比較強,而且沒有具體的規則和痕跡,一旦對相關數據進行篡改和銷毀,公證人員很難進行原始數據的確認和取證,對法律事實也就難以進行鎮定。當前網絡數據的表現形式受到綜合因素影響,需要公證機構可以在虛擬的世界中對主體身份進行確認,然后對網絡數據進行還原和解讀[6]。最重要的環節是對信息的真偽進行判斷,公證環境在不斷虛擬化的過程中風險也在不斷提升。復雜隱蔽的網絡證據在進行合法性確認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網絡技術在隨著人們的需求不斷升級創新,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方式也在不斷更新,網絡數據的真實性卻越來越難以判斷。例如,侵權者通過復制或者直接搬運網站內容進行抄襲的情況對于公證人員來說是難以認定的,經過公證的網絡數據難以被法庭作為證據進行采納,公證效力難以保證,法律事實也難以認定[7]。
(一)提升公證人員業務水平,強化服務力量
公證人員對計算機技術一定要進行深度了解,不斷更新的網絡技術對網絡環境產生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網絡環境本身復雜性較強,侵權者對于數據的更改和銷毀非常方便,公證人員難以對其進行及時的確認和證明。所以網絡技術一旦更新,相關部門就需要對公證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組織業務人員對網絡技術進行學習,加強數據獲取能力和判斷能力,讓公證效力以及公證行業對網絡證據的證明成功的幾率都能得到提升。當前的公證業務人員大部分都是聽取申請者的意見,讓其對什么樣的數據進行證明,公證人員就需要去尋找具體的數據,這樣的局面很難讓公證人員的工作效率提升,而且會影響服務質量。業務培訓主要針對公證人員在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相關知識方面的基礎能力進行培訓,具體的形式就是“新老結合”,打破傳統老帶新的局面,公證行業需要積極引進高素質人才,對具備豐富經驗的老員工進行輔導,老員工則需要將自身的寶貴經驗對其進行傳授,這樣的組織培訓效率比較高,可以讓保全公證行為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提升服務質量和業界口碑[8]。
(二)借鑒先進經驗,加強溝通交流
網絡環境本身就是相通的,所以公證人員需要積極交流,形成學習交流的局面才能讓行業發展逐漸平衡。公證事業的發展落后于其他行業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數公證機構對公證事件的態度過于極端,部分過于謹慎,部分卻沒有受理。這種形態下,公證行業很難提升自身工作效率,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壞處也會逐漸凸顯。所以公證機構首先要正視自身的地位,規范保全公證的具體操作流程。機構自身要對網絡證據的特點進行分析,公證人員要對相關證據及時進行記錄,無論采取拍照還是打印的方式都要及時完成記錄任務。網絡環境的復雜性針對公證程序的嚴謹性,公證人員一定要積極借鑒先進地區的經驗,相互交流過程中才能不斷積累具體的公證方法,對具體出臺的法律規定也要及時了解,確保網絡證據的保證工作可以聽從統一指導,針對網絡證據的虛擬性等特性則要制定出科學有效的處理措施。網絡證據的保全公證工作本身具備社會責任,積極溝通交流過程中各個公證機構的拓展業務需求也會得到解決,大城市的公證經驗比較豐富,其他地區可以經常進行業務交流,學習先進經驗,強化公證的滲透力度,滿足申請人的合理請求以及法律部門對證據的具體要求才能保障公證行業后續的長遠發展。
公證員在進行網絡證據保全公證過程中一定要對申請人、申請地等要素進行確認,確保實際辦理過程中的操作程序是正確可信的,對保全內容記錄的完整性、真實性要進行反復確認,讓公證行為最大程度還原法律事實和法律行為。想要保證保全公證的風險防范措施合格,公證過程的細節都要實施法律保護,對相關電子數據要進行正確的審理,公證服務主要是為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供證明,所以風險防范措施也需要和法務部門及時對接,確保公證服務的準確性和合法性,避免網絡證據保全公證服務受到復雜網絡風險的威脅。
參考文獻:
[1]包月勝.論證據保全公證風險的防范[J].活力,2014(23):27.
[2]陳勤.房屋拆遷證據保全公證的風險防范[J].中國公證,2007(6):40-41.
[3]孟凡梓.網絡證據保全公證淺論[J].法制與社會,2011(11):132-133.
[4]余根提.試論網絡證據保全公證制度的完善[J].法制與社會,2018(35):40-41.
[5]鐘響.探究我國證據保全公證制度的問題及其完善[J].職工法律天地:下,2016(8):97-97.
[6]李波.當前網絡證據保全公證難點及對策[J].職工法律天地,2017(4):76-77.
[7]馮培明.網絡證據保全公證操作技術性研究[J].中國公證,2012(9):26-29.
[8]周成鍵.論網絡證據保全公證的問題與完善[J].法制博覽,2017(29):14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