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歆琦
(長春大學旅游學院,吉林 長春 130607)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已經進到提高質量、發展內涵的新階段,如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高校的核心任務。專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本單位,也是基礎平臺,要提高教學質量,專業標準是基礎。
教育部于2018年發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這是我國高等教育領域首個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涵蓋了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全部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涉及全國高校5.6萬多個專業點。建立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是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能力的基礎,通過政府以標準來管理、高校以標準來辦學、社會以標準來監督,實現以標準加強引導、加強建設、加強監管。
這一版國家標準明確了各專業類的內涵、學科基礎、人才培養方向等。對適用專業范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師資隊伍、教學條件、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都作出了明確要求。同時,明確了各專業類的基本辦學條件、基本信息資源、教學經費投入等要求。
風景園林專業(專業代碼082803)屬于工學門類建筑類本科專業,可授予工學或藝術學學士學位,我國的風景園林本科教育始于1956年北京林學院首次設立該專業。
在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明確提出風景園林專業應使學生具備掌握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風景園林植物應用和風景園林工程與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風景園林表現技法;熟悉風景園林相關政策法規和技術規范;了解風景園林施工與組織管理,了解風景園林研究和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掌握風景園林設計的基本技能和設計方法,具備空間想象和組織能力,能夠提出針對不同環境類型的規劃設計方案,熟悉建筑學、城鄉規劃的基本設計規劃方法等專業知識與能力。同時對專業教學體系和核心課程體系提出了建議,風景園林專業的知識體系包括,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美學基礎與設計表達、園林與景觀設計、地景規劃與生態修復、風景園林遺產保護與管理、風景園林建筑設計、風景園林植物以及風景園林工程與管理。
隨著“新工科”專業建設理念的不斷深入,風景園林專業對應的雖然并不是以互聯網和工業智能為核心的新興產業,但是一樣需要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思考和研究如何適應社會發展與行業需求,把教學方向與行業的發展相結合,從而培養適應當今經濟社會需要的創新能力強、實踐能力強、具備競爭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全社會應重視和支持青年創新創業,提供更有利的條件,搭建更廣闊的舞臺,讓廣大青年在創新創業中煥發出更加奪目的青春光彩。大學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要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智力支撐。
學科競賽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科競賽活動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激情,訓練了思維能力,培育了勞動精神。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就是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生動實踐,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教、以賽促創、以賽促改的教學活動觀不斷深入高校師生的理念。
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可以劃分為國家級、省級和校級三個層次,按照“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的原則,倡導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創新性實踐,推進高校在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實踐環節等方面進行綜合改革,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已經成為面向全體大學生的一項創新創業人才基礎培育工程,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舉措,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載體。
風景園林專業應該堅持以學科競賽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為載體,在緊密結合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升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興趣和積極性。長春大學旅游學院風景園林專業依托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等賽事以及國、省、校三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學生通過參與學科競賽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活動可以更好地將在課堂中學習的理論知識內化理解,并將之轉化為開展創新創業訓練與實踐的動力,從而潛移默化地實現對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
風景園林專業培養從事風景園林領域規劃與設計、工程技術與建設管理、園林植物應用等方面的專門人才,在專業基礎階段需要使學生掌握專業相關的設計表達方法,掌握工程制圖的基本方法,熟悉專業藝術表現的基本技能,了解專業發展的現狀與歷史。而在專業知識階段,作為一所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民辦院校,長春大學旅游學院風景園林專業根據職業崗位劃分將人才培養定位于從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工作的設計師,從事園林工程管理工作的工程師,以及從事園林植物養護工作的園藝師,同時依據每類崗位的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對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進行了細分,幫助學生明確未來執業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鼓勵學生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成為“一精多能,一專多會”的應用型人才(表1)。

表1 長春大學旅游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理論課程設置
長春大學旅游學院風景園林專業依據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對學生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培養要求,對課程設置進行了細分,模塊化成四類,在專業基礎課階段幫助學生掌握專業基礎性、通用性知識;在專業課階段通過不同職業崗位對應的不同課程模塊,幫助學生掌握未來從事崗位所需要的專業知識。
針對風景園林行業應用型專業人才缺乏的實際,長春大學旅游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確立了“1+3”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1”是在專業基礎性技能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園林規劃設計技能,“3”是綜合培養學生園林工程施工技能、園林項目預算與招投標技能以及園林植物養護技能。針對學生“四項技能”的培養目標,大膽進行教學改革,以崗位知識、能力、需求為導向,建立全新的知識體系,同時加強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和鍛煉,滿足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表2)。學生的就業率為100%,其中絕大部分畢業生從事本專業相關工作,并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

表2 長春大學旅游學院風景園林專業實踐課程設置
長春大學旅游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結合理論課程設置,對實踐教學進行了細分,首先,是專業認知類和專業基礎類,幫助大一學生認知、了解專業的主要工作崗位、主要工作流程,以及從事專業需要掌握和運用的基礎性技能;然后,是專業類,依據職業崗位職責細分為園林規劃設計類、園林工程管理類、園林植物養護類,分布于大二和大三年級,重點強調園林規劃設計技能,同時具備其他技能,幫助學生掌握未來執業需要運用的專業技能;最后,是綜合類,分布于大四年級,幫助學生綜合運用大學期間的學習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鍛煉其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頒布為我國高校專業建設明確了參考指標,但是專業建設不能只遵循標準而不具備特色,各高校應該在遵循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前提下探索自己的專業特色。長春大學旅游學院風景園林專業自2013年創建以來,一直在不斷探索自己的辦學特色和培養目標,希望通過理實結合,強調創新的方式優化課程體系,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增強專業競爭力,從而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最終實現具有鮮明特色的辦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