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佩蓉

摘? 要? 紫砂泥繪是工筆畫邂逅紫砂陶,成功的泥繪裝飾作品一定要主題立意深刻,外在形式完美,形態融合。器皿的造型設計上使用同源元素,與主題契合一致、高度調和。對泥繪裝飾者而言,要想使作品達到毛筆行走在宣紙上那色墨潤染的意境,則需要更多的匠心獨具。
關鍵詞? 泥繪;裝飾;紫砂;工筆畫;泥漿;造型
泥繪是在紫砂泥坯還有一定濕度的狀態下用泥漿繪畫的形式,工筆畫邂逅紫砂陶,紫砂泥繪既有工筆畫線條的工整、細膩、流暢,用色的艷麗、明快、高雅,又有紫砂陶的深沉、典雅、古樸,是紫砂藝術與繪畫藝術的巧妙結合。中國傳統的工筆畫技法為泥繪裝飾提供了不平凡的藝術舞臺,它們互為表里,共同豐富著一個主題。
“荷·季”(見圖1)是以夏、秋、冬各季的荷塘景色為裝飾題材的。夏日,在荷葉濃密的綠色中探出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秋天的荷塘不再是新鮮靈動的荷葉與荷花,經過一夏的洗禮,荷葉開始變枯、變黃,但增添了新的韻味?!傲舻每莺陕犛曷暋钡挠募牛屓嗽谇锏氖挆l中感受一份靜美。相比較夏日的荷花,冬日殘荷沒有奪人之姿,卻有鬼魅之態,殘荷的美是一種靜如禪意的美,讓人心生敬意。各季的荷花都有它的風姿,都讓我為之迷戀,每次見到荷花都會情不自禁地涌起北宋大理學家周敦頤借花喻人、以明其志的千古佳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它讓我產生靈感,也有了創作作品的沖動。
成功的泥繪裝飾作品一定要主題立意深刻,外在形式完美,形態融合。因此要根據坯體的造型規律、器型特點進行裝飾,力求量體裁衣、恰到好處?!昂伞ぜ尽弊髌?,在題材選取和裝飾立意的設計上也是幾經探討、幾易其稿,再三考量后用拍泥片鑲接法設計制作了三個大小不一、形態各異、錯落有致的器皿。器皿的造型設計上使用同源元素,與主題契合一致、高度調和。
夏荷裝飾在高的器皿之上,白荷花用白云筆蘸白泥漿,從反瓣尖部著部分色,用另一支筆蘸清水分染花瓣,一定要在白泥漿未干時進行分染,要分染過渡自然不露筆痕、越勻越好,在分染時要分出瓣與瓣的層次關系;接著用朱泥由花頭往外烘染,要拖染開,拖染時下筆要快速,切忌來回涂抹,以免朱泥與白泥相混合,從而使花朵新鮮感全無、膩濁頓發。前面的花頭用白泥提染下,再用極淡朱泥從尖部略略分染。荷葉著色時用黃漿平涂打底,平涂時水分要適量,水太多坯體會開裂,水太少涂不勻,做到厚薄均勻一致。過厚燒后會驚開,嚴重時還會使泥料剝落;過薄,燒后就呈色淺淡,甚至露出坯體。在平涂的基礎上用墨綠泥分染,最好有點筆觸,染的太平就沒有起伏感。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調綠泥對荷葉的色調進行統一渲染,一遍不行就兩遍,最終使荷葉更加厚實,色彩變化更豐富。畫紅蜻蜓翅膀時要注意它的體色是不一樣的,有深淺變化。用朱泥淺淺地涂上暈開翅膀上翅根顏色,不宜太濃,否則會破壞蜻蜓翅膀的透明感,用朱泥漿調深褐色的勾畫翅膀網紋,分染眼、胸、腰時強調結構的明暗變化,腿足部也要仔細刻畫。
疏影橫斜的秋荷采用暖色調裝飾,水草用朱泥打底褐色分染,畫水鳥翅膀時根據深淺色調的需要再將白泥漿均勻地順著羽毛走勢平涂,隨后用收好鋒的兼毫沿羽毛的走勢一筆壓一筆漸次畫過去,如此反復數次直達至過渡自然。畫翎毛由內分染再平涂罩染,用勾線筆調白泥漿,勾畫頭部以及翎毛的花紋,勾畫羽毛表面的紋理要按羽毛結構呈放射狀勾,羽毛在染色基本結束后,蘸白泥漿重新沿著覆羽的邊緣線勾一遍,使羽毛層次更豐富、鮮明。
冬季的荷葉已經變成褐色,筋脈暴露、彎了腰、斷了梗,猶如折斷了骨骼和褪色的衣裙,東倒西彎的曲線不規則地變叉,形成了一幅抽象畫。殘荷的形態變化豐富,不呆板,配合構圖,突出精髓。構圖上營造疏而不空、滿而不溢的意境。選擇半殘半枯的荷葉、蓮蓬,翠鳥的點綴則可以讓畫面更靈活出彩。荷葉的殘破部分用深褐色點染,蟲蝕部分要趁濕漬染,要見筆觸。畫枯蓮蓬可以適當皴擦,體現它的質感,頗似國畫中的皴染。皴時要大膽,筆觸應有大小之分,輕重要結合。翠鳥,先蘸白泥漿在胸腹絲毛,注意泥漿的濃度與翅膀部分的區分;再用朱泥絲毛,絲毛時注意層次,必須在每一筆之間留有空隙,不能將毛絲成一團,以防畫膩;頭頂部分用稍濃的墨綠泥分染。
每幅畫的背景需要大面積烘染來烘托畫面氣氛,讓景物不至于過于孤立,增加景物與背景的聯系。背景的渲染要多次,不能急于一次完成,過程要輕、細,不能使坯體泛起,否則會造成色調骯臟。過渡的顏色一定要自然,遠處景物要削弱,該掩映的地方要染暗下去,達到近實遠虛的效果。
初步調整好后即用羊毫加健筆勾線,勾線能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可運用不同深淺的泥色達到對線的濃淡、粗細、虛實的處理。目的是為了加重物象的形態、體積質感,使其更具神采。勾勒荷葉邊緣線要注意皺褶地方的線條轉向變化,葉脈線深度略淺于邊緣線,邊緣線要時斷時續,不能像一根鐵絲框死;荷葉長線較多,要增加頓挫,力求提按自如、運筆流暢;勾花瓣的紋理線條要輕盈圓潤、自然均勻;水草線條須挺拔剛勁;翠鳥的嘴部線條從嘴尖部弱起實收,胸腹部線條要柔軟,飛羽線條要挺拔飄逸,絨毛的線條要用筆尖虛入虛出,最后進行細節調整、局部修改。
縱覽作品,以荷入題,三個季節來鋪開畫面,自然地完全展現“荷·季”這一主題,它還非常注意造型與裝飾結合,使之相輔相成。
紫砂泥漿畫畫以泥造境、以境傳神,它不同于宣紙上作畫,在坯體上作畫,要掌握坯體濕度和各色泥漿的收縮率。泥漿作為顏料是粘且很難渲染開的,所以作畫時的用筆方法、下筆力度、繪畫步驟均與紙上有所不同。對泥繪裝飾者而言,要想使作品達到毛筆行走在宣紙上那色墨潤染的意境,則需要更多的匠心獨具。以思想情趣入畫,實現造型與裝飾的完美結合,達到“型畫合一、相得益彰”是我的最終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