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榮
[摘 要] 本文對VR技術與虛擬商業社會環境進行了簡要概述,挖掘了VR技術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軟件的來源,分析了當前虛擬商業社會環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并探究了以VR技術虛擬商業社會環境對于會計實踐教學的意義所在,以此來優化會計實踐教學綜合質量,提升會計人才綜合能力。
[關鍵詞] VR技術;虛擬商業社會環境;會計實踐教學;意義
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各行各業發展也迎來了新的契機,教育行業也不例外。教學方式作為推進教育行業發展的關鍵組成部分,其發展受到時代因素影響的同時也在不斷進步,從傳統的黑板板書到多媒體PPT,再到虛擬教學環境無不體現教學方式的革新和與時俱進。然而,由于社會市場對于會計人才的實操能力等要求較高,使得會計教育在教學方式上面臨極大挑戰。為進一步提升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會計實踐教學方式被廣泛運用到會計專業教學中,同時,虛擬化的教學環境也被逐漸實施到會計實踐教學中,以促推會計實踐教學手段現代化、信息化,助推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1.VR技術的概念
VR(VirtualReality)技術即“靈境技術”、虛擬現實。其是20世紀科技信息化領域的全新產物,以計算機為主要載體,是一種通過相關程序將多源的信息進行融合,構建出交互式三維空間虛擬環境,給人在視覺、聽覺和肢體等方面構建一個仿真的虛擬世界的高新科技仿真技術[1],能讓人們如臨現場、如見實物、實景。成熟的VR技術能在教育、娛樂、醫學、航天等各行業運用,在推進社會綜合發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2.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的概念
虛擬商業社會環境是營造出來的一種仿真的商業化運行模式,其主要是把企業放于社會綜合商業環境中,然后以此構架“企業商業經營虛擬運營”的環境。在會計實踐教學中運用虛擬商業社會環境主要是應用“企業搬進校園”理念,構建一種“仿真財務實踐商業環境”實踐平臺[2];這一實踐平臺主要模擬原商業環境中典型部門和崗位等,像制造企業、金融、政府機構等都是典型模擬對象;且這一實踐環境的主線為生產企業,主要目的是培訓會計專業學生在財務部門各崗位的核算技能。在這一虛擬教學環境中,學生通過高仿真的工作實景、業務處理及流程熟悉會計相關工作實際操作,并通過不同崗位角色轉換切身感受企業間各種關系、信息,以此強化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
1.購買獲取
在VR技術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軟件的制作中,良好的科學技術及人才儲備是關鍵要素。由于學校技術設備受限,專業人才不足,導致學校在VR技術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軟件研發上較難。因此,學校只能把其相關研發工作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外包給專業、技術先進的科技公司,通過簽訂外包服務協議的方式來對軟件開發、后期維護和升級等進行明確,以保障軟件的使用的持續性、穩定性,為實訓教學獻力。
2.自主研發
雖然VR技術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軟件的制作相對不易,部分院校不能自主研發,但仍有一部分院校在科研實力和技術設備上都極為精良,他們能夠根據需求自主研發所需教學軟件,以促推教學的成效。像重慶工商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便是典型代表,不過目前具備此項能力的還是少數。
1.占用空間大
由于虛擬商業環境是完全模擬企業在社會生態中的環境,所以,學校在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的時候對于空間的需求相對較大,通常不低于500平米。一般情況下,學校進行虛擬商業環境教學時要對商業環境中典型部門、崗位等要進行模擬,以增強逼真度。例如:模擬4家制作企業,2家供應商企業、2家客戶公司及配套的銀行、稅務等機構,然后根據不同企業模擬其典型部門、崗位等;像制造企業在部門、崗位的劃分和設置上相對較細、較多,那么在模擬時就要應有盡有,就會需要占據極大空間。
2.仿真效果欠缺
通常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相較于實際商業社會環境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在當前的虛擬商業社會環境中,由于空間有限,像工商、稅務、銀行等機構的虛擬都只是以點代全,即以工位代替機構;企業內部的部門虛擬也多是以簡單的格位連接而成,沒有獨立的部門場地,真實的倉庫場所,在生產運行和財務操作上也無法真實模擬,整體而言虛擬效果十分不理想。由此,學生在虛擬商業社會環境教學中就無法真實體驗會計相關工作,也無法真正融入到會計工作場景中,欠缺真實感,使其將虛擬崗位作為學習任務,極大影響了會計實訓效果。
實踐是檢驗學生理論知識的最佳途徑和方式。會計對于經濟業務,要求具備較強的實操性。在學校期間會計專業學生雖能學習相應的會計理論知識,但他們卻無法有效將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加之在校期間學生到公司進行財務實習、會計工作的機會稀薄。所以,VR技術虛擬商業社會環境以“把企業搬進校園”的會計教學理念為著力點,有效融合實驗、實習、實踐三個方面,充分發揮其對會計實踐教學的意義,解決此類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以此提升會計實踐教學成效。
1.構建“零占地”虛擬環境,激發興趣
在虛擬商業社會環境中運用VR技術能夠提升該項技術的綜合性能,利于構建“零占地”的環境,節約空間。與一般的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相比,以VR技術虛擬的商業社會場景更加逼真、真實,其可通過計算機設備虛擬出成規模的制造公司、商貿公司,銀行、工商等機構,還可以細化到公司辦公樓、廠房、生產線、倉庫等部門的虛擬。在這種虛擬商業社會環境中,學生可以利用VR設備對自己有意向的部門、崗位進行選擇,可通過手柄、鼠標、VR外置手套等工具進行業務工作的開展,不用像一般的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要設置格間,極大地節約了空間的占用,同時也利于激發學生的實踐興趣。
2.構建沉浸式教學環境,提升會計實踐教學質量
VR技術虛擬的商業社會環境逼真性強,還原性高,極利于在會計實踐教學中給學生構建沉浸式教學環境,強化學生會計實操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VR技術虛擬出的真實商業環境中的財務部門、辦公室、倉庫及對應的崗位,并利用內設高仿還原的財務軟件程序、業務流程、軟件操作系統、公章、營業執照、仿真貨幣、賬簿憑證、業務單據等有關實訓材料,提前設置好不同的結果,然后學生通過VR頭盔或眼鏡進入虛擬的商業社會環境中進行自主擇業、擇崗,并應用VR外置手套及VR手柄等設備到達公司,進入自己的部門,擔任選擇的角色上班、打卡、開展系列會計賬目核對、原始憑證整理及會計憑證填制等業務,同時還能通過虛擬報稅系統進行網上報稅。通過一系列真實的會計業務操作增強學生角色感,讓其沉浸其中,將虛擬環境中的訓練作為真正的工作來對待,從而加強學生會計業務上的實踐,增強學生會計實操能力,提升會計實踐教學質量。
3.助力培養學生會計綜合素質,提升綜合成效
通過VR技術虛擬商業社會環境我們將企業和商圈搬進了學校,讓學生成為其中角色,多角度體驗了現代企業會計業務、管理業務等工作的模擬管理和經營。在虛擬環境訓練中,不同學生選擇的不同部門、崗位及角色構建成一個逼真的經濟實體進行虛擬的公司業務辦理和經營。在這一整個過程中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會計實訓能力,還能提升學生溝通協調能力,能更好幫助學生切實體悟真實商業社會環境下企業的管理及經營,助力學生成為適應企業的高素質、高能力會計人才。
總之,VR技術虛擬商業社會環境對于會計實踐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其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實踐興趣,提升會計實踐教學的質量及綜合成效,還能有效節省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的使用空間,營造“沉浸式”的教學模式,有效助力學生會計綜合素質的形成,讓學生在虛擬商業社會環境中練強實操能力,練強會計本領。
[1]康淑英.信息化時代財經院校時間教學模式-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4):103-104.
[2]付曉蘭.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18).
[作者單位]
慶陽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慶陽 745000
[基金項目]
甘肅省教育廳2019年甘肅省高等學校科研項目“基于VR技術下的虛擬商業社會環境在會計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分析及研究”項目標號:2019B-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