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丹楊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自媒體平臺應運而生,網絡直播、小視頻等蓬勃發展,引發了信息傳播的巨大轉變,也引起了圖書館界的關注和思考。本文分析了基層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中信息傳播的現狀,說明了直播、小視頻等新方式的優點和可行性,探討了利用自媒體平臺融合新方式進行閱讀推廣的措施。
關鍵詞:自媒體;基層公共圖書館;網絡直播;小視頻;閱讀推廣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進步,在信息傳播領域,微博、vlog、抖音、微信、斗魚等各類自媒體蓬勃發展,成為人們日常使用的新媒體,成為時代的潮流。作為閱讀推廣主體單位的圖書館,能否趕上時代的潮流,利用新媒體,融合新方式,進一步激發讀者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不斷推進全民閱讀,提高全民文化素養,是圖書館人亟待思考的問題。
一、基層公圖書館閱讀推廣信息傳播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閱讀推廣活動蓬勃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圖書漂流、圖書推介、講座、展覽、讀書分享會等活動激發了廣大讀者的閱讀興趣與熱情。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公共圖書館特別是作為公共圖書館行業主體的地州、縣市區基層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推廣中信息的傳播方式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1.閱讀推廣信息傳播主體單一,且多為縱向式傳播
在進行閱讀推廣時,如何擴大信息的傳播范圍是閱讀推廣的重要環節。在閱讀推廣活動中,基層公共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關系一般為單一縱向式傳播。讀者是信息推廣、傳播過程中的被動者、接受者,信息傳播到此就已完結,難以繼續傳遞下去,這種縱向的信息傳播模式往往覆蓋面較小,影響范圍較小,導致閱讀推廣活動輻射力較弱。
2.閱讀推廣活動現場參與受限,受眾范圍較小
在閱讀推廣中,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影響,現場參與活動的人員受到限制,從而受眾范圍也較小。以講座為例,受到場地的限制,一般現場參加人數為一兩百人,活動意義局限于在場受眾,活動的效果和影響力都受到了限制。
3.閱讀推廣信息內容不夠生動,渠道不夠廣泛
現今自媒體平臺信息內容多以視頻為主,有聲音,有圖像,生動多彩。與自媒體平臺信息內容比較而言,基層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信息內容的生動性就有些欠缺。以閱讀推廣活動完成后的情況來說,基層公共圖書館一般仍以文字和圖片形式為主,在網站、QQ群、微信進行發布,內容的生動性和發布渠道的廣泛性還不夠,如果把閱讀推廣活動后期制成有聲音、圖像的小視頻,在更具潮流的自媒體平臺上進行發布、傳播,效果應會更好。
二、閱讀推廣信息傳播的新平臺和新方式
1.自媒體新平臺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各類自媒體平臺應運而生,蓬勃發展。各大媒體都開設了自媒體頻道,如騰訊、搜狐、愛奇藝、優酷等都開通個人上傳視頻功能;同時,各種小視頻自媒體平臺也不斷推出,迅速分走極多的流量,如快手、抖音、小紅書、VLOG等。自媒體平臺受到了大家的歡迎,APP下載量不斷增長,用戶群體日益增多,迅速成為一股潮流,特別是在年輕人中間,年輕群體的用戶量很大。我們應該根據這一情況積極利用自媒體平臺進行閱讀推廣。因為中年人和老年人的各種習慣、愛好已基本定型,改變很難,閱讀興趣、閱讀習慣較之年輕人更難以激發和養成,年輕群體如果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我們的閱讀推廣工作事半功倍。此外,年輕人是希望,是未來,能讓我們的閱讀推廣事業更加具有發展前景。因此我們應該積極應用年輕用戶更多的平臺來進行閱讀推廣。另一方面,自媒體平臺現今用戶群體大,粉絲數量多,我們在此平臺進行宣傳推廣和活動發布,可充分享用它的用戶群體來增加活動信息的覆蓋面、傳播量,進一步擴大圖書館的影響力。
此外,現階段快手、抖音、小紅書等自媒體平臺的視頻內容主要以娛樂化為主,在這些平臺注入閱讀的內容,營造多讀書、讀好書的氛圍,對在小視頻平臺上引領正確的價值導向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網絡直播
網絡直播是指由直播發起人以網絡通信技術為傳播手段,以網頁、APP客戶端為搭載平臺,針對特定目標用戶所發起的在線娛樂社交形式。自2016年以來,網絡直播迅速興起,走入人們的視野和生活,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圖書館也將網絡直播運用到閱讀推廣中,創新了服務方式。
在閱讀推廣活動中,讀書分享會、講座等活動受容納空間限制,參與的人數受到限制,利用網絡直播形式即可有效解決物理空間中的諸多限制,受眾足不出戶便可快速便捷地享受互聯網提供的實時服務。同時,在直播的過程中還可以發表評論,與其他讀者進行互動,也可與直播發起人進行對話、討論,三方進行交流互動,提高了受眾的參與性。此外,直播可以看回放,解決觀看受到時間限制的問題,無論何時,有時間就可以看,有效拓展了活動的時間限制。以湘潭市圖書館“我們的節日——歡樂鬧元宵”活動為例,因受到場地限制,現場參加此活動人數為100人左右,我們進行網絡直播,觀看人數達到32652人,受眾人數大幅度提高,讀書活動的輻射范圍大大增強。“清風村24小時自助圖書館”的開館活動是湘潭市圖書館的另外一場網絡直播,該館位于湘潭縣云湖橋鎮清風村,是來自農村的基層的圖書館,它的開館意義重大。本館充分利用網絡直播的方式,使得清風村24小時自助圖書館的知名度、影響度大大提高,當天有52275人觀看了直播,并且其中有很多讀者是當地村民,他們在直播平臺發表自己的看法,圍繞此新聞進行討論,使得開館成為熱議的話題,社會反響熱烈。開館后,很多村民前來看書、借書,附近的中小學學生更是成為自助圖書館的常客,自2018年1月開館至2019年12月份,接待讀者50000余人次、借閱書籍20000余冊,讀書氛圍迅速在當地濃厚起來。本館利用網絡直播進行閱讀推廣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提高了閱讀推廣活動的服務效能。
3.小視頻的應用
小視頻即微視頻,微視頻(又稱視頻分享類短片)是指個體通過PC、手機、攝像頭、DV、DC、MP4等多種視頻終端攝錄、上傳互聯網進而播放共享的視頻,其短則30秒,長的一般在20分鐘左右,內容廣泛,視頻形態多樣,涵蓋小電影、紀錄短片、DV短片、視頻剪輯、廣告片段等的視頻短片的統稱。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小視頻很快流行起來。利用小視頻進行閱讀推廣成為圖書館服務讀者的又一新方式。
小視頻生動形象,且內容短小精煉,易于快速流行和發展,也迎合了廣大群體移動學習和碎片化閱讀的習慣,故受到大家的歡迎和喜愛,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同時小視頻還有評論和彈幕功能,用戶不僅是被動的接受,還可進行討論、交流,從而提高用戶的參與度,進一步提升了閱讀推廣的活動效果。湘潭市圖書館拍攝了一段1分多鐘的“致敬世界讀書日”小視頻,發布在自媒體平臺進行推廣,引發了大家的不斷轉發和點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4.新方式運用的可行性
基層公共圖書館一般可使用的費用較少,網絡直播和小視頻都不需要很多費用來進行運作,比較適合基層公共圖書館。一方面從設備上看,網絡直播和小視頻只需一臺智能手機便可完成,現今智能手機擁有率很高,已經無需擔心拍攝設備問題。從網絡信號上看,4G信號傳播速度快,也很穩定,無論是大城市或是農村地區都已覆蓋;另一方面WIFI信號在基層的各類公共場所都也基本覆蓋,網絡信號方面的快速發展完全能支持直播的進行、上傳、觀看。從軟件上看,直播類和小視頻類APP都設計良好,開展直播和小視頻發布都簡單易學,操作方便。另外,小視頻編輯軟件同樣操作簡單,如“愛剪輯”“快剪輯”等,很容易上手,一般基層工作人員或是普通民眾都能較快掌握,而且視頻制作的質量也很高,可以插入字幕、音軌等,完全可以滿足大家的需求。從制作主體上看,每個人都能拍攝一段小視頻或是開展一場直播。
三、基層公共圖書館借助自媒體平臺引導信息“節點傳播”進行閱讀推廣的措施
自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最大的特點就是傳播主體平民化,普通民眾即可上傳。其次,自媒體是典型的節點傳播模式,“節點”就是信息傳播網絡中的一個個“用戶”,每一位參與信息傳播的自媒體用戶都是一個“節點”。目前,自媒體平臺主要有微博、微信等,新興的有抖音、VLOG等。
1.充分借助自媒體平臺,構建信息節點傳播網絡
現今自媒體平臺自身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很高的流量,基層公共圖書館應充分借助自媒體平臺龐大的用戶群體來擴大閱讀推廣信息的傳播。可在具有影響力、流量大的自媒體平臺上,進行信息的發布、引導、鼓勵讀者推薦、轉發、評論,構建信息節點傳播網絡。參與轉發、推薦的每一個讀者都是一個信息節點,可利用他的社會網絡來實現信息的擴散,信息不再是單一的縱向傳播,而是形成一個網狀傳播。讀者不再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完結者,從而大大提高了信息傳播的覆蓋面,構建出高效快捷的信息傳播網絡。
本館在發布“清風村24小時自助圖書館”等網絡直播鏈接后,采取各種措施號召、引導各類人群,如志愿者、社會團體、普通讀者在自媒體平臺進行轉發、推薦,信息如同火炬傳遞般一棒一棒地往下接力,迅速傳播開來。在本館的承接國家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湘潭市少年兒童主題讀書活動”中,頭一年尚未意識到充分借助自媒體平臺,采取信息的節點網狀傳播的方式,仍然主要是通過擺放海報、發網站、發公眾號、發群等方式進行推廣,并未動員讀者參與傳播,致使活動影響范圍有限。在其后的活動中,我們轉變方式采取多種措施引導讀者進行轉發、點贊等,動員參與活動的小讀者們、家長在各類自媒體平臺發布信息,把普通讀者變成一個個信息節點,使得信息網絡不斷擴大和延展,有效地提高了信息傳播覆蓋面。此后,該項目參與人數逐年上升,吸引青少年讀者年均參與活動人次由創建前的16余萬增至40余萬,影響力越來越大,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2.激發讀者熱情,引導讀者在自媒體平臺成為信息的制造者、發布者
在傳統媒體時代下,信息的制造者、傳播者一般都受到限制,只屬于某些特定的機構、單位。在自媒體時代,信息的制造者、傳播者不再局限于某個機構,某些特定的人,普通民眾也可以成為信息的制造者、發布者,同時加上信息的傳播與評論,讓普通民眾既是信息的制造者、發布者也是傳遞者、接受者。基層公共圖書館應采取多種措施,引導讀者在自媒體平臺發布閱讀推廣活動信息。
比如,可以面對讀者開展一些征集、評比類的活動,激發讀者的傳播熱情。像開展“詩歌中的中秋”等各類小視頻征集評選活動,引導讀者制作小視頻,通過審核后,在流量大的小視頻媒體平臺如抖音、快手上發布,將轉發量納入評選方式之一,這樣擴大了活動的傳播量、覆蓋面和影響力,創新了閱讀推廣方式。在本館舉行的“聲聲抒情”誦讀比賽活動中,我們給參賽者制作了誦讀小視頻,采取網絡投票和專家打分相結合的評審方式,參賽者主動在各類平臺上發布自己的小視頻,并號召自己的親朋好友不斷轉發、投票,最終435220人參與了投票,訪問量達到695260人次,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同時,基層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培育和發展一批志愿者,引導他們參與信息的轉發,或成為信息的制造者、發布者。近年來,“網紅”已經成為一個新名詞,是自媒體平臺蓬勃發展帶來的一種新現象。“網紅”最大的特點就是流量大,粉絲量多。“網紅”的類型多種多樣,有淘寶帶貨類型、吃播類型、唱播類型等等,其中像網紅“李子柒”已經成為傳統農耕文化的一個代名詞,流量眾多,影響力很大。由此而及,我們也可以通過引導、培育出讀書方面的“網紅”。我們可以引導一些愛好讀書的讀者成為本地讀書“網紅”,利用“網紅”流量大,影響力大的特點來進行閱讀推廣的信息傳播,這樣能更好的形成信息節點傳播網絡,信息的傳播面也能更加地擴大。比如,本市一些熱愛閱讀的讀者成立了名為“小妃書屋”的團體,其中群主“小妃”在抖音開了賬戶,發布讀書方面的信息,而且還在抖音進行過一些直播,粉絲量也在慢慢地增多,這是在讀書“網紅”方面的一些初步發展和嘗試。
四、結語
網絡直播、小視頻等新方式能夠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讓閱讀推廣活動的受眾面從現場參加的有限人員擴大至線上人員,實現活動受眾群的增加和推廣效果的增強。新方式借助自媒體平臺進行信息節點傳播,構建人人皆可參與的網狀傳播方式,極大提高了活動信息的覆蓋面、影響力。同時,利用自媒體平臺普通民眾能夠參與信息的創造、發布的特點,采取多種方式,激發讀者熱情,讓讀者自發地成為閱讀推廣信息的制造者、發布者,引導信息大量傳播。在新技術高速發展的現代,基層公共圖書館需更積極地行動起來,讓自身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趕上時代的潮流,為促進全民閱讀,引導閱讀新風尚發揮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鴻英.基于網絡直播媒介的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比較研究[J].圖書館學學刊,2018
[2]百度百科.微視頻[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E%AE%E8%A7%86%E9%A2%91/10043797?fr=aladdin.
[3]百度百科.自媒體[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7%AA%E5%AA%92%E4%BD%93/829414?fr=aladdin
[4]張曉梅.互聯網時代基層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傳媒論壇,2019
[5]張 敏.對基層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思考——以眉縣圖書館為例[C].中國西部公共圖書館聯合會.中國西部公共圖書館聯合會第二屆(2015)年會暨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集(一).中國西部公共圖書館聯合會:中國西部公共圖書館聯合會,2015
(作者單位:湘潭市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