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年有健康的體魄,國家就有強盛的根基。本文結合駐邕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根據現有情況對駐邕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提出幾點建議,例如,改進教學內容、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及時維護體育設施、完善體育教學評價,以期為駐邕高職院校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體育教學改革 ?駐邕高職院校 ?探討
中圖分類號:G8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4(c)-0014-02
Abstract: If young people have a healthy body, the country has a strong found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teaching content,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timely maintain sports facilities, improve the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Vocational college in Yong; Discussion
1 ?高職院校體育改革的重要性
體育教學首要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高職院校要優化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培養高素質人才,體育教師應重視體育教學改革,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以達到體育教學改革的目的。
2 ?駐邕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
2.1 體育課教學以培養興趣為主
南寧市高職院校的體育課以體育選項課為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運動喜好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進行大學體育課學習。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的側重點在于培養學生運動的興趣和愛好,給予學生相對寬松的體育課堂氛圍,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認識運動項目為主。例如,在乒乓球教學正手攻球的講授,體育教師授課重點在與對技術動作的分解,忽視正手攻球的使用技巧,選項課的學生的乒乓球技術水平、身體協調性都有差異,僅依靠單純的理論知識,大多數初學的學生無法理解正手攻球在比賽中時機的運用,對學生終身體育培養的是不利的。
2.2 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不高
目前南寧市各高職院校課堂授課方式主要還是教師進行動作示范指導,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相對缺少,在駐邕各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訪談了解到,學生對于體育課更關心考試的內容及何時進行考試從而結束體育課程。多年來的應試教育使得學生對于考試相對敏感,只關心體育成績對自己帶來的幫助,學生對于體育課的需求都是抱以能夠通過課程,不影響畢業就萬事大吉的心態去選修體育課程,學生對體育鍛煉的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2.3 高職院校體育設施不足
通過走訪南寧市各高職院校了解到,南寧市各高職院校規模相對較小,基本能保證正常體育教學的場地,但走訪發現部分高校對于健身路徑的設置還是偏少,部分健身路徑沒有得到很好的維護,部分已經出現損壞及缺失的情況,學生晚上想下樓鍛煉,卻發現沒有運動器材,久而久之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意愿減低,從而影響整個學校的體育鍛煉氛圍。
2.4 體育教學評價真實性有待商榷
體育教學評價一直作為學校衡量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標準之一,然而體育教學評價雖具有一定參考性,但體育教師通過給學生體育成績高分的辦法來讓自己教學評價的分數提高,有的教師降低對學生的課堂要求以期討好學生。學校評價系統不夠完善,導致體育教師也很少收到學生對自己教學評價及反饋。體育教學評價對于體育教師而言顯得無足輕重,這也導致體育教師不愿改變教學方法,追求上進心不足。
3 ?優化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對策
3.1 改進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要改變教學內容,將教學重點偏移到體育技能的學習和練習中,改變培養體育興趣的思路,學校體育教研室每學年結束,要組織學習和理解新的課改動態,根據最新的發展動態,對教案、新規則的改變,新的技術產生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和優化。學校體育教研室還可以考慮對于擁有優勢的項目增設進階課程,設置提高班。例如:對已選修第一學期的學生,有意愿再選原項目的同學,開設該項目的提高班的選修課程。這樣一來既能促進學生技術水平的提高,還能讓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體育運動技術,保持運動技能學習的延續性,根據學生體育水平的差異,給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
3.2 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當前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調動學生體育學習和鍛煉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而不是盲目地進行體育鍛煉,體育教師要想方設法地提高教學方法和效率,讓學生在課堂中實現主體性,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敢于實施教學改革,利用多媒體,合作教學等有機結合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現如今,手機應用已經進入人們的生活中,體育教師可以利用手機運動軟件或者慕課的形式,布置訓練任務和計劃,通過手機軟件和小程序發布的鍛煉常識和視頻能給學生帶來最新體育鍛煉的知識。信息時代更新換代快,科學理論能很快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體育教師要與時俱進。
3.3 及時維護體育設施,增設新的體育器材
學校要設立體育設施維護的專項資金,定期對學校內的體育設施進行維護,對破損的器材進行更換,定期增設新的體育器材。同時可以購置高新科技的器械豐富上課的手段。例如,乒乓球項目可以采購發球機,提高學生的練習效率。《南寧市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實施方案》正逐步擬定下發,學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對學校的體育場館增加開放時間。將原有只能在大型活動才能使用的體育場館,無償的提供給師生及外來人員使用。既能夠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參與鍛煉機會,還可以增進師生友誼,濃厚院校體育氛圍。
3.4 完善體育教學評價
體育教學評價要能真實反映體育教學效果,發現體育教師在教學上存在的不足,這就要求學校教務部門要重新構建教學評價體系,及時掌握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訴求,對體育教師的各方面素質進行評價考核。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在學期結束前,讓學生寫學期總結的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發表對老師上課的意見及課堂上的不足之處,讓體育教師能夠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想法,這樣既能發現自己在教學上的不足,又了解到學生對體育課堂的需求,加深老師對學生相互之間的印象。
參考文獻
[1] 郭言斌.終身體育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12):31.
[2] 沈廷萍,張紅權.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新模式構建[J].中國職工教育,2014(24):179.
[3] 賈振勇.體育教學改革與實踐應用探[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8(4):140.
①作者簡介:陳虹羽(1987—),女,漢族,廣西柳州人,研究生在讀,講師,研究方向:社會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