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赟
摘要:線性代數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基礎學科,其在工科等非數學專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線性代數在眾多領域研究中的地位也在不斷上升。本文對當前高等教育線性代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滿足學科發展的需要,以期為線性代數教學的改善提供指導意義。
關鍵詞:大數據 線性代數 教學改革
一、引言
大數據時代下,信息和數據的處理逐漸成為人們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目前,大部分資源都是由眾多數據所構成的,線性代數是數據科學的基礎,在數據科學研究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只有深入掌握線性代數的知識并能夠自如的應用,才能在處理數據領域問題時減少困難和挫折。《線性代數》是一門矩陣、向量、方程和行列式變換和分析的學科,通過以簡單的線性方程或者行列式等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對多個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線性代數是一門應用性的學科,是理工專業的基礎課程。其教學目標為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線性代數的思想和模式去解決實際現實中的問題。大數據時代對高等教育的線性代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為其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傳統的線性代數教學大多集中在理論的講解,而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提升方面的關注較少。該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當前大數據時代下學生的發展需要。因此,改變線性代數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是當今線性代數教學改革中的重要課題。
二、大數據給線性代數教學工作帶來的創新改革
(一)利用數據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
要想進一步提高線性代數教學質量,首先應對當前線性代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充分分析,并探討出現該問題的因素,基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技術,例如各種學習平臺等,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利用大數據分析課程大綱和課程內容進行分析,從而提煉出知識結構,掌握課程的重點和難點所在。通常情況下,線性代數主要包括三大版塊,分別為線性方程組、行列式和矩陣,針對上述版塊進行討論。了解學生對每個版塊的知識掌握情況。采取因材施教和個性化的教學模式,掌握學生的知識盲區和薄弱點,從而針對性增添或者刪減部分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對于涉及到大量計算的教學內容,例如線性方程組的結構、對角化、分塊矩陣等,教師可通過相應的模擬軟件,使學生了解計算原理從而更便捷的進行計算,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
(二)利用大數據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
“大數據+”是基于當代信息高速發展背景下所形成的。目前,該平臺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大領域中。其中教育云平臺將現代教育和大數據有機結合起來,使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多種信息技術服務于現代教學,顯著提高了教學質量,改善了傳統教學中資源有限的弊端,實現了“教、學、考、評、管”等多方面的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應用大數據技術等幫助學生了解到大數據在線性代數中的應用,從而培養學生利用大數據來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教學環節時,可通過引入馬爾科夫鏈、人口流動和投入產出模型等,引導學生通過大數據來分析和操作。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獨立自主的完成大數據的分析,并對其線性代數問題解決帶來一定的啟發。此外,教師還可通過數學建模實驗,提高學生的建模能力。將復雜的數學問題以簡單的模型代替,并進行求解,從而增強學生的抽象思維等。用大數據呈現線性代數的假設、建模和求解等全過程。
(三)創新大數據時代下的教學觀念
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在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知識掌握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能夠。對此,線性代數教師應加深對該學科的理解和認識,明確該學科在高等教育下的重要性,同時教師還應不斷反思學生的課堂行為,積極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觀念,實現大數據和課堂的有機結合,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大數據思維。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為學生獲取知識提供了多樣化的途徑,同時也對學生的數據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課堂中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有限,只能從單一的課本和教師的講解中獲取知識,無法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因此,線性代數教學的改革應注重改變教學模式,意識到大數據在實際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大數據思維,引導學生通過大數據等來獲取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運用大數據。在課堂中教師要在完成課堂教學目標的同時,通過為學生布置一些應用性較強的習題,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高等教育下學生的發展方向和追求不同存在較大的差異,部分學生選擇繼續研究,而另外一部分學生可能會選擇就業等。因此這些習題應涵蓋不同的層面,以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要。對于考研的學生,教師應側重理論層面的研究,培養學生深入思考的能力。而對于就業的學生,教師可選擇一些應用性較強的題目,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從而使教學目標更為明確。此外,教師還應對大數據時代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積極順應時代的變化,做好充分的準備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最大限度的發揮大數據的作用,創新課堂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創新大數據時代下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在教學方面應積極實現大數據和教學的結合,發揮大數據對教學的促進作用。積極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數據的到來為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條件,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可通過案例啟發、課堂展示和討論以及視頻演示等多種形式來豐富課堂形式,使學生較深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將線性代數的抽象知識以具體和生動的案例展現出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教師還可通過大數據對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分析,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針對性的改變課堂的教學重點,不放棄每一位學生,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模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大數據的到來促進了課堂的交互性,為教師改善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可能。通過大數據進行交互式教學,建立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在教學平臺上完成課前預習和課后作業布置等內容,通過在線監測學生的學習完成情況可以了解學生的知識薄弱點,進而可以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多以板書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該教學模式不僅占用了較長的課堂時間,同時還因單調、乏味等使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教師應廣泛利用各種教學輔助工具,如多媒體、音頻影像以及PPT展示等,增添學習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新穎好玩的內容放入PPT中并展示給學生,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同時還節省了板書的時間,有助于教師掌握課堂節奏,全面提高課堂效率。此外,教師還可在PPT中拓展和課堂知識相關的有趣內容,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活躍課堂氛圍,通過擴充知識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使所學知識得以消化吸收。
(五)實現多元化教學模式——微課、慕課
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多是講授加板書的模式。盡管板書能夠以較為直觀的方式使學生了解到課堂的重點和難點,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發現,由于黑板容量有限,因此板書不足以突出課程的全部知識點。此外,板書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耗費課堂時間,從而導致課堂效率下降。多媒體的出現改變了板書的教學模式,通過將圖片、視頻和音頻等信息匯集到課件中,從某種程度上節省了課堂時間。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多媒體課件往往包含大量的信息,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和理解,從而導致部分學生無法跟上教學節奏,并且無法抓住課堂重點。大數據背景下,人們所面臨的數據量不斷增加,與此同時,線性代數理論也更為豐富。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借鑒先進的教學模式,例如微課和慕課等方式,實現針對性教學。將復雜的知識點以簡單易懂的視頻呈現出來,幫助學生理解。此外,教師還可通過與學生進行在線互動等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針對性的進行完善。
三、結語
現如今,大數據和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愈加緊密。線性代數作為大數據的基礎,對學生大數據思維的構建和大數據的應用具有重要作用。對此,教師在線性代數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線性代數的認識。同時還要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備課,在教學中滲透大數據的概念,幫助學生更好掌握大數據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玉娟.大數據下的線性代數課程教學[J].無線互聯科技,2019(07):85-86.
[2]覃利華.大數據時代下線性代數教學改革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24):102-104.
[3]閔莉花.線性代數課程“互聯網+”教學模式初探[J].科技資訊,2015(027):115-116.
[4]胡瑩瑩,孫毅.《線性代數》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思考 [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3):49-52.
[5]黃小玲,葉國棟.高校《線性代數》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9(27):66-67+84.
[6]馮瑩瑩,熊彥.線性代數課堂教學方法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1):23-24.
基金項目:本文受“高等學校大學數學教學研究與發展中心項目”資助。
作者系南京工業大學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