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芝
摘要:竹笛是我國比較傳統的一種吹奏樂器,其演奏風格主要可以劃分為竹笛北派和竹笛南派的演奏風格,不同的竹笛演奏風格體現出不同的特色,演奏者通過不同風格的演奏,能夠展現出不同的藝術魅力。目前我國對傳統藝術的重視性不斷提高,為促進傳統竹笛的進步和發展,使傳統竹笛的演奏風格有效發揮出來,本文就針對傳統竹笛的演奏風格特點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體建議,希望能對傳統竹笛的演奏風格特點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關鍵詞:傳統竹笛;演奏風格;特點;建議
中圖分類號:J632. 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15-0126-02
一、前言
傳統竹笛作為我國比較傳統的一種藝術,已經形成了較為獨特的風格流派,根據目前的研究進展:可將傳統竹笛演奏分為南派和北派;并且,按照藝術表現的形式可以劃分為傳統派和現代派。各派別之間能夠實現兩者的相互補充,使傳統竹笛的傳承得到了有力保障。雖然我國傳統竹笛的發展腳步從未停止,但在受到各種現實因素限制的情況下,傳統竹笛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難以滿足我國人民的實際需求,不利于傳統竹笛的持續發展。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傳統竹笛的演奏風格特點,提出一些合理的發展建議,促進傳統竹笛朝著良好的方向不斷發展,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我國人民及社會發展。
二、傳統竹笛的演奏風格特點分析
(一)南派竹笛的演奏風格特點
南派竹笛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及浙江等等,比較重視小橋流水人家一般的感覺,這主要是因為南方的氣候環境較為舒適,使得南方人對藝術的追求比較細膩,通過竹笛來演奏江南小調、江南絲竹、南方戲曲音樂等等,能夠給人帶來典雅秀美、醇厚圓潤的感受,體現出較為明顯的曲笛特色。對于氣體的運用,需要做到緩和、均勻、飽滿,避免斷奏和強吐等。
1.氣體特點。柔和、平穩是南派竹笛對氣體運用的主要特點,比如在欣賞俞遜發、陸春齡、趙松庭等南派竹笛演奏者的作品中,能夠充分感受到這些演奏者吹奏的氣體是比較平穩均勻的,即便是在選擇腹震音進行演奏的時候,也能夠感受到相對平穩的氣息線條。只有在利用竹笛進行昆曲的演奏時,才能夠感受到氣息線條具有一定的起伏度,能夠感覺到與唱腔相同的變化,給人帶來濃厚的書卷氣的感受①。
2.演奏技巧。南派竹笛的演奏技巧包括了顫音、疊音、增音、打音等等。其中顫音可以劃分為氣顫音和指顫音,氣顫音就是利用腹部肌肉來控制氣息,其效果比較像拉弦樂器的揉弦;指顫音就是手指在音孔上進行快速、反復的閉合,比較像拉弦樂器的顫指。疊音就是將吐出下一個同度音的時候,按在音孔上方麗度的按指向上抬后迅速按下,可以防止在南方樂曲演奏中出現過度使用吐音的情況。增音就是在將吹完某個樂音的時候,在合適的時機送出一個尾音,能夠帶來曲盡意未盡的感受。打音就是按在音孔上的手指打一打,實現對同度音的分隔。
(二)北派竹笛的演奏風格特點
北派竹笛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南、山東、西北等地區,在演奏過程中比較重視對日常生活的表達。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區的氣候比較干旱,對群眾的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常常都是以較為粗獷的音樂進行竹笛演奏,比如:山歌演奏、二人臺音樂、梆子戲曲音樂等等,能夠充分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積極的力量。同時,北派竹笛比較擅長對自然聲響和戲曲唱腔進行模擬,體現出較為明顯的北方梆笛特色②。
1.氣息特色。在選擇北派竹笛來進行音樂演奏的時候,演奏者的氣息要做到有力、剛勁,如同北方人較為粗獷的性格。比如北派竹笛演奏者馮子存的作品就能夠讓人感受到高亢、熱情、嘹亮的笛聲,只有保證氣息的深厚,才能夠保證北派竹笛的演奏效果。
2.演奏技巧。北派竹笛的演奏技巧包括了吐音、滑音、垛音、花舌等等。其中吐音就是利用舌頭的動作來進行發音,能夠起到渲染氛圍的效果。滑音就是對手指和氣息進行結合產生的效果,能夠給人帶來較為濃厚的生活氣息。垛音就是利用音孔上手指的快速拍打和強烈的氣息產生的效果,比較像打板的音響。花舌就是口腔內舌尖部分的快速顫抖,能夠發出較快的碎音效果。
三、當前我國竹笛的表現形式分析
近年來,隨著傳統竹笛的快速發展,竹笛出現了“傳統派”和“現代派”這兩種表現形式,兩者從不同的角度對竹笛發展產生了較為重要的影響。
(一)“傳統派”的表現形式
目前竹笛“傳統派”的表現形式主要以傳承、古樸作為脈絡,這在演奏者身穿古香古色的服裝上也能夠得到體現,可以帶來較為強烈的視覺沖擊,借助服裝與笛聲的雙重效果對聽眾進行文化熏陶,使其能夠充分感受到這一傳統文化的點點滴滴。同時,竹笛“傳統派”體現出較強的傳承性特征,在選擇曲目或表演形式的時候,需要查閱大量的歷史及文獻資料,從而保證竹笛的表演形式能夠有史可依,力求在促進竹笛傳承和發展的同時,使受眾能夠充分了解竹笛的歷史溯源③。
(二)“現代派”的表現形式
與竹笛“傳統派”的表現形式相比,竹笛“現代化”的表現形式出現了較大變化,演奏者普遍都是身穿西式服裝,這是因為將西方人的道德素養及價值觀念融入其中,可以在感受這一傳統文化的同時,對西方文化產生一定的想法。同時,竹笛“現代派”的音樂元素加入了一定的現代化成分,緊跟時代發展對現有的思想觀念進行更新,能夠為竹笛發展提供新的理念,使受眾接觸到風格不同的竹笛表演藝術。
四、傳統竹笛的發展現狀及相關建議
(一)傳統竹笛發展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傳統竹笛的發展逐漸加快,且逐漸體現出一定的優勢,但是想要促使傳統竹笛成為世界藝術,就必須要解決傳統竹笛面臨的困境。具體來講,傳統竹笛是我國一種較為傳統的民間藝術,外界人士對傳統竹笛的了解不夠深入,甚至沒有機會接觸傳統竹笛,再加上我國對傳統竹笛的宣傳不夠重視,導致傳統竹笛的發展受到極大限制。同時,無論是哪一門藝術都并非是獨立存在的,傳統竹笛必須要與其他樂器藝術進行交流,實現不同樂器的相互補充,從而促進傳統竹笛的持續發展。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傳統竹笛與其它樂器之間的有效融合較少,不同樂器的演奏者無法做到相互融合,使得傳統竹笛的傳承及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④。
(二)促進傳統竹笛發展的具體建議
傳統竹笛的發展歷程較為久遠,其形式也越來越多,有些表現手法對當前竹笛的發展也有著較好的參考作用。然而在傳統竹笛的快速發展過程中,由于這一藝術發展過快而留下諸多問題,這就需要充分了解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做出科學合理的調整,使其能夠朝著良好的方向不斷發展。
首先,在學習竹笛的時候,首先就要充分了解傳統竹笛的發展,這就需要將有關竹笛的歷史知識傳遞給竹笛愛好者,激發青年群體對竹笛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在理解竹笛這一藝術的基礎上,努力研究并學習竹笛,為傳統竹笛的傳承及發展提供有利支持。其次,需要加強竹笛與其他樂器的交流,通過開展各種研討會來促進各種樂器的相互理解,進而產生更多新的思想,為傳統竹笛的進步和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最后,可以將竹笛融入到教育系統中,使其能夠成為一門音樂課堂,從小培養學生的音樂熱情,使其能夠積極參與到傳統竹笛的學習和發展中,為傳統竹笛的傳承提供更多力量⑤。
五、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竹笛是我國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寶貴財富之一,能夠借助這一藝術將一些積極的能量傳遞給聽眾,使聽眾在感受藝術美的同時,幫助聽眾陶冶情操。
目前傳統竹笛的演奏風格和表現形式逐漸增多,使得竹笛具有更加豐富的韻味,但是在竹笛發展中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需要采取合理的對策來解決竹笛發展的困境,使其能夠逐漸走入到我國人民的學習和生活中,為中國竹笛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注釋:
①白春懋,竹笛南派藝術風格與戲曲藝術的淵源[J].四川戲劇,2020(01):168-170.
②李微微.中國南派、北派竹笛音樂風格對比[D].長春:吉林藝術學院,2019.
③孫川越,笛曲中的南北風格交融——以《早晨》為例[J].當代音樂,2018(08):152-154.
④李貴中,竹笛演奏風格流派與表現形式初探[J].民族音樂,2018(01):9-11.
⑤李貴中.竹笛演奏過程中情感表達淺析[J].黃河之聲,2017 (04):78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