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語言能力是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寫作能力體現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高低。英語寫作指導課,是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然而,傳統的寫作指導課存在教學觀念陳舊、方法單一、目的不明確等問題。思維導圖可以篩選、分類和組織信息,在分散的知識之間建立聯系,把隱性的知識顯性化。本文旨在探討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謀篇布局、梳理詞匯、確定中心、提升講評效果等方面的應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英語寫作教學;應用
【作者簡介】陳志君,福建省泰寧第一中學。
一、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分析
英語書面表達是高考題型中一個重要部分,它占的分值比例較大,考查學生在具體語境中運用已有的知識表達觀點,提出建議和要求等的能力。學生的英語表達地道與否,直接體現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高低。因此,積累詞匯,培養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尤為重要。英語寫作指導課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主陣地。《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要求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能通過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獲取信息、傳遞信息、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從而實現交際的目的。新課標對學生提出了一個新的寫作要求,但如今英語寫作教學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表現如下:
1. 教學觀念陳舊,方法單一。傳統的寫作指導課中,教師過分強調句子的漢譯英的功能,忽視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忽視語篇的構建能力的培養。教師過分強調寫作模板的運用,寫作指導缺乏思維的引導和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2. 目標模糊,目的性不明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歸為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這就要求教師樹立課程意識,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它是一個循序漸進、水到渠成的過程。教師在英語寫作指導課中要有一個目標意識,細化目標,規劃訓練要求,逐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就目前的英語寫作指導課來看,教師仍然存在訓練目標不明確,只停留于句子簡單機械操練,一味地要求學生機械記憶。課程設計缺乏一定的層次性和有效性。
3. 學生寫作思維混亂,錯誤百出。學生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視。在傳統的寫作教學中,學生存在寫作熱情不高,審題能力弱,信息篩選能力低,詞匯儲備不充足,表達上存在詞不達意,語篇構建能力弱等現象。從以上現象可以看出學生在寫作上舉步維艱,能力與要求嚴重不符。
二、理論基礎
思維導圖(Mind Map)首次提出是在20世紀60年代,是由英國人東尼·博贊創造的一種高效學習工具。它使學生能夠通過這一工具來開發自身腦力。其實質是對人的左腦和右腦分別進行邏輯、文字、數字、順序以及想象、圖像、顏色、空間等方面的調動,進而使人的大腦潛能被開發。思維導圖利用圖文并重這一技巧,將各級與主題相關的信息用圖形表現出來,使其能夠在學生腦海中形成記憶鏈接。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挖掘題材、收集信息、發散思維,為寫作教學的順利進行掃清障礙。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圍繞一個主題或話題進行思維的擴散,或挖掘主題意義或在分散的信息之間建立一個有效的聯系,使隱性信息顯性化,使學生在寫作時不再處于迷茫狀態。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構建知識網絡,理清寫作脈絡,并進行知識的重組和有意義的表達。
三、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1. 謀篇布局,搭建框架。眾所周知,寫作是有一定的邏輯關系的,在寫作中,我們首先應想好篇章的布局分布,為寫作的順利進展搭建框架。思維導圖把數字、文字等與圖像結合在一起,有效地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讓知識的邏輯性和條理性分明地表現出來。思維導圖寫作模式的應用,可以提高高中學生在英語文章布局方面的能力,以此訓練學生寫作的條理性。比如,假設你是李華,最近你在某西餐廳和一位朋友聚餐時發現餐廳沒有考慮殘疾顧客的一些需求。請你用英語給餐廳負責人史密斯先生寫一封建議信,建議餐廳改進服務質量。
要點1.為盲人顧客讀菜單;
要點2.服務人員學會使用手勢語;要點3.為坐輪椅的顧客設置專門的餐桌。在這篇寫作中,筆者指導學生畫出了以下思維導圖:
通過這樣的思維導圖,讓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寫作意圖并列出了寫作思路,保證了寫作的順利進行。
2. 發散思維,梳理詞匯。思維導圖就是這種工具,可以把零散的信息通過某一主題或關鍵字等與其他相關的信息建立聯系。在寫作過程中,學生不免會遇到詞不達意的現象,或者說直接用中文翻譯成英文的方式來表達句子意思。這樣就會出現詞窮,或者中國式英語等現象。為了幫助學生克服這一困難,筆者在多數情況下,會利用思維導圖的樹狀圖的方式幫助學生理清相關的詞匯或句型。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取頭腦中潛伏的語言知識,使隱性的知識變得顯性化。通過鼓勵,學生先寫出常用的詞或較為低級的句型,然后利用發散思維鼓勵學生寫出高階詞匯或者高級句型,以此幫助學生順利解決了詞匯大關。
3. 圍繞主題,確定中心。在書面表達題中,有時會遇到開放式或半開放式的作文。如果審題不清,就很容易出現跑題的現象,為了幫助學生避免出現“跑偏”的現象,我們可以借助發散狀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找準中心,逐漸理清或確定寫作主題。例如,(2017年全國Ⅰ卷)假定你是李華,正在教你的英國朋友Leslie學習漢語。請你寫封郵件告知下次上課的計劃。內容包括:(1)時間和地點;(2)內容:學習唐詩;(3)課前準備:簡要了解唐朝的歷史。這篇寫作,考生在寫時很容易陷入誤區,錯把唐詩的歷史當成主題,從而大幅度介紹唐詩的歷史以及意義。實際上,本文只是要求介紹一次關于唐詩的活動。所以,在審題確定寫作主題時,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找準寫作中心,從而避免學生走錯路或走彎路。
4. 巧用圖形,提升講評效果。書面表達在寫完之后有一個講評的環節。如果按照以往的舊模式講評,往往會出現老師辛辛苦苦地講,學生平平淡淡地“看”,書面表達的講評效果往往大打折扣,收效甚微。如果借助思維導圖的層級圖就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句子的品質,體現高階思維。例如,在講評書面表達時,可以要求學生先把自己的原句列出來以供其他的同學進行討論。在討論后,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上臺呈現討論的結果。例如句子:我們可能需要一場全國性的運動,這樣人們就會意識到抽煙的危害。學生首先能寫出句子1,然后要求學生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學生逐漸地就可以寫出句子2、3、4等。這樣的方式體現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了直觀的聯系。如圖所示:
四、注意事項
1. 合理使用思維導圖。思維導圖雖然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記憶、理解、歸納、整理已學的知識,但是教師在使用的過程中應把握好“度”。并非每篇文章、每節課都要使用,否則會影響上課的進程和效果,使教學目標難以達成。
2.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思維導圖只是一種學習工具,它的使用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要發揮好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教師應在課前設計好思維導圖,確立中心詞,明確知識之間的層級關系,逐步幫助和引導學生畫好思維導圖。
五、結語
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寫作教學中,不僅幫助學生理清了英語寫作的思路,而且還幫助學生學會組織語言,構建寫作框架,發散思維,梳理詞匯,挖掘了寫作潛能,從而鍛煉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使復雜的寫作變得相對簡單。總之,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和教學工具。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著),張鼎坤,徐克茹(譯)《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張婷.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妙用[J].教師,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