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 1145(2020)4- 051- 02
摘 要 黨建工作信息化是實現黨務管理扁平化管理,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方法的重要手段,對我黨在新時期黨建工作的自我革新、自我升級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文章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并依據實際情況提出了相關措施,對提升企業黨建工作水平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黨的建設 互聯網 具體措施
黨建工作是我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自建黨以來我黨一直十分重視,黨的建設還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斗爭歷史上中能夠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之一。在互聯網迅猛發展,信息化深入到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的當下,如何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黨建工作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一、黨建工作信息化背景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牢牢把握時代發展脈搏,與時俱進提出了加強黨建工作信息化的要求。黨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對黨建工作信息化非常重視,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強調“互聯網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也是我們面臨的最大變量。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明確要求“要高度重視信息化發展對黨的建設的影響,做到網絡發展到哪里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里,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改進黨員教育管理”,并深刻指出“將信息技術應用到黨建工作中,既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黨建工作改革創新的必然要求”。
面對黨建發展新形式,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和《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從頂層設計上對黨建工作信息化做出了要求和指導,為全黨開展黨建工作信息化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作為科技創新排頭兵,國有企業公司更要緊跟黨中央戰略部署,帶領所屬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加強黨建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利用大數據,探索“互聯網+黨建”、“智慧黨建”,推動黨建工作信息化,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斷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助力企業強黨建強發展。
二、黨建工作信息化內容
黨建工作信息化并不僅僅是提升黨建工作信息化、數字化水平,而是要將傳統優勢和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通過信息集成、數據共享、業務同步,實現管理精細化、服務精準化、手段智慧化、工作規范化,真正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和管理服務水平。
(一)打造“智慧黨建平臺”,提升管理服務水平
“智慧黨建平臺”是利用互聯網網絡,運用信息技術規范各方面流程,實現黨建工作的移動化、透明化、在線化的黨建信息系統。利用“智慧黨建平臺”將把基層黨建的傳統優勢與現代科技的技術優勢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信息系統來管理基層組織和黨員建設,記錄監督組織生活的開展情況,提供黨員教育和學習資源平臺,傳達黨內制度精神,展示黨建工作流程等,以提升黨建管理和服務水平。
“智慧黨建平臺”建成后將可以與全國黨員信息系統實現互通,追蹤到公司總部及下屬單位每個支部、每名黨員的信息,實現黨組織設立、注銷、黨員組織關系轉入、轉出等功能。基層黨建信息化促進了黨員管理管理工作的進步,使得上級黨組織能更加直觀、形象的對基層組織和黨員進行管理,針對不同群體黨員尤其是其中的流動黨員,采取精準有效的措施,確保黨員流動到哪里,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就跟進到哪里,讓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失”、“高飛不斷線”、“人走千里一線牽”。
除黨員和黨組織信息外,“智慧黨建平臺”將記錄包括“三會一課”、“兩學一做”、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主題實踐活動等組織生活的開展情況、黨務公開信息等,各單位黨委可以隨時對“三會一課”開展情況進行實時查看,實現對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的有效監督。
此外,“智慧黨建平臺”將提供經過梳理的權威的信息和高質量教學資源,建立黨建理論資料數據庫,讓黨員、黨務干部隨時隨地查詢、學習政治理論,實現黨建理論信息資源共享,避免黨員干部在互聯網的海量學習信息面前無所適從,提高權威信息獲取效率和學習效果。
同時,黨員可以通過手機APP深化運用“碎片化時間”,利用上下班途中,午休時、晚睡前這些零散時間學習,提高學習自由度,實現“全天候學習”效能最大化。
(二)線上線下結合,加強教育交流
作為特大型企業,其項目分布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不少項目地理位置偏遠,面對面的黨員教育和交流難度較大,“說教類”形式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不時空限制的黨建手段需求愈加明顯。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段,組織網上交流學習就成為有益的補充。
公司可以利用目前已建設完善的視頻輔助平臺,通過遠程視頻會議的形式,進行大范圍的黨建宣傳和教育活動。除此以外,本著管用、好用、實用、愛用的原則,也可以要求所屬各單位充分利用包括視頻會議、實時通訊等手段,打破時空局限,突破線下與線上的界限、既堅持“面對面”又發展“鍵對鍵”,與“智慧黨建平臺”聯動,采取圖文并茂、靈活有效的教育培訓模式,促進網上課堂、黨員學習在線交流、網上民主議事懇談、網上“三會一課”、“兩學一做”等落到實處,打造“全天候、開放化、菜單式”的黨員教育新模式、實現“永不下課”的權威交流學習平臺。
(三)運用大數據,推動精準管理
當前,以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已經滲透至各個領域,并正深刻地改變我們的社會形態、生活習慣、組織方式和行為方式,公司應建設大數據平臺,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數據共享。以數據化為核心,大數據在黨建工作中的運用和實踐,將推動黨建工作精準管理,進一步提升黨建效能,不斷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通過大數據對黨建教育學習進行分析,配合各單位黨建工作需求,可對本單位、本行業、本地域特色黨建信息資源進行高效整合和個性化應用,將優質黨建服務提供給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更好地滿足各單位黨建工作個性化的需要,對于組織和個人所需要的內容實現精準推送,為各單位黨組織的黨建宣傳、教育、學習、工作提供360°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務,有效提升黨建教育的學習效率。
各單位黨組織可依托“智慧黨建平臺”的大數據,對黨員隊伍情況和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進行實時分析研判,及時發現問題,不斷改進各項工作,為黨組織及時調整工作重心,對標正確方向,提供全方位數據支撐服務。
通過大數據采集,將黨員領導干部的誠信記錄關聯至電子誠信檔案,實現對黨員領導干部的強制規范和剛性約束,與年度目標獎、學習培訓,評先選優、選拔任用等激勵工作掛鉤。充分利用大數據,構建統一的干部綜合評價管理信息系統,提高組織識人辨人精準度以及選人用人公信力,著力破除干部考察評價監督中存在“完整性不夠、前瞻性不強、雷同度較高”等共性難題。
(四)重視隊伍建設,提升黨建工作信息化水平
要推廣以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在黨建業務領域的使用,還要切實加大對黨務工作者信息以及網絡相關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訓,提高黨務干部計算機及其他現代辦公設備的操作熟練程度,掌握信息化平臺的系統管理和維護基本常識,提升網絡安全責任意識,提高信息化水平和輿情處置能力。同時,還要強化對黨建工作信息化后備力量的培養,通過體制機制的建立與保障,在保持后備力量持續穩定的基礎上提升人才隊伍的黨務和信息化業務綜合水平。
三、結語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推進黨建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是全面從嚴治黨在工作理念、思維方式和路徑方法上守正出新的體現。我們正處在一個深刻變革的時代,信息化手段的快速發展,給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無論是“互聯網+黨建”還是大數據“智慧黨建”,根本出發點是加強黨的領導、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黨建工作要與時俱進,變被動為主動,應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用互聯網思維來服務黨建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推進黨建工作方式方法的轉變,不斷提高黨建工作信息化、科學化水平,提高黨建工作的效率,更好地為黨員、群眾服務,提升黨的凝聚力和號召力,為黨的偉大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