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威
中國人對人類文明的貢獻,除了四大發明之外,最重要的是考試制度,以及依托考試制度而建立起來的官僚制度、理性政府。
說起來雖然遙遠,但這五者,都直接成為了建構現代社會的起點。指南針為大航海創造條件,火藥則為大航海以后的殖民主義提供了暴力支持,造紙術為知識的積累提供了載體,而印刷術則讓現代民族意識得以形成。
考試制度,則讓歐洲封建制獲得了最可行的替代方案,從而讓政府得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權力,而不是少數階級的分肥對象。
中國社會一直困惑于一個命題:我們究竟為現代社會提供了什么背景技術和基礎建構?五大發明都是,并且其作用大于任何具體的技術和知識創新,后者植根于前者開辟的全新時空。
但人們的困惑未能得到解決。這五大發明,都誕生于前現代社會,世界進入近代以后,中國人在重大的文明貢獻方面就陷入了停滯,在現代世界的地基當中找不到新的刻著“中國創造”的磚塊了。
“一說就是四大發明”,這是人們常有的抱怨。要擺脫這一困惑,需要發展教育,歸根到底還得回到第五大發明—考試制度。考試制度不再是某種社會形態、國家制度得以建立的獨特依托,而已經成為社會存在和賡續的基礎。
正因為其作用是基礎性的,所以它就特別重要,是社會的生命力、人的希望的來源,是人類避免掉入無規則競爭狀態的依靠。人們可以拋棄一切具體的制度和技術,但不能拋棄考試制度,否則所謂現代,就要被顛覆。它可以被持續改革,可以有很多存在形態,但它的核心作用和基本精神無法替代。
頂替者不但是在偷取人生,而且是在挖掘現代社會的地基。
所以,當陳春秀、茍晶被頂替上大學的故事披露出來,繼而山東省有關部門查出多達242人被頂替上大學,的確令人脊背發涼。頂替者不但是在偷取人生,而且是在挖掘現代社會的地基。
山東省成立了工作專班,一人一案,逐個嚴查,這樣的行動令人感到安慰。
比頂替者以及操作頂替流程的人將會受到何種懲罰更為重要的,就是行動必須要撫慰社會人心。如果連對高考公平的信心都變得不確定,那么在其他任何方面,信任都是奢談。
然而要撫慰社會人心,山東一省的行動恐怕還不夠。幾個問題迫切需要答案。
一是,既然漏洞存在,并且如此容易被上下其手,那么問題僅存在于山東嗎?
二是,這樣的漏洞是僅存在于紙質時代,還是可以延續到電子時代?
三是,當下不論是否存在漏洞,都應該有一個權威的說明,并且告訴人們整體上做了哪些改進。
四是,是否有必要設立針對性的刑罪,從而讓頂替者和頂替流程操作者付出與受害者的真實損失相對等的代價?
今年的高考很特殊,除了頂替案件令人咋舌之外,疫情的持續讓孩子們心中忐忑,還有像載有高考學生的安順公交車墜河,黃岡500多名學生因為水患被圍等事件,都讓人為那些努力的孩子們心痛不已。惟愿世事太平,不要讓這樣的特殊性再次重演。
孩子們,高考,沒有人能幫你。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去實現沒有人能取代你。你們要知道,這個世界有很多不公,但始終有人忿忿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