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和雨 董麗

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正處于起步階段,如何有效地促進大學生創業是近年來各界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學生創業的現狀,在創業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幫助學生樹立良好創業意愿的對策和建議。
一.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
大學生創業是一種以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的特殊群體為創業主體的創業過程。大學生是否選擇創業以及能否成功創業,受到其所處的社會環境、政策環境和自身的創業意識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一)大學生創業的社會環境分析
當前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大學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敢于嘗試投身創業的大學生不在少數,可最后成功的卻并不多。大學生創業失敗是由于當前社會環境的不樂觀。大學生創業,雖然他們年輕有激情、敢于冒險,受過高等教育,有較好的專業知識體系和文化素養,但是由于他們剛剛畢業踏入社會,心思單純,戒備心不強,容易上當受騙,而且大學生對創業知識了解較少,缺乏必備的創業能力,而其創業動機和目的較強,創業選擇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易受投機思想和跟風氛圍的影響,這些環境因素都未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良好的社會氛圍。盡管絕大部分高校都開展了關于大學生創業的宣傳講座,甚至創辦了類型各異的創業教育培訓機構和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有效激發了大學生參與創業活動的熱情,但真正的創業行動者卻寥寥,這對于促進大學生創業的發展還遠遠不夠。
(二)大學生創業的政策環境分析
我國政府十分重視大學生的創業問題,近年來投入了大量資金,出臺了融資、稅收、創業指導等多方面優惠政策,例如,對大學生創業增加稅收優惠,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小型微利企業,按國家規定享受相關稅收支持政策;增大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支持,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可在創業地按規定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免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享受培訓補貼;免費創業服務;以及取消落戶限制。這些扶持政策對大學生創業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
二、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創業知識匱乏
大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習的課程多為專業理論課程,雖然也開設了創新創業的相關課程,但是課程設置的科目較少,課時占比不高,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也不足,僅有的少數創業課程所教授的內容中涉及到相關的創業知識和創業技巧的講解并不系統,從而導致大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了解十分有限。中國俗語說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只有真正了解到什么是創業,怎樣創業,如何做好創業前的相關準備,才能在真正將創業變為實際操作時如魚得水。而在一些大學的課程設置中,創業的相關知識少之又少,甚至根本沒有,更有一些課程形同虛設,對于大學生創業來說受益很少,難以從中吸取養分。
(二)大學生創業意愿不強烈
目前,大多數大學生對于自身的未來發展并沒有制定一個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走一步看一步成為在校大學生面向未來擇業的一種常有態度,很少有學生真正深入分析自己的未來。大學生對于創業的認可度并不大,相較于有風險的創業,他們更愿意選擇安穩的工作,就算工資不高,他們也不愿選擇創業,考研、考公務員、尋一份穩定工作是大多數大學生的首選擇業方向。究其根本原因,主觀上是大學生個人的創業意愿不足,客觀上是由于大學生畢業后首先面臨的就是經濟獨立問題,很多大學生無法承受創業初期的經濟壓力。
(三)大學生缺乏啟動資金,實踐經驗不足
大學生在求學期間通過自己工作來承擔其花銷的占比并不高,其主要經濟來源是通過家長供給的方式獲得,特別是有些專業因所學的專業知識限制,很難找到一份既不影響學業又可以獲取一定經濟收入的兼職工作。加之,大學生對貸款了解甚少,亦無償還能力,所以啟動資金的缺乏使大學生創業的觀念被扼殺。資金作為創業的第一道難關,一直是影響當代大學生創業的一大因素。大部分學生對于創業的態度都是只敢想,不敢做,面對創業的未知風險選擇退卻,尤其是在剛畢業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時,他們寧愿暫時放棄自己的創業夢想。
(四)大學生創業風險大
筆者在調研中還發現,很多大學生觀念保守,喜歡安于現狀,不愿意主動參與不確定性較多的活動。當其所學專業知識與創業知識不能完全對接時,創業的風險較高,創業失敗率較大,面對這種現實,大學生往往不愿獨自面對這種創業風險,更缺乏承擔創業失敗的勇氣。雖然社會上不乏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案例,但是在生活中可借鑒的成功案例相當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打擊了大學生創業的激情。
三、促進大學生創業的相關對策
(一)加強創業課程建設,讓創業走進課堂
首先,應將創業思維與專業素養的培養融為一體,使學生在接受專業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滲入創業思維。其次,構建系統化的創業課程。高校設置創業課程應實行選課學分制,給有意愿創業的大學生一個系統學習的機會,而不應僅局限于以往成功案例的分享,其關鍵在于能夠為大學生提供一套完整的創業課程體系,幫助他們了解當前的創業環境和相關政策,掌握必備的創業技巧和方法,增加他們創業的信心和勇氣,降低其創業風險。最后,創建校園大學生創業媒體平臺,開設創業就業公眾號,發布創業機會,創業機會,創業代表的成功創業事跡等,廣泛宣傳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典型代表,達到潛移默化的創業教育。
(二)提高大學生個人綜合素質
創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大學生擁有良好的心態、堅持下去的勇氣、以及不怕吃苦決不放棄的決心。這就要求大學生努力學習,提高自身專業知識與技能,學有余力之時多參加創業比賽和創業實踐,積累創業經驗。創業要求大學生具有冒險的精神、堅持的毅力,吃苦耐勞的品質,還要具有有效的執行力、良好的學習能力。只有一個大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得到了有效提高,其創業的意愿和成功率才可能大幅提升。
(三)完善獎賞機制,改善比賽方式
高校應該努力完善大學生創業比賽的獎賞機制,增加創業大賽的優勝獎金,增設創業鼓勵獎項,發放高質量創業獎勵證書,還應采取大學生創業大賽的學分置換制度等,努力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加創業比賽。對于那些獲得創業大賽優秀名次的大學生,應由專門的部門負責跟蹤了解、大力扶持獲獎的創業項目,將創業規劃變為創業實踐,讓他們更加體會到大學生創業比賽的意義,將比賽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實際上,還應將參加創業大賽的創業小組設立為創業小組,由他們參與校內大學生創業宣傳,促使高校形成良好的創業氛圍,推動大學生創業發展。
(四)落實政策法規,加大扶持力度和執行力度
政府應出臺對應政策給予準備創業的大學生政策支持,例如增加大學生創業補貼,成立專門的大學生創業基金會,還要出臺保護大學生創業權益的法律條文。大力宣傳國家給予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政策,讓大學生深入了解創業意義及方法。針對那些創業意愿極為強烈的大學生,學校應當給予針對性地指導,為他們提供持續性幫助使其獲得廣泛的創業實踐機會。政府還應盡快落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保障,增加大學生的創業數量和創業成功率,進而增強大學生的創業信心,促使他們愿意選擇創業,使大學生創業形成循環效應。(作者單位: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項目: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新項目2019102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