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摘 ?要:圖書館是高校的核心教育資源之一,近年來隨著高校圖書館建設工作的不斷推廣和發展,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范疇和相關活動數量不斷提升,極大地增加了師生對圖書館建設與管理發展的關注度。尤其是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發展使得圖書館建設發展有了全新的動力。為此,國家教育部門相繼發布了多項指導方針,對高校圖書館建設與管理的關注度不斷提升,社會各界也在如何提升高校圖書館建設與管理水平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推陳出新,使得高校圖書館建設與管理內涵得到極大的豐富和發展,提高了高校圖書館的整體發展水平。
關鍵詞:高校 ?圖書館 ?建設 ?管理
中圖分類號:G25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b)-0178-02
高校圖書館建設與發展關乎我國高校教育的整體發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除國內重點高校之外的其他普通高校,雖然普通高校圖書館建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圖書館的建設規模、資源配置水平和重點高校相比有較大差距。圖書館在師生學習工作中的影響力稍顯不足,如果能夠提高提高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水平,調動更多師生走進圖書館,將會極大地激發高校的學習氛圍,持續推動高校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的發展。高校圖書館不僅僅是藏書之地,它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閱讀興趣和學習興趣,換一個角度看,走進圖書館不僅需要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意識,還應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舒適、便捷的閱讀環境。因此,根據師生學習特點,高校圖書館建設與管理必須是適合實際需求發展的,應著眼于發展,落實到位,對高校圖書館建設與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1 ?高校圖書館建設與管理現狀與問題剖析
1.1 高校圖書館管理流于形式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教學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高校師生學習和工作的主要場所。近年來各大高校紛紛開展關于圖書館軟硬件的升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由于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發展戰略目標不夠清晰,并沒有做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從而導致圖書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并不能發揮圖書館應有的功能。甚至在管理目標的制定中還存在著很多人為因素,并沒有以客觀實際為準制定管理目標。圖書館管理目標的制定需要對圖書館本身進行充分的調查,但實際上管理人員在對圖書館調查中往往走馬觀花,并不會進行詳細的調查。這就導致了管理目標制定的不符合客觀實際。這樣不符合圖書館實際情況的管理目標是制定在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起不到任何作用。
1.2 管理人員責任分工不明確
目前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普遍存在著崗位責、權、利不對應的現象,導致圖書館管理分工不明確交叉管理顯現十分嚴重。獎罰不分明,工作干多干少、干好干壞并沒有太大差別,這就十分不利于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這樣的管理模式對于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與信息化管理發展明顯滯后。高校圖書館任何管理活動都應該建立責、權、利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只有科學合理的獎罰機制才能夠有效地激勵管理人員,促進管理人員更加有效地完成工作。
2 ?高校圖書館建設與管理創新思路
2.1 健全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
高校圖書館建設過程需要在規章制度的制定、實施和改進等各方面的相互協調過中實現。而任何環節的失效都有可能導致師生對圖書館服務認同感和滿意度的下降,甚至對高校圖書館建設產生嚴重、不利的阻礙。因此,在高校圖書館建設過程中,應加強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實施,讓圖書館管理人員充分認識到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開展工作的重要性,同時也在高校圖書館中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規章制度發展不均衡,管理觀念沖突的影響,讓圖書館管理人員認識到規章制度的建立是一個長期優化和完善的過程,不應因為規章制度實施的復雜性而對規章制度的合理性和長遠性產生質疑,能夠更加客觀地認識到現行規章制度中的不合理問題并加以改進,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
2.2 樹立以讀者為中心的理念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不斷發展,學生對于圖書館的需求也更加的多樣性,而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建設仍然難以達到學生們理想的狀態。為了迎合學生的需求,高校圖書館的建設與管理應該首先樹立以讀者為中心的理念。完善圖書館管理模式,采取科學化、合理化、可實施化的策略來發揮圖書館在高等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確保圖書館能夠更好地服務讀者,適應教育體系發展的需要,并加強對師生對圖書館建設與管理發展的關注度,迎合讀者的多樣化需求。圖書館管理者對圖書館管理模式創新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以讀者為中心理念實施狀況。管理者必須強化對圖書館管理模式的認識和創新,引導圖書館全員樹立以讀者為中心的理念和意識。
2.3 加強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加強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是創新高校圖書館建設與管理思路的保障,信息計劃技術的應用是通過利用當代現今的信息技術手段對可能導致圖書館管理實施不到位、不規范的情況進行管理和控制,對圖書館管理執行信息的更新和調整進行及時反映,使得圖書館管理人員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和理解圖書館建設與管理情況,增強圖書館管理的實施效率。圖書館應逐步完善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辦法。圖書館建設與管理過程中的影響因素眾多,而從當前圖書館建設與管理模式的選擇和實施效果來看,仍然未與全面實現信息化管理,這也是目前圖書館建設與管理效率低下的客觀背景。
信息化技術的實施與應用能夠顯著增強圖書館資源的優化配置效率。信息化技術的實施應根據圖書館建設與管理的實際需求。首先,通過對圖書館建設與管理各個要素進行評估,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在圖書館建設與管理上的時效性與準確性功能。其次,強化圖書館建設與管理的執行重點信息的信息化錄入和分析,對高圖書館建設與管理進行全流程信息化監督和管理,充分體現信息化技術的全面性。最后,創新信息化技術在圖書館建設與管理領域的執行監管辦法,通過制定完善而明確的監察制度來促進圖書館建設與管理效率的提升。
2.4 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
首先,目前圖書館管理人員的業務知識和綜合素質普遍不高,導致圖書館對教育信息以及書籍信息的獲取滯后,長此以往不利于圖書館及時更新圖書以及掌握圖書采購價格的主動權。其次,圖書館管理人員在圖書采購成本控制方面培訓的重視度不高,就導致圖書館的采購人員習慣用所熟悉的傳統成本控制觀念和模式去進行采購,沒有與時俱進,造成圖書采購成本控制不當。目前圖書館的管理人員以中年為主,45周歲以上的從業人員占比為50%,年齡結構偏于老年化;此外,在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情況來看,高中文憑及以下的從業人員占比為45%。這也反映出當前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年齡結構老年化和知識結構的低端化問題,從而導致了圖書館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普遍不高。隨著圖書館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持續發展,必然會對高素質、年輕化人才隊伍的需求更加強烈,而從當前圖書館管理人才結構來看,顯然難以適應發展需求。因此采取多種形式的培訓,以及從社會引進高端的管理人才方式才能夠有效提高圖書館管理水平,進而適應圖書館建設與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3 ?結語
圖書館建設和管理是高校教育軟硬件發展的必要工作,隨著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整體發展水平提升,圖書館建設和管理工作的創新思路日益多元化,尤其是隨著圖書館信息化發展趨勢的日益提速,為高校圖書館建設和管理工作開拓了更加高效的渠道和方法。未來應結合圖書館信息化發展的客觀要求,積極拓展圖書館服務范圍,推陳出新,為高校師生營造更好的學習和工作環境,提高高校圖書館的整體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胡啟良,蘭自力,王云玲.論高校圖書館建設策略[J].高校管理.2010,12(4):18-21.
[2] 王麗莎.高校圖書館建設資源的開發路徑探究[J].西安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7,19(2):23-24.
[3] 占電群.淺析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J].科技廣場,2011(6):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