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要:隨著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企業競爭壓力驟增,如何高效完成企業管理任務,成為提高企業市場經濟競爭能力關鍵問題之一,其中管理會計作為財務管理主要手段,一方面可面向企業反饋運營實況,另一方面可指引企業運營各部門及時調整發展方案,使管理行為更為科學且貼合實際,為規避企業競爭難題奠定基礎。文章通過探析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中的價值、問題及應對措施,以期提高企業綜合管理質量。
關鍵詞:管理會計;企業;問題;應對
管理會計即分析會計,以會計報告為依托,針對企業經營活動發展實況予以分析,旨在助力企業提升經濟效益,這就需要會計人員針對與企業經濟活動相關數據信息進行整理、加工、處理,得出與企業運營關系緊密分析結論,根據該結論針對經濟項目進行控制與規劃,幫助決策者規避運營風險,及時調整管理決策,完成階段性經營任務。基于此,為提高企業綜合收益,落實經濟項目推行目標,探析管理會計應用價值、問題及應對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一、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中的價值
(一)客觀反應企業運營情況
傳統財會工作與管理關系不夠緊密,會計報告主要針對已完結經濟項目或活動進行總結,為管理者制定、調整、升級、創新經營方案提供依據。管理會計將財會工作與企業日常管理緊密關聯在一起,針對企業經營項目或活動過去、現在數據信息予以整理、處理及應用,繼而客觀反應企業運營情況,賦予管理決策推行、升級、優化靈動性、實時性,使企業發展目標更為契合實際,可順利完成經營項目或活動推行任務。
(二)助力企業規避潛在發展風險
除針對企業過去及現在財會數據信息進行系統分析外,管理會計還以現有數據信息為依托針對企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判,結合市場經濟客觀環境、國家政策、競爭因素、資源調配、內部控制等條件,提高管理會計風險預測有效性,使預測結果成為企業制定更優運營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
(三)提高企業效益
效益是管理追求終極目標,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企業效益內涵更為豐富,除經濟效益外,還兼具社會效益、環保效益、服務等效益,這就要求管理會計工作方向發生轉變,以提高企業效益為先導搜集整合數據信息,將其匯總到會計報表內,定性、定量解讀企業運營現況,助力企業作出科學決策,如升級生產線、調整原料配比、提升凈化能效等,使企業新時代定位更為明確,通過管理會計找到發展方向,凸顯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價值。
二、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中的問題
(一)管理會計學術方法有待創新
管理會計以報表為依托展開具體工作,通過解析數據信息剖析企業發展現況,這就需要企業加大數據信息處理能力,除系統整合存儲數據外,還需做好分析處理工作,為此需企業加大管理會計學術方法創新力度,旨在挖掘數據信息內涵,找準管理會計報表內容應用方向。
(二)管理會計應用體系急需優化
為使管理會計應用目的明確、方向可控、成果可用,管理會計需根據基本理論持續優化應用體系,確保其與企業管理戰略相契合,可幫助企業達成運營目標。然而,當前有些企業管理會計應用體系卻存在目的不明、方向不清、契合性弱等問題,影響管理會計應用成效。
(三)管理會計應用制度發展滯后
管理會計制度是諸多實踐經驗的凝華,與實踐行為相比發展相對滯后。為確保管理制度可指導企業開展管理會計工作,需重視制度建設,持續升級制度內容,提高相關制度有效性。
(四)管理會計人才緊缺
企業為充分發揮管理會計應用優勢離不開優秀財會人才,為此企業需樹立人才發展意識,圍繞管理會計應用實況做好人才培養工作,旨在打造優質財會工作團隊,提高數據信息整合、學術方法創新、制度升級優化質量,助推管理會計工作良性發展。
三、應對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中問題的措施
(一)創新管理會計學術方法
第一、現金流量法。以會計報表為依托根據企業經營項目或活動現金流動情況予以分析,配合應用投資回收期法,針對企業折現及非折現資金鏈進行分析,指引企業根據現金流通情況調整運營決策;第二、剩余利潤指標分析法。根據企業發展需求設定ROI指標,引導各部門以該指標為依托設計高于或低于該指標的實際經營目標,以此為由配合完成經營發展任務,使企業宏觀ROI指標得以順利達成;第三、內部轉移價格法。根據管理會計報表制定內部轉移價格,確保其囊括市場價格、標準成本、全部成本、協議價格等要素,在競爭環境下考核相關要素,應用機會成本定價法優化企業運營方案;第四、成本會計定量分析法。在應用傳統成本定價分析法基礎上通過互聯網載體應用IT技術建立分析模型,應用概率論、非線性規劃、回歸分析等技術得出報表分析結果;第五、信息技術分析法。企業建立管理會計信息化運行系統,將管理會計觸角伸入企業運營各個領域,借助信息技術及時整合相關數據信息,得出富有針對性、實時性的分析結論,反應企業各領域運營實際情況,借助信息系統及時將該情況傳輸至決策部門及管理人員。基于信息技術分析法可處理海量信息,為此可幫助企業建立兼顧過去、現在及未來的管理會計應用體系,通過分析不同時期產生的運營數據信息剖析企業管理現況,助力企業通過管理規避風險,提高自身綜合效益。
(二)優化管理會計應用體系
根據管理會計基本理論做到以下幾點,完善其在企業中的應用體系:第一、明確對象。企業管理會計作用對象主要是一切生產經營活動,從企業經濟效益角度出發針對價值運動進行分析,關注價值發展趨勢,以此為由參與管理,助力企業持續完善管理內容;第二、目的明確。一方面企業需通過管理會計整合決策相關數據信息,另一方面管理會計需參與經營決策;第三、明確管理會計職能。管理會計需具備評價、控制、規劃、決策及預測等職能,滲透在企業經濟活動推行各個環節,通過評價規避經濟活動風險,通過規劃控制企業投入成本,經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活動推行有效性,在控制過程中助力企業完成經濟活動實施任務;第四、關注數據信息質量。為確保管理會計報表分析結論科學可行,企業需重視財會數據信息管理,通過管理保障數據信息及時、客觀、全面、精準,使管理會計報表質量得到保障;第五、明確工作流程。首先確認會計管理業務對象,針對業務以貨幣為標準進行計量,按規定將經濟活動做歸集處理,其次分析與經濟活動相關因素,同時進行編報與解釋,為企業妥善運用數據信息奠定基礎,最后傳遞報表,消除信息孤島,提高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質量。
(三)發展管理會計應用制度
首先,根據《企業會計準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法律法規結合企業發展實況制定管理會計應用目標,圍繞該目標推行配套應用制度,如《管理會計數據信息處理流程》、《管理會計報表應用須知》等,為管理會計科學應用指明方向;其次,推行監管制度、考核制度、培訓制度、創新發展等管理制度,使制度體系隨之優化,各項管理會計應用目標得以貫徹落實,為發揮管理會計應用優勢奠定基礎;最后,根據企業發展需求、宏觀經濟環境及戰略規劃等因素及時調整管理會計應用計劃,以此為由推行具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使管理會計應用機制得以與時俱進。
(四)做好管理會計人才科學培養工作
首先,企業需建立人才培養體系,明晰人才培養工作重要性,定期組織會計人才學習管理會計實務及創新性工作方式,同時鼓勵工作人員創新爭優;其次,完善績效激勵機制,將管理會計工作結果視為考核細則之一,使財會人員可調整管理會計工作方案,將報表與企業日常管理關聯在一起,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最后,企業可豐富人才選聘路徑,充分挖掘人才潛力,使管理會計隊伍更加優質,為解決管理會計應用問題奠定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中為妥善應用管理會計需創新管理會計學術方法,優化管理會計應用體系,積極發展管理會計應用配套制度,同時做好管理會計人才科學培養工作,繼而客觀反應企業運營情況,助力企業規避潛在發展風險,最終達到提高企業效益的財會工作目的。
參考文獻:
[1]汪玲娜.管理會計工具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19(29).
[2]王偉軍.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J].投資與創業,2019(09).
[3]楊曦.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市場,2019(30).
[4]蔣新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19(28).
(作者單位:大連遼南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