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蘭
摘要:“互聯網+”的提出與利用,為醫院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和應用提供了全新的契機,它可以真正做到線上與線下的同步結合,為患者提供更為便捷的醫療服務。本文主要以“互聯網+”智慧醫療為根基,重點對醫院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及應用情況展開分析,以此促進醫療行業不斷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 智慧醫療? 醫院? 信息化平臺? 分級診療? 建設應用
前言
“互聯網+”的引進與應用,可有效推動智慧醫療的建設發展,同時能完善全面健康信息服務體系,為醫院信息化平臺構建奠定基礎。我國政府早已明確表態,支持鼓勵各大醫院以“互聯網+”新模式發展,使醫生多點執業及互聯網售藥變成可能,突破傳統診療模式的桎梏,實現互聯網醫療模式的創新,改善民眾就醫體驗,努力為民眾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診療服務。政策支持、業務需求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推動,為我國各大醫院在建立互聯網信息化平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與保障,同時也為各大醫院的改革發展提供了全新思考思路。
1 基于“互聯網+”智慧醫療的醫院信息化平臺建設
1.1軟件框架
基于“互聯網+”智慧醫療形勢下,構建醫院信息化平臺首先要對該平臺的業務架構進行合理建設及統一管理,只有如此才能切實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醫院信息化平臺軟件架構主要包括如下幾部分:(1)上層應用。該部分主要結合前端應用共同運行,不同平臺在應用時會帶動不同移動端展開運作,常見第三方移動端有瀏覽器、APP、服務器、微信公眾號等。(2)分發服務。其主要指在運動過程中把各種不同類型的業務請求經過分發服務器處理后,全部分發到相應的應用業務服務器中,并承擔各應用的故障自動切換、負載均衡等功能。(3)權限管理。管理的目的是實現統一,從而推動外部網絡、內部訪問等環節權限管理落到實處。(4)業務模塊。該部分所涉及的業務包括算法與計算過程,其主要為應用系統進行服務,同時可處理任務與業務相關的功能,通過這種方式確保和業務總線層、上層應用數據順利交互。(5)業務總線。業務總線指的是在不同模板之間依據一定標準實現與各業務數據之間的交換。
1.2業務框架
通常情況下,醫院信息化平臺可以將不同類型、層級的醫療結構信息全部集中處理并展示,讓患者及其家屬能通過互聯網平臺直觀了解醫院結構信息、自身病情等,醫生也可以通過該平臺隨時掌握患者動態病情,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更針對性的醫療服務。此外,還要把患者的病歷數據都集中存儲在該平臺上,以便復診患者隨時掌握自己的病情變化,同時便于醫院追蹤與回訪患者。
2 基于“互聯網+”智慧醫療的醫院信息化平臺應用
2.1網上診療
2.1.1概述
網上診療主要是結合線下與線上醫療服務為一體的診療方式,其在診療過程中主要以慢性疾病、常見病為突破口,以此實現分級診療和管理,構建各醫療機構、醫生與患者及企業之間的合作健康服務平臺。這種線上與線下結合的診療方式突破了傳統線下固定方式的局限,既能滿足患者足不出戶就能看病就醫的需求,又能推動醫療事業在信息化社會中健康發展。網上診療主要包括患者居家看病、網絡門診兩個方式。
2.1.2居家看病
借助互聯網優勢,患者可以在家自行下載注冊并登陸醫院官方APP,利用智能導診功能查找合適的科室或醫生,在線上醫院順利完成就診。另外,患者還可以通過視頻等方式與醫生聯系在線表述病情,醫生根據患者表述癥狀做出初步診斷并給出建議,患者在接收到醫生開出的處方后,將處方發送給藥師進行審核,藥師審核處方合格后為患者提供取藥渠道,或者患者通過平臺預約線下醫院進一步檢驗核查,最后在平臺上在線支付本次就診費用,完成一系列的線上看病就診。醫院信息化平臺還要為轉診患者轉入線下醫院時提供全程導診服務,延續線上優質服務,確保患者就診滿意。患者順利完整本次就診后,可以在平臺上的診療服務處進行服務評價,醫院對于患者的評價要定期查看,好的地方繼續保持,對于不足之處加以改正,使患者的建議落到實處,意見及時得到處理,從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2.1.3網絡門診
伴隨著“互聯網+”智慧醫療與信息化平臺建設的不斷深入及應用的廣泛,各種類型的網絡門診層出不窮。網絡門診是指患者直接通過醫院信息化平臺的門診直接預約醫院專家,同時預約門診進行就診,專家主要利用高清視頻、音頻、文字、穿戴設備等展開會診。專家可直接在線上為患者檢查疾病、開設電子處方,藥師也直接在線上審核處方,在審核完成后再轉診到相關就診點,完成藥品的配送工作。完成以上操作后,患者前往線下醫院進行檢查與檢驗,若為慢性病患者,可直接到當地協作的基層醫院就診,無需轉往大醫院就診。
2.2醫患服務
2.2.1患者端
互聯網不僅能促進醫生與患者互聯互通,還能幫助患者患者與醫院各信息系統的資源共享。患者可以利用手機移動端中的智能導診功能獲取系統發出的就診信息,然后預約門診及掛號,隨時在手機端查看就診動態信息,減少排隊、等候的時間,為患者帶來極大地方便。而互聯網也會將病情檢驗結果實時推送給患者,醫生開完醫囑后患者只需在手機終端付費,再到藥方窗口排隊取藥即可。就診結束后,患者還可以隨時登錄平臺向醫生咨詢健康、疾病等問題,醫生詳細給予回復,真正做到醫患良好溝通,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醫體驗。
2.2.2醫生端
對于醫生而言,其在線上為患者診斷疾病主要借助連接醫生和患者移動醫療這一平臺,該平臺具有多項功能,包括患者管理、預約管理、在線問診、遠程會診、隨訪管理、醫生助手(包括醫學指南、用藥助手等)、學術動態、專業文獻(包括行業會議、指南共識、學術期刊等醫學專業信息)及醫生社區等,通過利用這些功能為患者提供全面性的診療服務,滿足患者就醫時提出的個性化需求,有效提高患者線上就診率。
2.3醫聯體服務
2.3.1網絡協作門診
針對比較復雜的病情,醫院信息化平臺會提供相應的網絡協作門診服務,即醫聯體服務。醫聯體服務主要以協作醫院為主體,由協作醫院的專家利用高清視頻連線完成合作診療過程。當互聯網醫院醫生遇到難以診斷或治療的患者時,可以在協助門診內向其他專家發起視頻連線,在線開展專家會診,溝通病情,以期為患者提供精準醫療服務。另外,通過協作門診平臺,專家還可以在線查閱患者既往病史和疑難患者既往在協作醫院進行各種檢查的結果,然后指導互聯網平臺醫生,以便更好地對患者開展相關治療。利用網絡協作門診系統可以結合多為專家意見,共同給出建議性醫囑,為患者后續治療奠定良好基礎。
2.3.2遠程醫療
遠程醫療主要服務對象是住院患者,不同于居家就診患者,專職醫生主要為與醫院建立長期合作的醫聯體機構成員。遠程醫療的目的是協助醫聯體下級醫院提升醫療水平及服務質量,切實實現分級診療。該系統主要包含遠程會診管理、遠程教學、遠程預約、雙向轉診、遠程查房等多種業務功能,其不受空間、地點等因素限制,可以在醫生診室或者手機終端就能完整遠程會診,十分簡單方便。
3 結束語
綜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推動著社會各行各業快速發展,尤其是對醫療領域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最為明顯。“互聯網+”的推廣與應用,有利于智慧醫療的構建和利用,對醫院往信息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互聯網+”智慧醫療可以改善患者的就診體驗,切實落實國家推出的分級診療政策,是國家“互聯網+”戰略中不可忽視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推動醫院信息化平臺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動力。
參考文獻
[1]白徽志,劉澤華.基于“互聯網+”智慧醫療的醫院信息化平臺建設與應用研究[J].通訊世界,2020,27(04):54-55.
[2]徐玲玲,徐婷婷.“互聯網+”背景下智慧醫療應用現狀研究[J].智能計算機與應用,2020,10(01):207-210.
[3]戴芊.互聯網+智慧醫療模式下的婦幼保健院信息化建設[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21):193-194.
[4]梁應濤,崔光平.基于“互聯網+”的視角談智慧醫院建設[J].經濟師,2019(10):214-215.
[5]陳其昶.“互聯網+”時代智慧醫院建設與探討研究[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9(06):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