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潔蕓

摘要: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學生多數表現為照本宣科,只會用教材上的方法技能,鮮有自行探究的創新操作;課堂練習模仿氣息重,多數參照范例或相互參考,作品題材扎堆。本課題的研究旨在從評價方式著手,探索用正面積極的評價肯定學生的創新意識(好奇心),引導和鼓勵學生的創新行為的方法,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也為建立健全的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評價體系提供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 正面評價? 創新能力
一、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學習中學生創新能力現狀與原因調查
本文通過對南京市某小學900名學生和3名信息教師及3名綜合學科老師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的方式,深入了解和分析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并通過數據剖析探尋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關于學生和教師信息技術課堂學習現狀的總體調查
初期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數據分析如下:
從統計結果來看,學生的學習現狀與老師的教學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對應關系。如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照搬教材和教師指導用書”的占有42%與學生課堂學習中“被動吸收,老師說什么做什么”的占比46%向對應。由此可見,教師教學方式、對待新思維的態度影響著學生學習中的思維活躍度,從而間接影響創新意識的生長。信息技術課程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但從調查的總體情況看來小學信息技術課的實施現狀令人擔憂。
(二)關于學生學習現狀的深入調查與剖析
初期對該校中高年級900名小學生的訪談調查后,我們針對四年級的485名學生進行深入的問卷調查后,通過匯總問卷數據分析得知:485名學生中當對老師講授的知識點有其他見解時,有49%的學生選擇“就按老師教的做”,也就是說在485名學生中也僅僅只有半數的學生會主動思考不同方法并以當堂提出或課后討論等形式與他人互動交流。此外,485名學生中也只有 27% 的學生會主動嘗試區別于書本(老師講解的)的方法解決問題。這些數據折射出學生的思維固化,創新意識和創新行為的培養有效性偏低。為此,筆者將問卷分三個角度深入剖析。
1.學生對課程的興趣
有72%的學生很喜歡信息技術課,只有9%的少數學生不喜歡,這說明學生內心渴望這類開放性、探索性與實踐性結合的課程。這與問卷中對“你的信息技術課上,占時間比例最大的是”的調查結果形成強烈對比,這就引導我們在調查中更需要關注課堂教學環節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產生的影響,以解開問題的癥結。
2.學生參與課程的狀態
有49%的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學習、積極參與;51%的學生會通過思考生成區別于教師講解的見解;81%的學生曽質疑過課堂教學知識點;43%的學生會嘗試用區別于書本(老師講解的)的方法解決問題。從中折射出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學習中思維是活躍的、有發散的,這是我們今后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堅實基礎。
3.學生對參與課程的感受
學生們對信息技術課本身認可度非常高,從教學評價角度看,學生更重視教師的評價。但在課程實施中,教師消極對待學生新思路的教學方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和發散思維,可見需要教師在課程實施方面發揮作用,以期讓學生獲得高質量的學習體驗與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三)關于教師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剖析
通過統計可知,教師對學生創新能力現狀不甚滿意,但在設計教學的時候又很難巧妙地融入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這說明教師也在渴求合適的方法來促進學生的發散思維,活化思想,從而達到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塑造。
(四)得出結論
根據以上的調查分析與訪談研究,我們發現:對于小學信息低效能的創新能力培養現狀,教師和學生都在渴求破解這一現狀的方法。進一步分析,學生學習中的思維活躍度一定程度上受教師教學方式、對待新思維的態度影響,同時學生十分重視教師評價。因此,采用高效能的評價方式刺激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正是改善課堂教學現狀的一個突破口。
二、信息技術課堂正面評價的完善機制
(一)尊重學生個性,鼓勵學生“特立獨行”
很多時候,并不是學生沒有創新能力,而是還沒有來得及表現出來,處于萌芽狀態的思維就被固化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淺性化表征其一就是旺盛的好奇心和“標新立異”的想法。
Scratch的教學中,多的是不勝枚舉的游戲化變成作品,乍一看似乎良莠不齊,但細細品味,各有千秋。能將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課堂知識學習相結合,本身就是一種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如果過于看重作品形式上的主題是否正面積極,忽略了作品背后的能力及思維,就無形中抹殺了孩子的創作欲望乃至于創新意識。
信息技術的課堂本身就是多學科融合的環境,教師要不吝于肯定學生每一側面的閃光點,鼓勵學生發揮個性,時機一旦成熟,側面的閃光點也會變成耀眼的光芒。
(二)改變教師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實踐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主動轉變角色,不僅要當引路人,更是“發現美”的第一人。在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的環節,完全可以“輕過程、重思維,將結果作為一個衡量的參考值”。不要用成人的固化思維去糾正、約束學生的實踐操作,要引導學生大膽思考并主動實踐。
在《插入圖片》一課中,有幾位學生采用在圖片查看軟件中復制圖片,再粘貼的到文檔中去的方法,達成了“插入圖片”的效果。教師看到后十分欣喜,在展示環節特意請幾位同學上臺演示操作并進行了點評和講解。其他學生不僅學到了另一種實現圖文混排的方法,也被暗示了鼓勵不容方法解決問題的發散性思考方式。
(三)變革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課堂生成
靈活地開展課堂教學,對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作為教師,要在理論的支撐下,基于事實開展教學,關注學生的課堂生成,并隨之給予評價或幫助,鞏固課堂知識。
1.重視備課
新課程理念之下,應當明確教學目標,利用相應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步驟,激發學生的興趣,最大程度地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感受信息技術的魅力。課前準備環節,教師就應有意識地在教案撰寫中滲透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要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形成針對性的教案,更應及時根據課堂教學實際不斷修改更新。
2.教法的更新
在課堂教學中,在不同環節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保證課堂學生的參與度,并且要給學生提供科學、準確的專業教學,教學手段要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及時接受學生的反饋和生成,對不同的問題,及時加以指導,或采用有效的評價方式加以強化。
3.重視師生互動
課堂師生之間的積極互動是正面評價的基礎,能產生較好的教學效果,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師生的不斷互動更能很好地掌握學生的知識生成,幫助教師及時提供指導。
(四)多元化評價,客觀認識學生的成長
正面評價是一種意識,不限于具體的評價方式。在信息課堂上要巧妙地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評價要反映學生學習的成績和進步,激勵學生的學習,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習策略、思維或習慣上的長處與不足,認識自我,樹立信心,真正體驗到自己的成功與進步。
評價主體上,采用“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的三維評價體系。自我評價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他人評價可信度較高,具有一定權威性。
評價重點上,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來進行判斷和評級進行學生的發展性評價。評價內容上具有明顯的全面性、選擇性和個體差異性。所以,需要將評價貫穿于整個信息教學活動的始終。與此同時,應該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運用情況予以考查,并進行客觀評價,具體包括:思維能力的評價;知識與技能的評價;學習態度的評價;進步幅度的評價。
三、正面評價對創新能力促進作用的顯性效果
1.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對比正面評價機制的實施前后,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僅表現在主動學習的人數增多,更可貴的是消極學習行為向積極的轉變。從課前整隊上,學生的精神面貌就有所變化。這種積極性直接提升了課堂效率,拋出的問題很快就收到了不同的反饋,在實踐中掌握了自學技巧,具備了合作學習的意識。
2.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基礎知識的快速掌握也為發散性思維的訓練奠定了基礎。在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的環節中,很多學生不再急于動手操作,而是先相互討論任務難點,思考多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再實踐測試各種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回歸到任務本身,以操作結果反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3.師生交流的及時性
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學生活躍的思維也造就了千奇百怪的問題,有些問題在今后的學習中可以得到解決,教師會鼓勵學生主動預習學習;有些問題是課堂知識的延展,全班可以共同探討。師生交流的次數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增長,這種交流不限于課堂,也發生在課后和網絡中。教師既期待學生的提問,能夠收集學生的思維閃光點;又害怕學生提問——有些問題專業性很深,教師一時之間也難以回答,需要課后進行資料查閱。課后的及時交流,也促成了師生共同學習、相互促進的雙贏效果。
4.創新能力的可見性
雖然基于認知水平、知識儲備的限制,小學階段的創新能力更多的表現為獨立思考結果和個性化作品呈現,但是從發散性思維的普及程度和精彩紛呈的課堂練習作品,已經可以顯著看出學生創新意識的提升。更有說服力的是各類科學競賽和創客比賽的參與度,相信在正面評價機制的繼續推廣下,學生的競賽獲獎率也會越來越高。
四、小結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正面評價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明顯的積極作用。小學信息教師應該注重正面評價的顯性效果,采取多樣化的正面評價方式,給予學生肯定、鼓勵與正確方向的指引,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提升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最終實現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目標,讓信息技術的創新火花不斷在學習中閃現。
參考文獻
[1]簡·尼爾森.教室里的正面管教[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
[2]汪曉華.心花常怒放,生命才健壯——淺談利用正面評價的重要性[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7(08)
[3]徐楓.堅持正面評價,課堂參與全體化[J].小學教學設計,2018(21)
[4]項國仙.巧用正面評價,綻放幸福之花——英語教學中的“幸?!痹u價策略[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