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時代,網絡安全以及信息安全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現在網絡和大數據都在快速地發展,進而導致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性收到了影響,所以要加強對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性管理。本文將簡介大數據的特征,指出大數據環境下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大數據環境? 計算機? 網絡? 信息安全? 優化措施
引言
大數據具有明顯的真實性,但是大數據的真實性與現實生活當中發生的事情息息相關,保證大數據的真實性可以提高數據的使用效率。同時大數據的種類較為繁多,按照不同的分類依據,可以將大數據分為不同的形式。并且大數據的規模較大,數據庫的規模也在不斷地進行擴大。其次,現階段由于大數據的規模在不斷地擴大,最終導致數據的價值密度開始降低,在使用之前要進行提純。最后利用大數據進行工作的效率較快。
一、大數據環境下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大數據管理存在的風險
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大數據的傳播速度加快,傳播的范圍也開始逐漸擴大,在對大數據環境下的計算機網絡信息進行安全性管理的時候,需要保證管理制度的科學性以及管理方案的可操作性。在整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的行業當中,通信行業具有代表性的作用。現階段我國的通信行業發展迅速,在短時間之內會有大量的數據進行儲存以及傳輸,而這些工作都需要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一旦在管理通信行業數據的時候存在問題,導致通信數據遭受風險,就會導致對網絡上的攻擊行為以及內部人員的實時監測工作受到影響,進而導致后續的報警以及預警工作也受到了影響。并且當通信行業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出現問題之后,還會導致對黑客的監控以及預防系統受到影響,進而無法提供黑客攻擊行為的追蹤線索以及破案的依據,加大相關數據丟失的風險,導致通信行業的正常運行受到影響。
(二)信息本身內容面臨的安全風險
現在我國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發展得十分成熟,信息內容本身的價值也開始不斷提升。現在我國信息內容存在的風險主要包括信息泄露以及信息破壞,一旦信息本身的內容被犯罪人員有目的地進行竊取,那么最終將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現階段我國的智能手機已經成為普遍和必備的通訊和工作設備,也正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我國現在數據的傳播速度在不停地加快,同時數據的規模也在不斷地增大,進而導致數據泄露的風險不斷提高。現在許多犯罪人員通過對用戶手機上的信息進行分析,進而導致信息泄露。并且許多較為敏感數據的使用權以及所有權并沒有進行明確地界定,許多信息的價值在未被弄清之前便已經遭到了破壞和泄露。
二、針對大數據環境下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的優化措施
(一)做好大數據的安全管控
在對計算機網絡信息進行安全性管理的時候,首先要對大數據的安全風險進行評估。通過對大數據市場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綜合分析,進而對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風險進行分析,科學地掌握安全管理的程度,進而制定針對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保證安全管理的程度與所遇到的風險相適應。其次要加強大數據運營廠商的內部管理。經過調查顯示,現階段我國許多大數據運營廠商在數據管理的過程當中采用的是云儲存的方式。為了保證計算機網信息的安全性,要加強內部管理,盡可能用云儲存的自我監控的智能化的管理代替人為操作,進而避免人工操作過程當中出現的差錯。并且還提高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企業對計算機網絡信息的管理水平會受到用戶素質的影響,所以在日常的管理當中,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進而保證工作人員正確地認識到使用數據的價值,認識到在大數據環境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最后,要對內部的應急響應預案及時進行完善,保證整個安全管理流程的完整性,保證后續操作過程的有序性。
(二)以數據為中心,建立安全防護系統
現階段大多數的安全防護系統應當包括訪問控制、數據加密、網絡隔離、入侵檢測、病毒防治以及安全審計的功能。要想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就要設置對所有的訪問權限進行控制,進而在用戶方位數據目錄和文件的時候要獲取訪問的權限,最終實現控制用戶范圍以及規范用戶訪問流程的形式,減少大數據的儲存載體遭到攻擊的風險。對于具有特殊作用的數據以及十分重要的數據,應當實施數據加密,進而保證數據的私密性。數據加密主要指的是通過特定的算法將數據的內容轉變為其他類型的內容,這樣一來,即便數據遭到了泄露,但是數據最終的價值也不會受到影響。所謂的網絡隔離主要指的是建立網絡防火墻,降低信息通過互聯網遭到泄露以及破壞的風險。入侵檢測從對信息的保護程度進行分析,屬于網絡監測的進一步發展成果。實行入侵檢測,可以通過互聯網對計算機當中的主要信息進行收集以及分析,進而及時發現非法入侵以及用戶濫用資源的現象,并針對性地及時做出相應的預防措施。防病毒系統是進行病毒防治的主要媒介,在防病毒系統當中,要對可能入侵的病毒進行預防、監測、定位、清除以及合理等,進而防治病毒侵入計算機,造成計算機儲存的信息遭到泄露或者破壞。安全審計是通過網絡安全審計系統實現的,在網絡安全審計系統當中,要嚴格地對網絡數據包進行分析,進而將完整的協議和原始信息數據進行還原,判斷訪問用戶的一系列信息。
三、結束語
在大數據的環境之下,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性開始不斷下降。數據的種類繁多,規模也較大,計算機網絡信息也會由于數據傳播的速度較快,或者數據擴散的范圍較廣,最終導致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影響。所以要加大對大數據環境下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性管理,防治數據由于計算機或者互聯網技術而被泄露或者破壞,提高信息的可靠性,進而采用專業的提純方法,對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充分地利用。
參考文獻
[1]龍振華.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06):161-162.
[2]劉夢飛.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風險及防護措施[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7,7(21):59-61.
[3]張蓉.基于大數據的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研究[J].信息通信,2017(11):179-180.
[4]馬義.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防護技術研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25):59-60+62.
[5]劉志杰.淺談大數據時代下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現狀及對策[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21):10-11.
作者簡介
劉冬暉,女,1973年10月,甘肅天水人,副教授,畢業于石河子大學,主要從事計算機應用方面的教學和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