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中愷 秦秀媛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智慧校園建設關系著高職院校未來的核心競爭力與健康高質量發展,既是高職院校的發展目標,又是實現創新的突破口與原動力。智慧校園建設應運而生于互聯網科技的高速發展以及師生的變化需求,突破了教學與辦公的傳統模式,當前已成為高職院校的建設戰略,致力于打造和諧溫馨的學習氛圍,推動實現信息化教學常態化。高職院校想要在新時代實現創新性發展,需要緊跟時代步伐,加大智慧校園的力度。本文介紹了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的目標與任務,總結闡述了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的原則,在此基礎上探討高職院校智慧校園的現代化舉措。
關鍵詞:智慧校園建設? 高職院校? 現代化
信息化教學是教育是一個改革過程中的重難點,伴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已進入跨越發展時期,智慧校園是此背景下的產物,同時能夠較好的解決教育信息化問題。對高職院校而言,智慧校園是在目前校園所運用的網絡基礎之上,借助于互聯網、5G技術、物聯網、教育網等多元化技術手段,來為師生創造智能信息化教學氛圍,將數字信息融入教研與日常管理之中,優化辦公、完善功能、強化教學,打造智慧教育。信息化與高職院校的融合發展,有助于激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能力、實現個性化發展,推動高職院校現代化教育體系的構建,增強創新高職院校的教學能力與水平,提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
1 高職院校智慧校園的建設目標概述
實現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管理以及社會服務水平是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的總目標,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始終把握立德樹人的原則,從教學、服務與管理三個方面打造全時段、全方位安全可靠的智慧平臺,以保證數據的準確、決策的及時,運用精細的先進理念來培養社會所需要的技能人才。軟硬件設施是高職院校建設智慧校園的前提保障,并且需要對系統進行不斷升級,對管理服務流程進行優化,從多個方面來推進高職院校的現代化建設,除此之外,需要配備專業的智慧校園建設隊伍,建立管理教學與信息化之間的聯系,打造系統全面的信息教育體系,為師生提供及時有效的解疑答惑,促進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目標的達成。
2 高職院校智慧校園的建設原則分析
高職院校智慧校園的建設原則主要從統一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和規范性原則三個方面展開分析。
2.1統一性原則
統一性原則是指高職院校在建設智慧校園時需要確定統一的數據標準,使智慧校園系統的安全性、兼容性以及拓展性得到有效保證。具體而言,需要高職院校結合學校的現有資源情況,依據互聯網技術要求以及智慧校園的建設目標,制定詳細而規范的統一標準,致力于打造共享開放、互動協作的教學環境。另外,在安置相關軟硬件設施時要予以規范,同時要注意重復和浪費問題,要確保適量適度,并定期改造升級軟件設施,保證信息化平臺的穩定健康運行,確保校內教學、管理、技能培訓等高效運轉,實現高職院校有序發展。
2.2開放性原則
開放性原則是指各類資源的共享。提高辦事效率、優化辦公流程、提供優質服務是建設智慧校園的初衷與目標。交互性與共享性是互聯網時代的鮮明特征,因此高職院校在建設智慧校園時要向廣大師生共享豐富便捷的軟硬件資源,發揮通信、物聯網等多元技術的優勢,拓展服務平臺的應用系統,對校園考勤、教師管理、教學考核、工資管理、圖書館服務以及檔案學籍等相關系統進行數據共享,拓展系統的兼容性與功能性等,循序漸進地將校園的各種事務通入智慧校園管理建設之中,在開放中促進共享,在共享中實現共贏。
2.3規范性原則
規范性原則是指對于智慧校園平臺的使用與管理要遵循相應的制度要求,如此才能提高信息化教學與管理的效率及水平。一是要促進智慧平臺的人性化,增強不同系統平臺在登錄、使用等方面的友好性,豐富系統的共享資源,最大化滿足不同師生的多元需求,讓廣大師生感受到信息化服務系統的便利,提高師生對智慧校園的使用率與認可率。二是要對數據資源進行整合規范,從數據的導入、使用權限到導出都制定詳細的使用標準與要求,規整使用系統的身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信息的完整性與兼容性、使用的統一性與規范性。
3 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的現代化舉措
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的現代化舉措可以圍繞對組織架構進行優化、對服務能力進行強化和對管理水平進行提升三個層面展開探討。
3.1對組織架構進行優化
組織架構關系著整個智慧校園系統的運轉,首先要保證校園信息工作組織架構的合理與科學,強化頂層設計與統籌協調信息的能力,從思想上重視對智慧校園建設,提高智慧校園在師生心目中的認可度與接受度;其次要成立專門管理智慧校園建設的領導小組,進行統籌規劃、科學管理,要明確分工、指導督促、檢查落實,保證智慧校園的順利建設,保證師生在使用過程中所遇到疑惑能夠得到及時解答、師生所提出的建議能夠被合理采納應用,以此來落實智慧校園建設的目標、發揮智慧校園對高職院校的積極推動作用。
3.2對服務能力進行強化
服務是建設智慧校園的主要目標,關系著師生學習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因此要重視高職院校信息化服務能力的強化提升。一方面,要及時對建設智慧校園的隊伍進行培訓指導,提高相關人員的技能專業性、增強人員的網絡安全意識、提升人員的綜合素養與技能;另一方面,要對高職院校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增強深化教師對智慧校園的認知與了解,發揮互聯網優勢實現常態化培訓,以此來是教師運用智慧校園的能力實現提升,同時也有助于豐富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辦公效率,實現不同學科之間的共享交流,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3.3對管理水平進行提升
科學領導與規范管理影響著智慧校園建設的實際效果。在信息服務管理系統建構成立后,需要在師生參與度、使用融合度等方面加大管理與提升,要保證智慧校園平臺能夠滿足師生的多種需求。這需要高職院校實施智慧化教研管理、精細化綜合管理與數字文化管理。智慧化教研管理是指對學生從入學到就業等全過程進行系統全面管理,促進教研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精細化綜合管理是指對教職工的行政及后勤各種事物的處理解決;數字文化管理是指對高職院校的外宣,精準推送學校各方面信息,提高高職院校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4 結束語
智慧校園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對于高職院校的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新時代是萬物互通、技術迭新的大數據時代,如何把握發展大勢、建設高效智慧校園是對高職院校的考驗,亦是實現現代化發展的新機遇。盡管當前智慧校園建設已取得些許成效,但是大背景在不斷變更、師生的需求而與特征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建設智慧校園應與高職院校的發展緊密結合,一方面要對高職院校智慧校園的建設目標予以明確,在技術與軟件程序開放等方面予以保障;另一方面要統籌智慧校園建設與高職院校的現代化發展,把握統一、開放與規范的原則,從組織架構、服務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著手,探討融合發展的具體舉措。
參考文獻
[1] 袁納新.智慧校園建設的若干問題及建議——以江蘇省啟東中等專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為例[J]. 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07)
[2] 張云萍.智慧校園建設背景下教學資源共享體系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08)
[3] 彭麗花,董佳.探索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如何轉換教師角色[J].高教學刊.2019(14)
[4] 丑鑫,魏孔鵬.大數據背景下職業院校智慧校園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9(11)
本文系2019年度中國物流學會課題,課題名稱:“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開放式智慧實驗室建設研究,課題編號:2019CSLKT3-258;本文系2019年度中國職業技術教學學會課題,課題名稱:基于智慧校園建設的高職診改工作探索,課題編號:19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