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妥 張野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已是培養各種專業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對于人才的輸出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同時,新時期教學方針政策的不斷完善給當前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提高高校的運行效率,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如何提升教學管理人員的素質,是當前高校教育者面臨的首要任務。因此,本文針對以上問題對高校課堂教學管理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校課堂;教學管理;策略探討
引言:高校課堂教學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課堂教學管理工作是一項非常復雜且繁瑣的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加強高校課堂教學管理是適應新時期教學方針政策和具體要求,落實把提高高校課堂教學的運行效率和注重人才培養的質量放在工作首位是當務之急。教學管理人員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要不斷地提升自我修養,樹立服務意識,確保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轉和教學質量的逐步提高。
一、針對于高校課堂教學管理現狀的分析
1.教學方式存在問題。傳統的教學方式跟不上新時期教學方針政策和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是以教師教授為主導,教師照本宣科,講課內容和形式沒有新穎,部分教師只注重課本知識點,不擅長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課堂教學沒有吸引力。
2.學生層面存在問題。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學生因為沒有高中時期的學習壓力,放松了對自身的要求,在學習方面缺少自律性和自控性。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較高中時期削弱很多,新型的電子產品的傳入,使許多高校學生沉迷于電子網絡,忽略了自身的學習和技術專業的提高。
3.教學管理人員方面存在問題。由于高校學生剛剛脫離高中時期的高壓學習,在自律性和自控性方面比較差。教學管理人員在學生管理方面達不到強化的目的。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學習缺乏熱情,再加上教學管理人員對教學內容缺少深入研究,缺少深層次的專業性的指導,課堂學習效果不盡人意。
二、針對于加強高校課堂教學管理策略的分析
1.提高高校課堂運行效率是前提
首先,高校教師要做好備課。備課是提高高校課堂效率的首要前提,在遵循教學目標的情況下,明確教學重點難點,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其次,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高效課堂不同于高中課堂,應設置寬松的學習環境,保障學習的有效性,同時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后,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高校課堂教學方式應該與學生的學習方式一致,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在理解、平等、尊重、贊賞的師生關系下開展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2.注重人才培養的質量是重點
首先,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高校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根據學生專業制定培養方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的熱情。
其次,提高高校課程質量。落實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育方針。在高校課堂教學中,根據新時期教學方針政策,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深化教學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核心,促進專業教育和實踐教育相融合。
最后,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關鍵在于師資隊伍,教學質量的提高也離不開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所以,要重視加強教師專業能力水平的提高,加強專業培訓,教學觀念要跟上新時期教學方針政策,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和教學素養。
3.提升教學管理人員素質是關鍵
打鐵需要自身硬。提升教學管理人員的素質是確保高校課堂教學管理的工作質量提高的人文因素。高校管理人員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升。
首先,高校管理人員要內省自己,內觀自己。要提升自身的素質,要培養職業精神。教學管理人員應當適時的接受培訓,以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能力。高校教學管理人員要有強大的職業精神和職業操守,樹立堅定的職業信念和理想,在自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同時,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務實的工作作風,腳踏實地,克己奉公,豎立為教育事業奮斗和奉獻的遠大志向和抱負。
其次,高校教學管理人員對外要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教學管理人員在提升自身素質的同時,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在生活上,對學生要給予關心關懷,關注學生的需要和困難。在學習上,要鼓勵和引導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采用正確的課堂管理模式。在情感上,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還要求教學管理人員協調好家長與家長的關系,學生之間的關系,學校內部管理人員之間的關系等等。所以,這就要求教學管理人員既要具備良好的人際關系,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要保持積極人生態度,要擁有堅強的意志,并時刻保持樂觀的,積極向上工作心態。
三、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明確了加強高效課堂教學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們在加強高校課堂教學管理方面,本著以提高課堂運行效率,注重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提升教學管理人員的素質為重點,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提倡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方針,以社會需要為出發點培養高校人才,加強課堂教學管理,為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