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偉
摘要:群眾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它在社會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它是每個地域的文化特色,更是每個地域文化構成。在我們的生活中,群眾文化隨處可見,它對地方建設、地方發展、文化熏陶、人文素質的培養、精神文化的提升具有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群眾文化;創新;影響
一、群眾文化建設創新的意義和必要性
經過了改革開放的建設,近三十年的經濟建設和發展,我國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國際局勢中也占有一定的席位。群眾文化的提高與時俱進是社會發展、進步的主要表現,文化的進步與發展推動人類的進步與發展的重要因素。新時期是一個思想、觀念、文化大融合的時代,先進與落后、健康與腐朽并存。所以,加強文化建設是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保持社會的穩定,全面促進經濟、政治、社會發展的重要措施。在全面構建小康社會和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腳步中,開展群眾文化建設,對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建設起到推進作用,對促進新時期基層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同時,也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滿足了人民群眾生活的需要。
二、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與創新措施
群眾文化建設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指數,群眾文化的發展與創新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1.群眾文化創新建設與發展的新亮點,注重虛擬載體創新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國的網民數量迅速增長,互聯網的發展,拉近了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與合作,世界各國的群眾公共情懷在互聯網上迅速凝結,形成各種虛擬團體。以博客、微博為網絡媒體代表,在互聯網上將信息準確、快速、安全的傳播,虛擬載體是群眾文化建設發展的創新亮點。作為文化工作者應借助互聯網充分發揮文化的積極作用,掌握文化的主導權。對網絡文化成立快速反應機制,引導輿論,注重參與性,以先進的互聯網創意技術為引導,創建群眾文化惠民平臺,創意文化產業平臺,樹立群眾文化新坐標。
2.完善科學的團隊管理機制
完善科學的團隊管理機制首先要完善科學的統籌管理機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居民早已解決了溫飽問題并逐漸將重心向精神娛樂方面延伸,這為社會文化的發展創造了很好的發展機遇。而文化團隊數量的不斷增加,使得文化部門的統籌管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必須加大重視力度,積極展開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培訓,積極地進行引導,并不斷創新統籌管理機制。其次完善科學的團隊管理機制是完善系統的評估激勵機制。由于每個群眾文化團隊的情況都不相同,因此要根據具體的不同情況,完善評估體制,促進良好發展。此外,還要根據團隊成立的時間、組成人數、社會貢獻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因素考慮,分配群眾團隊參與多種表演活動,并根據活動多、質量高的要求給予優秀的群眾團隊相應的獎勵,并促進各團隊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成果共享。
3.以服務農村群眾為中心
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堅持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方針,以服務農村群眾為中心,真正服務于農村群眾。服務農村群眾不僅僅是把好的文藝作品帶給群眾,還要開展真正的文化下鄉活動,從群眾中挑選一些有一定資質、熱愛文化事業、有意愿為群眾服務的人員,對這些人員進行培養和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和組織管理水平,組建一支群眾自己的文化隊伍,來自于群眾,服務于群眾,這種表現形式更能迎合群眾的心理,更能吸引群眾的注意力,使群眾覺得更貼近自己的生活,這對農村群眾文化發展也是很有幫助的,對群眾文化的建設與創新有著積極的意義。
4.對群眾文化人才隊伍進行建設
若想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就需要對群眾文化建設的水平進行提高,而要想提高群眾文化建設水平,就必須建設群眾文化人才隊伍。群眾文化建設的主體是人。因此,對群眾文化人才隊伍的建設十分重要。它可以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在建立群眾文化人才隊伍時,要選擇腳踏實地、對建設群眾文化積極性較高以及思想覺悟高的人,除此以外,還要選擇具有專業特征以及較高文化水平的人才,從而讓群眾文化人才隊伍成為社會和諧發展的領頭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提升群眾文化,就要提升全新的群眾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對群眾文化人才隊伍進行建設,以人帶動文化的提升,必然比簡單的創新群眾文化更有價值。
5.創新載體,解決文化品位問題
首先,抓牢節日文化。在群眾文化建設中,我們可以通過傳統的節日為廣大人民群眾奉獻一頓文化大餐,積極開展與節日有關的文化活動,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進一步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如在“元旦”這一天,我們可以舉辦元旦聯歡晚會,讓更多具有才藝與技能的人參與進來,在豐富文化活動的同時,也更好地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其次,抓好常年文化。建立“文化下鄉”的長效運行機制,定期到社區和農村開展一些群眾文化活動,豐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通過一些科普知識的普及,為他們送去知識,送去溫暖,滿足人民群眾的日常文化需求。再次,抓好本地特色文化。眾所周知,在中國的每個地區都有著獨具特色的文化形式,這種特色文化產業往往在當地有著很強的生命力,因此我們可以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充分結合這一特點,大力發展特色文化,組織相關的文化活動,這樣既激發了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又促進了當地特色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可謂一舉兩得。
三、結論
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階段我國精神物質文明已經取得相應成就的前提下,加強群眾文化的開展工作來進一步完善精神物質文明建設,促進我國社會的發展。但是,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不簡單,群眾文化的開展一方面是其自身設施、條件具備后,另一方面需要領導人用心,真心實意的為人民群眾著想,擁有深刻群眾文化認識,什么樣的地方適合開展什么樣的群眾文化工作,建設什么樣的基礎設施等,兩方面互相結合,共同作用,才能更好的發展群眾文化,使其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