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軍霞
摘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生活化、情境化教學策略被廣泛應用,并且在實踐中表現出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深入剖析小學生學習、認知數學知識的規律,創設生活氣息濃厚的情境,利用具體情境激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如此,教師既能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又能夠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情境化
數學與生活相聯系是數學實際應用的必然途徑,也是小學生學習與理解數學知識的重要方式。在小學階段,由于小學生知識、思維的限制,較難快速有效地學習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概念。若是教師在教學時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則能夠以學生的生活作為引子,降低學生面對數學知識時的陌生感,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歷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
一、引入生活故事,增強教學趣味
在現實中,大部分學生都對數學沒有良好印象。自然,這些學生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數學學習之中。針對這種情況,數學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可以選擇應用生活化、情境化教學法,為學生講述生活中的趣味事件或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優化課堂氛圍。
例如,在“分數”初步教學時,教師可以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分配問題創設情境。如下:“同學們,昨天老師的一個小侄子過生日,他媽媽準備了一個大蛋糕,并且邀請包括老師在內的3個人,即總共生日會上有6個人,并且將蛋糕平均分給了我們六個人,你知道我們是怎么分蛋糕的嗎?我們每個人吃了多少蛋糕呢?”教師創設情境之后,還需要在多媒體上展示蛋糕的圖片以及一個圓,用這兩種圖片指代實物以及抽象圖片。在教師創設生活化情境之后,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被激發出,教師之后的教學活動也能有效地開展。
二、對比生活事物,降低理解難度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思維能力的局限性,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如那些圓、圖形等抽象性較強的知識點。針對這種情況,數學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將數學理論知識與生活事物進行對比,降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的難度。比如,在“組合圖形”教學中,部分學生由于知識遷移能力較弱,不能將一個完整的圖形分割成已學過的、多種類型的圖形,使教學活動難以推進。因此,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搜尋菜地、草地、花壇等為多種圖形組成的實物,然后創設為種菜、種花的生活情境,以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引導學生遷移知識,啟發學生的思維。比如,教師展示一塊由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組成的花壇,這塊花壇在剪切拼湊之后可組成一個大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然后,教師設置情境條件,園丁要在長方形處種植紅色鮮花,在正方形處種黃色鮮花,并在多媒體上展示相對應的圖片。在展示完情境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想一想如何簡便地計算這個花壇中各色花朵的面積以及花壇的整體面積。面對情境中紅、黃兩色花朵的差異性,學生在自主思考或者交流討論之后很快能想到剪切拼湊的方法,快速將以往的知識及學習經驗遷移到情境中。
三、設置探究問題。激發學習欲望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還可以在生活化情境中設置具備探究性的問題,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并促進學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成長。在這樣的課堂中,生活化情境能為學生提供探究動力,也能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的學習經驗遷移到生活問題中。
以“圓”的知識點教學為例。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展示生活中一些與圓有關的圖像,以此創設情境,并引導學生嘗試尋找方便快捷的方式畫出這些圖形。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作圖,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實踐總結歸納圓的特性。如,教師展示給學生“太極圖”“輪胎”等圓形事物,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如何做出標準的圓、太極圖、同心圓圖形,并提示學生合理應用圓規、尺子等工具。在情境激勵及教師引導下,學生會被激發出討論交流的興趣,并在小組中提出、實踐自己的想法。如,有的學生發現,太極圖可以看成是三個圓組成的,包括一個大圓和兩個相同大小的小圓,其中小圓直徑等于大圓半徑。而要做出相同的圓,只需要保證作圓時的半徑不變即可。在該學生得出結論之后,教師需要重點表揚他,以及激勵班級學生,提升教學有效性。
四、創設多個情境,提升教學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還可以創設多個情境,并以不同形式串聯在一起,在課堂上形成不同類型“情境串”,以形式多樣的“情境串”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輔助開展各種教學活動,使這些教學活動能夠有效開展。
在現實中,教師可以“鑲嵌式”“承接式”“遞進式”三種類別創設情境串,這些類別的實際作用與名稱相似,并且都可以體現在教學內容或者情境內容上。以“遞進式”教學情境為例,在“方向與位置”知識點中,教師可以創設學生在公園中找人的生活情境,以遞進方式引導學生逐步了解方向、距離的重要性。在場景一中,教師給出的圖片包含A、B兩個學生的位置及坐標系,然后設置背景為B在原地等待,而A朝B走去。在這個場景中,教師詢問學生A要朝哪個方向才能找到B。在第二個場景中,教師增加C、D幾個學生,然后讓學生確定這些學生走向B的準確方向。在第三個場景中,教師再添加條件,如公園人太多等,讓學生明白準確距離的重要性。如此,教師能利用遞進式教學情境有效提升課堂質量。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法與情境化教學法擁有極大的應用價值。秉持生活化與情境化教學理念,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符合學習認知規律的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理解數學知識的有效性。除此之外,生活化與情境化的教學策略也會對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有較大影響,能使數學教師重視對學生思維的引導以及課堂氛圍的營造,改善學生數學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