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余平
摘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生在閱讀上還處在較低層次,為了提高小學語文的高段閱讀,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要著重于思維能力的發展,不僅有利于引起學生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還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作者通過了解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根據自身在教學中取得的經驗,從加強學生對語句的理解、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等方面詳細分析了思維發展為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思維發展
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和能力培養都有重要的作用。所謂思維能力就是對事物的見解能力,遇到問題時試一試、想一想,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能力。站在思維發展的角度上看,不僅能提高小學語文高段閱讀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一、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意義
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可以從三方面來說明:第一,從學生未來的發展角度上來說,學生的思維能力需要不斷的鍛煉,不但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地去解決問題,而且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第二,在語文教學中,對閱讀的要求有一定的標準,因此培養思維能力就很重要,促進學生對閱讀內容有自己的見解。第三,站在國家人才培養的角度上來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而人才的培養應該從小抓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水平,因此重視思維能力,為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二、思維發展為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
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直接影響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否積極主動。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力量,對教學氛圍的營造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需要從下面幾點做起:首先,教師對學生要關心愛護,為學生提供一個愉快、活躍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輕松自在,建立平等的關系,減少師生之間的距離感,學生對教師有好感,才會更愿意上教師的課。其次,尊重學生,注意自己的說話態度,盡量不使用命令式和威脅式的語言,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地發言。例如在提問時,可以用開放性的問法,比如“你對這個問題還有什么樣的想法?”沒有標準的答案,有一定的思維發展空間,可以通過分析、推理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對學生回答的問題進行評價時,要注意語言的使用,不要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可以通過“獨特”“有趣”這些詞語來激勵學生,提高學生的踴躍性和思維能力。
(二)加強學生對語句的理解
在學習過程中,小學是教育的起始階段,也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其中語文學習中的閱讀作為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學習方式,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從學生的閱讀方面下手:第一,對課文語句的了解,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從字形還有意義上來講都有很大的區別,有些語句雖然一樣但是用在不同的地方可能會有不同的意思,很可能會給學生帶來疑難和困惑,因此教師要通過積累詞語并根據情境對語句進行深入的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第二,在基礎語法方面,通過文章中對語法的認識,反復閱讀文章來增加學生的語感,在文章中通過使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語言的表達更加生動有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這些修辭手法的內涵,進而理解語句的意思,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開展。例如在學習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草原》這篇文章時,首先學生通過對課文進行閱讀,對文章的大體內容進行了解,再在文中找到運用修辭手法的語句,引導學生講一講“作者使用這些修辭手法的好處?”,將形態與精神狀態連接起來,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進而深入地理解并感受草原的風光。通過這些引導方法,讓學生精準地掌握文章中語句的深層內涵以及重點內容,達到提高學生高段閱讀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學生閱讀與思考的結合教學
語文閱讀的要求不僅需要對字面意思的理解,還需要了解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內心的情感和對事物的態度,這些就是連接作者和學生之間的情感通道,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創造與作者情感溝通的渠道。因此教師在進行課文閱讀時,需要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深層情感進行解析。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六年級上冊《丁香結》這一課時,教師在進行課文講解前,可以先讓學生自主討論一下自己有沒有養過花的經歷,是怎么樣的情景,然后再進行課文的學習,通過閱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丁香花的形態、環境、氣味等方面講一講丁香花是什么樣的。作者對“丁香結”的描述表達了怎么樣的情感?最后結合現實生活,談談學生自己的了解,通過這些問題,對學生進行一步步的引導,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四)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在語文學習中,課外閱讀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與學生思維發展有著緊密的關系,經常參與課外閱讀能逐漸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進而逐漸提升學生對文童文字、情感的理解能力。當然課外閱讀,不單指的是讀書多,而是以有益的、高質量的書為前提。在小學的語文中教材的選用都是綜合各方面的考慮,這些教材對于學生來說更適合學生階段思想的發展,但是必定是有限的,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閱讀一些課外書,用來提高閱讀和理解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開拓性。當然對于課外書的選擇,教師也要嚴格篩選正確的課外讀物,一方面及時地了解溝通閱讀情況,另一方面要及時地解答與糾正在課外閱讀時產生的問題及不足,進一步促進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高段閱讀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了主導性的作用,對學生在閱讀方面進行正確的引導,對學生在語文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存在的不足進行及時的解決和糾正。因此在提高學生高段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習環境的創建,師生關系、文章內容的深入理解,課外閱讀等方面進行創新,進而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