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祺祺
摘要:隨著大數據技術的迅速發展,將大數據引入到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的全過程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高職院校將大數據融合到意識形態教育過程中,從而出現高校大學生淡化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教學理念未有機融合大數據以及馬克思主義宣傳不足等問題,本文主要根據在新形勢發展變化下,對高職院校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與大數據融合產生的問題進行探究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主流意識形態;大數據
引言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信息化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等方面,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亟待探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改革路徑,進而真正達到立德樹人的育人目的。將大數據有機融合于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可以有效改善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對培養高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重要的意義。
1.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現狀
1.1 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趨于多元化
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與大數據融合提供了學習的便利途徑,通過利用網絡以及多媒體技術,搭建專門的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平臺。實現高職院校與社會團體以及各類媒體等密切聯系,并根據大數據提供的教學資源,將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內容以及方式有效創新。從而提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的興趣以及學習的自主性,為學生打造自由、開放以及輕松學習的教育場地,使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的質量以及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1.2豐富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課堂
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與大數據的融合,打破了傳統封閉教學環境以及面對面教學模式。高職院校教師可利用現代科技技術的便捷性進行線上教學模式,從而實現學生在線上教學平臺進行自由表達觀點以及情感,而教師也能隨時了解學生的動態信息。同時,高職院校還能進一步改善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模式,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與同學之間展開交流,從而有效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師生情感。高職院校教師在線上教學過程中可提出問題讓學生對問題開展交流和辯論,不僅可以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自主探索意識,有助于提高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的教學效果。
2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與大數據融合存在的問題
2.1高校大學生淡化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
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繁雜,不良風氣充斥其中,尤其是借助移動互聯網絡,嚴重對大學生的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產生沖擊。第一,世俗化信仰彌漫。在高職院校中一些青年大學生具有嚴重世俗化信仰,在行為上過于注重眼前利益、只顧及自己忽視集體與他人;在生活中一味索取沒有付出。有的學生甚至沉浸與自我奮斗以及自我實現的世界里,把追求自我價值永遠都只放在第一位。還有的學生具有嚴重的享樂主義現象,主要表現在:價值觀上嚴重重權利以及金錢、貪圖享受、及時行樂、輕視理想追求、注重物質以及輕價值等,從而缺乏了這個年齡階段的青年人該有的追求和理想。這一系列問題使大學生在校出現逃課、荒廢學業等現象。第二,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淡化。青年大學生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出現淡化現象,認知意識不夠,導致信仰出現不理性思想,整天精神處于盲目狀態,做什么事情都是隨著感覺走,對任何事情只要有其他人一起參與并隨波逐流。甚至還有學生在思想上認為馬克思主義過時,沒有任何作用以及缺少說服力,在就業問題上沒有實質性的幫助,以及對于解決不了生活上的問題。對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不起興趣,缺乏積極和主動性。
2.2教學理念未有機融合大數據
現階段,大數據已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它有著信息量大、數據精準的特點,具備較高的應用價值。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對大數據的優勢有著較為充分的認識,并將其應用于教育改革過程當中。其中,高職院校學生意識形態教育與大數據融合正是高職教育改革的體現所在。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大數據應用于高職院校學生意識形態教育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部分教師在開展高職學生意識形態認同教育工作時,缺乏主動運用大數據的思維,未結合大數據的優勢之處對教學資源予以補充和創新,導致教學內容存在滯后性。同時,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也缺乏與大數據有機融合,大部分教師依然沿用傳統式教學模式,即高職學生意識形態教育僅采用課堂上面對面式教學方法。顯然,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技術不斷提升,高職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未結合時代變化,對教學理念予以創新,不利于新形勢下高職學生價值觀念和主流意識形態的培養。
2.3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宣傳不足
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與大數據融合過程中,存在宣傳不到位現象,使學生在學習過程缺乏興趣以及自主性。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宣傳不足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高職院校在宣傳中投入資金較少。只能繼續以傳統方式進行宣傳,比如通過廣播、宣傳欄、報紙等方式,由于宣傳工作沒有借助大數據的優勢和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導致宣傳不到位;第二,宣傳渠道過窄。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宣傳中只限于在課堂教學,以及少數的宣傳活動中,沒有與大數據現代科技有機融合,使教學渠道較少,從而難以開展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宣傳工作。
3.高職院校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與大數據融合應對策略
3.1加強高校大學生信仰馬克思主義
高職院校大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缺乏一定的認識,對當代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產生嚴重的信仰沖擊做出以下策略。第一,加強黨的思想和組織建設。在大數據時代中,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建設體系要加強,建設具有更深刻、更廣泛的感染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達到提高思想共識的目標,尊重差異性的同時加大社會的認同。從而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高職院校可通過黨員進行樹立正確的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從而帶動青年大學生形成正確認識、信仰馬克思主義。第二,加強馬克思主義教育。高職院校對于大學生淡化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現象需要加強重視,加強大學生對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的認識。高校在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過程中,因根據大學生的實際問題進行結合,從而運用正確的方法以及馬克思主義對人肯定的理念進行教學,通過運用科學社會主義現實理論來設想,從外到內,再由表及里,達到以理服人的效果。使高職院校大學生能夠不再消極和迷茫,更加相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可行性,最終增強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
3.2教學理念有機融合大數據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意識形態認同教育教師應加強對大數據應用的意識。將大數據融入到高職院校意識形態教育中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以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學校管理者也應加強對大數據的意識,不管是在日常學校管理當中,還是進行大學生的意識形態教育中,應用大數據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高職院校教師對大數據要有不斷挖掘意識,從而更好的利用大數據技術在高職院校中建立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的機制。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大數據打破了傳統式教育方式以及理念。教師在教育理念與教學內容中要加強大數據意識和思維。緊隨著大數據的發展速度,從而使高職院校主流意識形態教育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改變傳統教學方式,運用大數據的信息技術進行線上教學,不僅能在拓展在教學課堂中主流意識形態教育資源,還能有效提升教師教學質量,以及有助于在新形勢下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價值觀念和主流意識形態的培養。
3.3 創新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的宣傳方式
高職院校在大數據還沒到來前,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主要是通過電視、報紙以及公告欄等方式宣傳;大數據的到來后,高職院校的宣傳方式也逐漸有了改變,不再繼續使用傳統式宣傳,而是根據現代科技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媒介,以便于信息傳播范圍更加廣泛和到位。高職院校大學生作為網絡媒體中的集中群體,在思想上對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有著更加了解。對于宣傳主要特點是全面突顯出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的重要性。高職院校學生意識形態認同教育宣傳工作中可進行開展線上教育工作,將具有優秀理論成果的網絡課程發布到頻道給學生觀看,從而提高意識形態教育工作。在線上頻道中要加強交流功能,使學生更夠更好的發表建議和思想,從而也有助于教師了解高職學生意識形態認同教育的動態,針對不足予以優化。
結語
綜合上述,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與大數據融合不僅可以改善教學效果,而且對培養高職院校學生核心價值觀有著重要作用。在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觀念也隨著發生變化,因此高職院校應更加重視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的開展。高職院教師應靈活運用大數據的便捷引入到教學中,將教學方式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教師不僅能運用更多的教學資源,而且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知識。通過大數據融合后的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可利用微信以及QQ等新媒體媒介方式,將主流意識形態認同教育宣傳工作得到更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姜長寶,任俊霞. 大數據時代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困境與破解路徑[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7(11):110-113.
[2]邵光輝,潘強,王法天. 大數據環境下高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建設研究[J]. 黑河學院學報,2019,10(02):43-45.
[3]葛偉陽,查桂義,居洋. 大數據時代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建設路徑探析[J].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2018,33(03):71-74.
基金項目:課題項目:2019省教育廳 2020-ZDJH-227?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意識形態認同教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