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風
摘要:STEAM 教育來自 STEM 教育,起源于美國,是當今世界探索培養適應 21 世紀人才的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設計制作是《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提出的四大主要活動方式之一。STEAM 教育為我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從活動準備階段、實踐研究階段、活動反思三個方面展開,對近兩年開展的STEAM教育下的綜合實踐活動作了深刻的反思和研究。
關鍵詞:STEAM教育;設計制作;實驗研究;3D打印
一、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活動準備階段
活動還未開始,學生們早已開始討論開展什么活動?怎么開展?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工具?當綜合實踐活動遇上STEAM,會發生什么精彩故事呢?
1.遇——綻放別樣的火花
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于一體的綜合教育,旨在打破學科疆域,通過對學科素養的綜合應用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培養綜合性的人才。設計制作是《綱要》中所規定的四大主要活動方式之一。它是對當前科學與技術迅猛發展所做出的教育回應,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現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具有特定的內涵、價值和實施框架。
STEAM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許多共性的東西,都注重跨學科學習,注重知識的綜合運用,注重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我們要堅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積極地用STEAM為其提供一種新角度。當綜合實踐活動遇上STEAM,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綻放出別樣的火花。
2.欲——選擇適合的STEAM項目
STEAM學習是基于學生生活的需要,興趣是孩子各種創造能力、求知欲望的原動力,只要孩子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就會無止境地去追求,去發展。在小學階段,學生可以開展手工設計與制作等;借助于信息技術,設計并制作有一定創意的數字作品。
早在一年級的美術課上,她們就已經用彩紙、卡紙制作書簽,但對葉脈書簽了解的并不多。通過對全班同學的調查,只有馮紈嘉見過并擁有一張購買來的葉脈書簽。《樹葉變身記》通過“了解葉脈書簽的原理、實驗探索適合制作葉脈書簽的堿液和樹葉、親手制作書簽、使用二氧化碳打標機打上logo和文字、設計美化、分享成果傳友情”等方面開展活動,做一枚私人訂制的專屬書簽。
3.預——預設可行的STEAM計劃
對項目制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學生們開始自由組建小組并制定了詳細的STEAM活動計劃。《妙筆生花》活動,孩子們預設了一幅小景,把我們制作的作品通過場景展示出來。
4.愉——踏上快樂的STEAM征程
設計制作開展過程中要適當地提出問題,以喚起學習者新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以將其思維引向一個新的境界。葉脈書簽制作完成后如何讓我們的書簽更有意義、更與眾不同呢?能否刻上我們的姓名?寫上贈言呢?《妙筆生花》第一階段:從平面到立體、從單一到多元、從個體到整體;第二階段:增加了燈光效果,增加很多新的元素;第三階段:我們預設把童話故事和繪本故事繪成電影場景,通過一個個小場景來呈現。有趣的活動讓孩子們樂起來!這也正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魅力所在。
二、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活動實踐研究階段
準備階段已完成,班上的學生早已躍躍欲試,且看我們大展拳腳。
1.員——精挑細選
STEAM教育強調實現多學科領域內容的學習,因此,我們的活動需要多種角色人員的參與。學生層次,我們招募了有美術功底、愛好科學、科技、善于表達交流的同學;教師層面,我們邀請科學老師、科技輔導員宋老師和綜合實踐活動指導老師一起參與活動;家長社會層面,我們邀請龔思睿家長(設計師)、嚴之彤(制作能手)媽媽、王靜珂的媽媽(制作能手)和圣石激光的技術人員給予技術的指導。
2.緣——機緣巧合
我們的活動主題并不是憑空想象的,都是機緣巧合而來。炎熱的夏季,吳老師總愛在脖子上掛一顆圓圓的“小石頭”,還經常換著顏色戴呢。同學們對這掛脖子上的小石頭可感興趣了。
3.源——源頭活水
選擇合適的材料和工具是創意設計的夢想變成現實的重要條件。我們要準備所涉及的STEAM范疇的材料和工具。
比如樹葉變身記》活動中,我們用的塑封機是老款的,溫度很高,容易燙傷,容易卡紙。學生提出“怎樣才能不卡紙?”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工具用法,掌握塑封時裝飾物不易放多,塑封紙要放平等要領,為作品制作打好基礎。
4.原——原來如此
我抓住學生好奇心強的心里特點,把“留白”藝術巧妙地運用到活動中來,時不時的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引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和興趣。
在科技運動會和STEAM展示中,我們展出了一個大型Kitty貓和無數個小球,吸引了很多粉絲,想知道我們是怎么做的?蝴蝶是我們的入門之作,怎樣讓蝴蝶活起來?每個項目,學生都會提出很多問題,生成很多方法。合理的質疑問難后的留白猶如在孩子的心靈上奏出優美清脆的旋律,撞擊出創新的思維火花。
5.愿——如愿以償
活動的開展,不只是教會孩子做葉脈書簽、了解珍珠、使用3D筆那么簡單,而是以活動為載體,提升孩子們的核心素養。孩子們也是帶著愿望參與活動。
三、曲終意未盡,余韻味無窮——活動反思
比賽已結束,活動暫告段落。我們要學會反思,積累經驗,為今后活動更好的開展。下面從溫度、深度和廣度三方面進行反思。
1.溫度——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我們的STEAM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不是純粹的玩,要避免只有只有瑣碎的活動、暫時的娛樂性,而是要讓活動本身要具有內在的價值。要讓我們的活動有溫度。比如我們把制作好的書簽、珍珠飾品贈給師長、好友。孩子們通過實踐過程提升其思維過程,以及與同伴在思維、情感上“相遇”。這就是活動的溫度。
2.深度——海闊天空、魚躍鳥飛
提到綜合實踐活動,大家想到最多的兩個詞:活動和好玩。提到STEAM,大家就會覺得那么很高深,不適合小學生玩。那么我們的活動該如何帶領學生在玩中走向深度實踐呢?我們要注重活動結構的深度,讓活動朝著“深挖井”的方向發展。
3.廣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之前,我們是純粹的為了比賽而活動,比賽結束,活動便也暫停。我們的活動要有充足的活動時間,比如周五的拓展課,以確保設計制作活動過程中的連續性,而不是零散、無關聯行動的拼湊。當然還要有新隊員的加入,新隊員會帶來新鮮的血液。讓更多的孩子接觸設計制作STEAM項目課程,讓更多的孩子參與設計制作STEAM項目活動。
STEAM理念融于綜合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實驗、調查、設計、交流展示、分享等多形式多維度的去開展活動,讓學生不僅在學校設計制作,還引導學生走向家庭、社會,整合資源,多維教育,從而全面提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吳紅.《STEAM教育中項目學習設計研究》.科教導刊.2018.11
[2]張華.《綜合實踐活動過程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