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德群


在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沙北緣的西北油田采油二廠采油管理三區有一名女工,被身邊的同事譽為大漠戈壁綻放的“紅柳花”。
這女工名叫方婷,今年33歲, 大專學歷,身高1.6米左右,身材嬌小,體重不到50公斤。別看她個頭不高,但她卻有著一種不服輸、不拋棄、不放棄的韌勁。
技能比武漸頭角
2011年,剛參加工作時,方婷原是一名勞務工。參加工作前,她上大時學的農林專業與石油這一行不沾邊,可她卻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石油這一行,當上了一名采油工。剛到一線時,面對采油工作,方婷也感到有點迷惘,怎么才能干好呢?采油工要學什么、怎么學,又從哪里學起呢?
就在方婷不知所措時,生產運行班長吳登亮講述了自己通過勤學苦練成為工人高級技師的成長故事。方婷深受鼓舞,立志通過刻苦學習,當一名優秀的采油工。為盡快掌握采油知識和技能,方婷給自己量身制訂了“從零開始、不恥下問、刻苦學習、努力實踐”的學習計劃,她先后學習了《采油工》《采油工程》等專業書籍,參加了采油管理區舉行的“導師帶徒”活動。日常工作中,方婷更是認真向師傅虛心請教,學習了解生產流程、每一種設備的性能、原理及“脾氣秉性”,并在工作中勤觀察、細分析、常總結,增強實踐操作技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
2015年6月,經過層層選拔,方婷參加了由西北油田舉辦的第五屆職業技能賽。在近4個月的訓練中,從未放松過對自己的要求,總是每天第一個到教室學習,最后一個離開,在訓練過程中,她積極主動與大家交流學習,取長補短。在實際操作的舞臺上,她從容應對,熟練有序,把自己熟練的操作技能盡情地展現出來,一點也不輸男選手,經過一路過關斬將,最終獲得了第二名的佳績。同年12月獲取技師資格,2016年4月,他被西北油田由勞務工轉為正式工。
“跨界”也能獲大獎
常言道:“成功往往留給有準備的人。”可這話用在方婷身上,是在恰當不過的。在工作之余,愛學習,愛觀察、愛思考的方婷,當她發現身邊的一些員工,尤其是新員工,在大漠戈壁,背井離鄉,遠離親人的艱苦環境中工作、生活,極易產生煩躁情緒,思想波動大,不適應自己工作崗位,還常常怨天尤人,認為自己選錯了行,倒霉透了,整天無精打采,工作跟不上節拍,工作效率低下等現象,引起她的關注。于是,她不僅在心里給自己打下“烙印”,而且,開始逐漸關心和琢磨這些事。
2019年8月,中石化集團發出來《中國石化新員工培訓好課程開發》評選比賽通知,得知此消息后,方婷做出了“跨界”試一試的決定,她根據平時的觀察與思考,又閱讀了《社會心理學》《團隊正能量》《管理的正念》等書籍,積極“備戰”起來。她自主開發的課程《情緒管理指南—做情緒的主人》,在課程目標設定、課程內容豐富、課程展示精彩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經過層層篩選,根據中石化專家組評審和網絡評選結果,擬組織對部分優秀課程進行現場授課展示,方婷獲得了赴北京現場授課展示的機會,再次贏得好評,最終獲得三等獎的優異成績,是西北油田基層員工惟一獲得這項榮譽的個人,為西北油田贏得了榮譽。
華麗轉生更精彩
“求真務實,做一個銳意進取的實干家”,方婷常用這句話勉勵自己。去年9月,因工作需要,她由生產運行組調到技術組工作,接到通知的當天,她二話沒說就愉快地報到了。調入技術組工作,這對方婷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一切還要從頭開始。但她面對挑戰,沒有畏懼退縮。在工作中,不管年齡大小,她拜“能者”為師,做到不恥下問,虛心請教,僅用3月多月時間就逐步熟悉了工作流程,進入了工作“角色”。
去年11月,當他她到10-4計轉站檢查生產運行情況時,發現摻稀管線因長期震動,存在管線焊口連接處震裂,發生刺漏的生產隱患后,及時與“梁洪云創新工作室”的“大拿”們分析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最終通過采取在外輸泵出口管線加裝“減震器”,大大降低了管線刺漏的風險。由她參與的《一種高壓管道減震器》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目前,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授權書,這項專利技術證書即將收入囊中。
方婷以奔跑的姿態,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奮力追趕,取得優異成績,實現華麗轉身。2019年底獲得了采油二廠評選為“優秀團員青年”。
有耕耘才有收獲。近日,方婷接到西北油田采油二廠派她前往勝利油田學習培訓晉升高級技師的通知,這對方婷來講,又是一個成長進步階梯,愿這位大漠戈壁綻放的“紅柳花”,在今后的工作中,綻放得更加鮮艷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