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摘要: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已經漸漸關注到師生傾聽的重要性,而生生之間的傾聽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卻常常為師生所忽略。傾聽同伴的回答不僅是學生應該具備的素養,也是他們聽課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師是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傾聽同伴的能力。通過在英語課堂上的明確指令,二次提問,同伴評價,鼓勵贊美等有效措施,有助于學生該項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英語;傾聽同伴;策略
引言
“傾聽是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素質?!盵1]《英語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提出了相對應的分級要求。而聽作為這四項技能之首,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效果。而學生在參與英語課堂活動時,所聽取的不僅僅是課本所包含的聽力材料或者老師補充的音視頻。課堂上,老師的陳述,師生對話,生生對話都是學生聽力技能的隱藏培養方式之一。“教育心理學家發現,人們的各種交流方式中,聽占45%, 說占30%,讀占16%,寫占9%。”[2]我們從這組數據中,不難看出,聽在人們的交流活動占了將近一半的時間。因此,良好的傾聽能力對于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
1為什么需要傾聽同伴
“人類的教育活動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義上,教育是人類一種交往活動。”[3]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一定會發生的就是傾聽這項活動。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大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他們的注意力較小學階段更加集中,因此學生的傾聽能力也就相對應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這種傾聽能力的提高大部分發生在傾聽老師和傾聽課堂聽力任務上。在學生的眼里,老師在課堂上具有很大的權威性。老師所說的內容相對而言更加重要,更加有可信度。而聽力任務是課堂的學習環節,學生相對比較重視。到了同伴回答問題的環節,大部分學生會處于放松的狀態。他們一方面覺得老師沒有提問到自己,這個環節就是與他們無關的環節;另一方面,很多學生感覺同伴的回答并沒有很大的學習價值,不值得一聽。即使有些學生會在傾聽同伴的回答,期中也不乏一些“假裝傾聽者”。如果,學生們把同伴回答問題的環節當做放松環節,那么對于英語這種需要大量交流的課堂,就可能浪費將近一半的時間。這將讓我們的教學大打折扣。因此,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中學會傾聽同伴發言是極為重要的一項技能。
2讓學生傾聽同伴的有效策略
那么,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應該如何培養學生傾聽同伴的技能呢?筆者根據教學經驗,總結了以下幾條措施:
(1)提供明確指令
教師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在學生的課堂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傾聽同伴的技能培養可以從學生入學的時候就開始用指令培養。教師在課堂上都有一些自己的常用指令,經過多次反復練習,學生對于這些指令都會形成條件性反射。傾聽同伴的指令也不例外。教師可以在學生入學時就告訴學生相關指令。例如,“class, listening is a good habit”;”being polite”;又或者“listening is respecting”等相關指令。老師在學生回答問題前不斷強化這個指令,傾聽的學生就會有意識提醒自己接下來的環節需要用心聆聽同伴的回答。
(2)進行二次提問
學生在同伴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往往會有僥幸心理,覺得自己在這個環節“逃過一劫”。同伴的回答不管是否正確,老師至少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提問到我。為了避免學生出現這樣的心理,教師可以在一次提問之后進行二次提問。二次提問的問題可以是對第一個學生答案的復述。在英語課堂里,很多時候二次提問的復述也能夠起到強化鞏固,甚至提升的作用。例如,當教師拋出“What kind of animals do you like?”這個問題,第一個學生回答“My favorite animal is tigers.”接下來,教師就可以提問第二個學生,“what kind of animals does he/she like?”這樣的二次提問就不僅僅是對一次提問的簡單復述,它在傾聽回答的基礎上,還需要學生對這個答案進行三單的轉換。教師不時的二次提問,能夠提高學生對他人答案的注意力,還能夠起到鞏固提升作用。
(3)重視同伴評價
很多老師在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都會給出相對應的評價。《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評價的主體。在各類的評價活動中,學生都應該是積極的參與者和主動的合作者。而同伴評價也是培養學生傾聽他人回答的重要途徑。在某個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可以邀請其他的同學對該生的回答做簡要的評價。這個評價可以是對內容的評價,表達方式的評價,也可以是語音語調的評價,這樣便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來。對同伴回答的評價對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這一核心素養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評價這一過程包含了獲取信息,總結分析信息,發送信息。這對學生來說,也是培養邏輯能力的重要途徑。
(4)用鼓勵強化
鼓勵和贊美是教師在課堂上帶給學生的最好的禮物。如果在學生認真傾聽同伴的表達并且能夠給出自己及時給出反饋的時候,教師就不能吝嗇自己的贊美。教師可以在學生傾聽之后,對于自己觀察到的認真傾聽的學生進行表揚。在學生能夠對前一個同學的回答給出積極的反應時,鼓勵贊美他,給出如“You are really a good listener”,”How nice you are!”等積極的評價用語。鼓勵和贊美往往能夠成為一堂課的催化劑,而熱情的贊美就會讓整個課堂的氣氛積極活躍起來。
(5)培養回答習慣
我們常常會發現,有些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其他學生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而這些學生往往具有以下的特點。如,緊張,聲音小,語速拖沓,沒有邏輯性等。發言者的發言習慣和內容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傾聽者的傾聽專注度。那么,教師在學生課堂發言時,要有意識地培養發言學生的習慣,鼓勵他們發言聲音洪亮,答案明確,邏輯條理清楚。如果學生還沒有準備清楚,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準備時間或者讓其他同學先回答。這樣的發言才能夠從更大程度上吸引傾聽者的注意力。對于相對靦腆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足夠的關注度。在他們有一點小進步時,都能夠及時給出積極的精神或物質獎勵,幫助他們改善自己的課堂發言。
結語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已經漸漸關注到師生傾聽的重要性,而生生之間的傾聽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卻常常為師生所忽略。在實踐過程中,這項技能通過長期的課堂訓練是可以達成的。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不僅傾聽老師,也傾聽同伴。只有在英語課堂上不斷有意識地培養這項技能,才能幫助我們營造更好的課堂氛圍,讓課堂效率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金玉,2013江蘇, 學周刊培養低年級學生傾聽同伴發言的習慣
[2]章波,2014. 浙江 中小學英語英語教學與研究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
[3]葉瀾,新編教育課程[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32.